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问题当“谨小慎微” 2012年,“7.21”北京大暴雨夺走了78条生命;2013年3月长沙暴雨,一座无盖窨井夺走了一名花季女孩的生命;2010年上海“11.15”特大火灾吞噬了一栋高层数人的生命;2014年5月上海徐汇区高层火灾轰燃又逝去了两条救火英雄年轻的生命。水火无情,考验着一座座我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城市,“城市之殇”一声声撼响起我们心中的安全警钟。这些特大城市的特大灾难经事后调查,却往往因为一座地道的排水设施、一个缺失的井盖、一个小小的电焊火花、一间群租的宿舍。安全隐患往往存在于小小的基础设施上,安全问题往往出现在不经意的生产行为中。小问题能导致大灾难,安全无小事,安全问题当“谨小慎微”。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以来最大降雨,气象部门发布橙色暴雨预警。这次强降雨的平均降水量达到170mm;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460mm。据统计,北京市“7·21”暴雨灾害死亡人数达78人。这次强降雨中,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这场7.21特大暴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78位生命的离开,这场暴雨淹没了北京,也给其它城市敲响了警钟。城市在面对暴雨的时候,显得如此的脆弱。有人把北京“7.21暴雨”归结为极端灾害天气,危害难以避免。其实非也,这场暴雨只是把原来我们周边毫无察觉的安全隐患激发了出来,把身边经常忽视的安全问题暴露了出来,归根结底还是城市规划者对防汛安全保障还重视不足,居民汛期防灾意识薄弱。 下水道号称一座城市的“良心”。台湾文化名人龙应台曾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去建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来才能看出真面目来。”暴雨过后,北京防洪防汛设施标准过低的问题被普遍热议。这些年,城市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们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但城市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的负荷能力包括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更应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设施配套上更慎重与周密一些。 另外,如此多的死亡人数,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市民的安全防护意识淡薄造成。很多市民在积水的地道面前过于“大大咧咧”,驾车驶入,却没意识到暴雨汛期道路积水过深时,被淹汽车可能成为夺命的“囚笼”。平日人们不会去留心关注的井盖,暴雨汛期时一旦缺失或被水压顶开会成为“吃人窨井”。我们有太多的“没意识到”、“没留意到”,如果平时对灾害天气心存敬畏,加强自我安全意识,对安全隐患“小心翼翼”些,很多悲剧就能避免。“7.21”北京大暴雨的逝者用生命提醒了我们,安全问题当“谨小慎微”。 笔者作为一个市政工程的管理者,平日里经常接触工程,管理工程,工程施工安全也是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城市的市政工程建设,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于市民的行路,汽车的通行,雨污水的排水通畅。但一个个在建的施工工地及养护作业现场,可能由于施工人员的一个不经意间的疏忽,一个为图一时方便的不规范操作,一个为省工时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de1119a1c7aa00b42acb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