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张仲素《秋夜曲》阅读练习及答案【含译文】

时间:2022-07-21 01:1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文阅读】张仲素《秋夜曲》阅读练习及答案【含译文】

阅读

下面是一首唐诗来回答这个问题。 秋夜曲 张忠素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天迫使黑暗的昆虫在傍晚鸣响。在你送衣服之前不要放冰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请描述这首诗前三句中描绘的场景。(3分)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3.第三句中“强迫”一词的美是什么? 4.简析这首诗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5.请描述这首诗前三句中描绘的场景。

6.“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7.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通过它我们可以推断出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和感受。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请简单回答。(4分)

8.“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4分)

9.这首诗中抒情英雄的身份是什么?诗歌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和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②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3分,每点1分)

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无限关怀。(2分,“缺失”和“关心”各1分)


3.“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了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缺少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3分,大意对即可)

4.这首诗的前三句充满感情,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当读者读到最后一句话时,他突然明白,在漫长的秋夜里,没有衣服御寒的是担心远征的情人。诗人想在这首诗中演奏的是思念的女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爱之弦。(3分,说得通。)

5.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何其漫长;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 6.主人公深深地想念和关心她的丈夫。

7.诗中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2分)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2分)

8.注意诗歌标题(1分);显示秋季昆虫鸣叫时间的长度(1点);暗示傅小姐(主角)彻夜未眠(1分);衬托出失踪女子(主角)挥之不去、无法忍受的孤独(1分)。 9.诗中的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1分)诗歌表现她因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她对丈夫的关心、思念之情。(1分)

从《不送衣服》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位抒情英雄的身份。《长夜》和《童心》表现了她一夜未眠,曲折反映了夜的荒凉和人的孤独;“莫非霜”表达了她对“招聘”的关注和关注。(2分)

10.借助动景,以动衬静创造意境、表达情感。“丁丁漏水”,动中显静,突出了夜的凄清;“暗虫通夕响”,不仅以动衬静,而且曲折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凄清孤寂。(或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分析合理,亦可得分。)(4分)。 参考译文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

天空中的轻云正在缓慢移动,月亮有时被遮盖,有时被暴露。 暗处的秋虫通宵一直在鸣叫着。

突然想起你没有为你丈夫准备冷衣服。这个时候不要结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171d011a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