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时间:2022-04-23 19:32: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境界说是王国维标示词艺术特性的美学范畴。他论词首标境界,《人间词话》第一条: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认为自己的境界说高出于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人间词话》第九条: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予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这段话可以看出,王国维认为,自己的境界说比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更能探究到词的本质。笔者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的确比兴趣说和神韵说高明。但同时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出不是空中楼阁,他的境界说的提出是建立在前人诗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的。王国维的境界说和兴趣说、神韵说有着内在联系。那么王国维的境界说和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王国维认为其高出严羽、王士祯的地方又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作一番分析。



严羽的兴趣说是针对北宋以来诗坛以议论为诗忽视诗歌自身的审美特征的不良风气而提出的。严羽提出诗有别材别趣,要以吟咏情性为根本,这样诗才能给读者以精神的感染。严羽所说的别趣就是兴趣,是指诗有其特殊艺术旨趣,创作主体要以这样的旨趣为出发点,而不以一定的抽象道理的阐发为目的。



王士祯的神韵说是为了针砭清初诗坛流弊而提出的。明代前后七子言必称盛唐汉魏,之后公安派以宗宋矫之,二者余绪延及清代。无论肤附盛唐还是力追两宋,他们都一味追求诗歌的外在的表现形式,缺乏真情实感。因此王士祯提出神韵说,强调把沛然如肺肝流出的真情看作为文之首,要求诗力求抒发真诚的感受,这是神韵说的一方面特征。另一方面,在创作上,追求味外味的美学旨趣。这是其神韵说的核心。所谓的味外味是指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获得来自诗中而又超越诗本身的指向诗外的一种审美体验。



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一脉相承,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诗歌美学传统。我们总结兴趣说和神韵说的共同点:(一)两者都强调诗歌要吟咏情性抒写真情实感。(二)在诗歌的审美旨趣中都要突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之美。这两个方面有其优点又有其缺点。其优点在于重视了诗歌最核心的问题——情,即创作主体的性情感情。这一点上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学思想中的进步的一面,是对传统中文以载道的文论思想的扬弃。其缺点在于过分追求那种意在言外艺术旨趣,而忽视甚至脱离了表现诗歌主体情感的最基础的东西——景、物,把诗歌中不可分割的情与景机械地割裂开来。他们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空中之音,相中之色等引导读者离开作品中实在的景物,去追求那种无形无迹的情感。因此他们的诗论让人感到朦胧恍惚,难以捉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5f4c4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