10.2 内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5.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6.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则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新课教学 一、物质的构成 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直径约为10m。 3.分子间有空隙。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探究活动1:扩散现象 (1)气体扩散实验(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玻璃片):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抽掉玻璃板后,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 -10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彼此进入对方,颜色混合均匀,变为浅红棕色。 实验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运动。 (2)液体扩散实验(烧杯2个、硫酸铜溶液、漏斗):在烧杯里装一半清水,将CuSO4溶液注入清水中,放置30天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硫酸铜溶液和水混合均匀。 实验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运动。 (3)固体扩散实验 实验现象:几年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合金。 实验结论:固体分子在不停运动。 2.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一般情况下,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探究活动2: 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烧杯2个、红墨水、冷水、热水、滴管):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红墨水。 实验现象:热水杯的颜色先变得均匀。 实验结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得越快。 4.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 5.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探究活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引力: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实验现象:磨光的两铅柱紧压对接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能将它们分开。 实验结论:分子间有引力。 (2)分子间有斥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523bf9b9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