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

时间:2022-05-17 19:56: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探讨危险因素,判定有效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共调查80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和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结果 职业暴露防护现状:在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正确防护率2%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1%单手回套针帽30%用工具分离针头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1%。结论 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淡漠,加强健康教育,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关键词】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对策

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护士是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危害职业群体[1]。为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笔者对8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共80名,一名男性,余均为女性,年龄2350岁。

1.2 方法 2009年对80名护理人员行问卷调查。内容:基本资料,工作年限预防接种,防护用品使用,污染针头处理,洗手,发生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等情况,资料整理后行统计分析。

2 防护现状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差,对工作中危险因素评估及认识不足,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

2.1 洗手 接触患者前洗手率61.0%,七步洗手法正确50%,说明护理人员对手卫生认知不够,手卫生是最简单,最经济有效,最重要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方法。

2.2 戴手套 护士在抽血注射时只有6.2%戴手套,有研究表明,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时可能减少>50%[1]足可说明在操作时戴手套的意义。

2.3 处理针头 拨针及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是引起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调查显示用单手回套针帽占30%,工具分离针头41%,表明多数人双手复帽或用手直接分离针头,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2.4 护目镜、面罩、防护衣等 有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危险操作时,手术护士用弯盘传递刀、剪占15%,掰安瓿用纱布占3.7%,戴护目镜或面罩人数占3.7%,表明护理人员操作惯性有极大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

3 防护对策

3.1 加强职业防护健康教育,对新职工进修生、实习生要进行岗位培训、护理部、感管科,各科室要把职业防护列入业务学习计划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实践操作演练,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提高职业防护能力[3]

3.2 防护用品配备齐全:如使用真空采血针、利器盒、护目镜、外科口罩、




乳胶手套、高筒胶鞋等,防护衣等达到有效防护。

3.3 规范操作行为

3.3.1 优化工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治疗高峰或抢救患者时要有条不紊,并采取有效的锐器管理措施,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4]

3.3.2 规范化培训 制定各项操作规范化流程,并进行规范化培训,不定期考核,护士长及管理部门应经常督查,加强环节监控,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规范的职业习惯[5],禁止双手复帽或用手直接接触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3.3 强化医务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科室应备职业暴露处理箱(弯盘、消毒液、棉签、冲洗针头,生理盐水)备急用,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

3.3.3.1 用洗动水清洗污染皮肤,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3.3.2 如有伤口,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禁止局部挤压,然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

3.3.3.3 上报感管科进行危险评估和指导预防用药。

3.4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医院定期为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时,应将血源性疾病的免疫作为每年必检项目,针对职业暴露人员应有记录跟踪观察等建立档案。



[1] 罗红,朱红艳.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口调查及预防对策.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142415.

[2] 袁晓丽,江智霞,张咏梅,等.多形式血源性职业防护教育的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351437.

[3] 陈敏珍.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582159.

[4] 彭凌,郑永海,郭艳雪.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调查与防护模式操.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791280.

[5] 黄丽群,岑瑜.PDCA管理理论模式促进学习护生职业防护行为的效果评.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020142102210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966c6186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