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七岁时写的一首诗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幼年便聪颖过人,有着 超强的记忆力,几乎达到过目成诵的地步。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 他没有不知道的。 有一天,李常来到黄庭坚家,见黄庭坚正伏案攻读,便想试一试外甥的才学。进 书房时,李常见院内有一棵桑树,便以桑、蚕、茧、丝、锦缎之间的关系为题, 吟顶真上联道: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 见舅父又来考试,黄庭坚非常高兴,才思益发敏捷。他从手中握的那管毛笔得到 启发,立即答对出下联: 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李常见外甥小小年纪便能对出这样难度较大的联句,从此对黄庭坚更加器重、爱 护,着意精心栽培,使之进步更快。 皇祐三年(1051 )的某一天,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 其中一位说: 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 ! ”这时,七岁(实岁 六岁)的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黄庭坚 众宾客惊叹不已,黄庭坚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这首神童诗。 解析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两句,描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骑着 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 骑牛”与吹笛”,生 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 村”与岸”的 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 野”味浓郁。 后两句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即事论理,来了一个大转折,将逐 利争名、机关算尽的 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做对比,表露出作者清高自 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 乍一看,年仅六岁的黄坚,几乎没有任何生活阅历,不应该有如此感慨,也许, 天才的思想境界不能用世俗的眼光衡量。人生在世,真正看透 名利”的人少之又 少,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迷失自我,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可取。上千年过去了,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的道理依旧引人深思,看淡一些,生活会变 得更简单,才能拥有牧童那种纯粹的快乐。 该诗与《红楼梦》之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 惜,诗中那种悠闲自得,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 田园牧歌式”生活,在当时的社 会制度下,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 空想”罢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9bab8b0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