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酒吧灯光的句子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月光胡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中对海港区的酒馆胡同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我喜欢异乡城市里这些胡同,喜欢这些充满一切激-情的肮脏市场,这种麋集着对海员们的种种诱-惑的秘密场所,那些海员们在陌生而危险的海洋上度过孤寂的漫漫长夜之后到这里来投宿一宵,在一个小时内把他们无数销魂的美梦化为现实。从这儿的小房间里飘来诱人的音乐声,电影院前贴着美女的醒目招贴,门洞里四方形的小烛台闪着昏暗的光,向人发出亲切的问候,分明是在招徕顾客。 透过一扇房门的门缝,裸露的肉体在珠光宝气中闪着微光。咖啡馆里醉酒的人们在狂喊乱唱,赌徒们在大声争吵。海员们在这里邂逅,总要露出会意的笑容,他们的呆滞的目光顿时神采奕奕,充满了生气,因为这里一切东西应有尽有,饮酒作乐,冒险奇遇,肮脏和伟大的。 这些街道,不论在汉堡、科伦坡或哈瓦那,全都一模一样,正如奢华的大街,也随处都一模一样,因为生活的上层和下层外形相同。 这些非资产阶级的街道,是情欲未受节制的世界最后残存下来的奇妙的一角,在那里,欲念可以粗野无度地发泄,这些街道,又是一座黑暗的激-情的森林,布满冲动的小野兽的丛林,因其所显露的而激奋人心,因其所隐藏的而诱-惑迷人。”(341—342页)值得注意的是,茨威格在描述酒馆街道时使用了上层与下层、资产阶级与非资产阶级的等级概念。小酒馆显然与上层社会或资产阶级生活空间格格不入,它属于非资产阶级下层社会的生活空间。低级下流、简陋粗俗、纵情声色、酗酒狂欢、三教九流、藏污纳垢一直就是酒馆的历史形象。这种历史形象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并一直延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现在是夜里十点多,喜欢夜生活的人,这个时间才是他们精彩生活的开始,今天酒吧里的人很多,在舞池中间里形形色色的妖媚少女不停的在随着震耳的的士高音乐,疯狂的晃动自己的身躯,白皙的躯体在摇曳的灯光里格外的引人注目,长长的头发在左右上下的来回摆动。 霎时间暧昧的气息笼罩着整个酒吧。 1 / 3 昏暗的灯光下,调酒师轻轻地摇摆着身体,极其优雅地调配着一杯五彩的鸡尾酒;闪烁着急促的霓虹灯光,吸引着一个又一个饥渴而又需要安慰的心灵,颓废。 将将到此,一道震耳欲聋的的声线就灌入耳朵,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在酒吧内部四面八方旋转闪烁。舞池里的男男女女,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着自己的腰肢与臀部。不缺乏一些打扮分外妖艳的女子从肢体上诱-惑身边比较帅气高大的男人,也有不少把头发染得花花绿绿的男子在自己认为能搞定的女人面前做着各种下流姿势,外加语言挑逗。 混杂的空气中弥漫着烟酒的味道,音乐开到最大,几乎要震聋人的耳朵,男女都在舞池里疯狂的扭动自己的腰肢和臀部,打扮冷艳的女子嘻嘻哈哈的混在男人堆里面玩,用轻佻的语言挑逗着那些控制不住自己的男子。女人妩媚的缩在男人的怀抱里面唧唧我我,男人一边喝酒,一边和女人鬼混。我还记得那个午后,我们坐在酒吧里,对望了很久,彼此的面容在瞳孔里如何地深刻而又怎样地消散了去。人群渐渐拥进来,整个酒吧变得十分热闹。霓虹灯光照耀在她的脸上,忽明忽暗。最终,沈瑶站起身,泼了我一脸的红酒,一句话没说,离开了。 酒吧内,一女子身着黑风衣,臂上带的是那种套臂手套,但,只带了一只,凌乱又不失美感的酒红色长发不规则的搭在肩上,眼上是浓黑色眼线,妖魅又不失灵气。一只手优雅的擎着高脚杯,递于若鲜血的红唇间,微微抿了一口,摇了摇头酒吧内灯光昏暗,无人看出他的表情,她没有再喝酒,只是把玩着酒杯。 酒吧,聚集了很多失恋的、伤心的、失意的人们,他们晚上就泡在酒吧里,发泄着自己的无奈和多余的情绪。也有因为工作的压力山大,家庭里无尽的纷争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借口以及慕名前来的男人女人,借助短暂的休息,来酒吧发泄着他们的积压已久郁闷,释放着自己的不满和纠结,享受一份原始的快感后,重返原来的一成不变的日子。酒吧象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令他们乐此不疲,难舍此地。 深夜,我独自一人来到了酒吧,找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静静地喝着酒,看着眼前那红男绿女们不停地狂欢着。突然觉着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或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532b2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