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 王慧慧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中收录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等文,并在后面的“写作”中开篇明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该文开头以一位可怜的盲乞丐乞讨为例,他站在寒冷的街头而不被人注意,后有一过路人在其胸前求施舍的牌子上写了一行字: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于是乞丐面前的铁罐里不断传来投钱的声音。最后得出结论:好的语言,就应当像这样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并进而提出,写作不仅要有好的构思立意,还要具备积极的修辞意识,即只有在“说清”的基础上注意“文采”,才不至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笔者以为,理解这样的写作指导应当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写作技巧的层面,二是文本感知的层面。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可能更多的还是后者。因为“行而不远”的提醒之下必有“何为行而远”的思考,那么如何才能行而远呢? 一、“行而远”是一种基于文本感知的思维与认知延伸 从以上所举教材中的“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的例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所说的“行而远”的含义是以好的语言去触动读者的心灵。而作为一般读者,譬如高中学生,当我们将这个例子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在教完前面的所有课文之后,笔者作了一个尝试。 教师通过幻灯片投影这个故事的内容。 师:读完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生1:看来讨饭还是个技术活儿。(其余学生笑,还有学生插嘴:“现在的乞丐都是假的,他们富着呢,还能买苹果手机„„”,于是又是一阵笑声。) 就这么一问一答,教师原先预设的教学过程一下子被打乱。不过笔者很快就意识到,学生的这些回答可以分为两类,于是顺势引导。 师:乞丐穷还是富,那是一个道德与伦理的问题,暂不讨论„„讨饭是不是一个技术活儿,却有点意思,这位同学,你说的“技术活儿”是什么意思? 生1:乞丐能否讨到钱,与他如何表达自己乞讨的意思有关。 师:有些道理,谁能再发散点回答? 生2:同样是乞讨,如果只说“可怜可怜我吧”,那很可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可如果说了这样的一句话,那就能打动路人,结果自然也就大不相同。因此,乞讨语言其实就反映着乞讨的技术含量。 师:好,其实我们这些想法都是从乞丐的角度去思考的,说得再准确点儿,是从能否成功地乞讨到钱的角度去思考的。老师以为我们有必要换一个角度,假如我们是路人,在看到这句话之后,有没有可能给乞丐一些钱? 生(大多数):会。 师:为什么? 生(同声):因为那句话。 师:这说明这句话能够打动我们! 生(异口同声):是! 师:为什么能够打动我们? 生(思考„„) 生3:其实每个人都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意味着生命力,但这个乞丐是个盲人,他看不到春天,而这句话却明确地告诉了盲人与我们的区别,我们投出了钱,但实际上我们投出的是自己的一种爱心„„ 师:什么样的爱心?爱心这个词有些抽象。 生4:我们希望盲人听到投钱的声音之后,能够感受到春天吧„„对,好像看到了春天似的„„ 师:很好!同学们的思考果然有深度,有这样的思考深度,便能够“行而远”!带着类似的思考,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读《(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 对于一则文本的阅读与感悟,学生难免会经历一个直觉感知和超越直觉的过程。直觉感知往往决定于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认识,因而对乞丐的评价就成为学生的自然想法。教师对此不应过多纠缠,而应当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目标上去,这便是“思维与认知的延伸”。学生所说的“我们投出了钱,但实际上我们投出的是自己的一种爱心”这句话,实际上正是“言之有文”,更是一种基于学生直觉认识而又超越了直觉之后的“行而远”,这种“行”其实既指“意”,又指“行”,“意行合一”便是“远”的真实含义! 二、“言之有文”是一种基于感性认识的文字运用境界 之所以要回过头来重读此文,是因为在前面的教学中,相当多的时间花在解决工具性问题上,对于孙中山先生挥就此文时的内心感受的体验少了些,因而总感觉文中的一些经典语句学生还没有读懂、读透。应当说每次教此文都有类似的感觉,可能是以往的教学中速度太快了,太追求学生基本感知以外更多的东西。这次的重读,则是试图让自己教学的步子慢下来,以好好地琢磨该文是如何作到“言之有文”的,又是如何“行而远”的。 先请三个朗读基本功好的学生分别读该文的前三段。 师:隔了几天再来读此文,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读得顺利了些。(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在专注于某个内容一段时间之后停顿一下而不是精研不放,反而能够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师:我希望大家朗读时能够从作者孙中山先生的角度去读,同学们明白老师是什么意思吗? 生:明白„„使其言皆如出自我之口,使其意皆如出自我之心„„ 师:好!大家再读读。 师:好!大家再说说,你对文中哪些句子的运用是比较有感觉的?我们先分析第一段。(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瞄准到“言”是如何“有文”的,并感知是如何“行而远”的。) 生1: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生2: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生3:惊天地,泣鬼神。 师:好!今天读来,什么感觉? 生2:战争之激烈! 生1:不对,是惨烈! 师:若是你,你会如何描述这一场景?(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言之有文”。) 生1:我好像想不到比这更好的词语,菁华,一炬,何其惨痛! 师:惨痛一词用得不错,但孙中山先生感觉到的不应当只是惨痛,因为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继续斗争,因此这一场景应当说是? 生4(插嘴):悲壮! 师:对,虽悲,却又气壮山河!„„下文还有哪些描述有类似的意思? 生5: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泪史,可传世而不朽!!(该生读得慷慨激昂。) 师:读得好,读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责任与担当,读这段话时你是什么感觉? 生5:感觉自己也有一些责任! 师:能说得更详细一点吗?几天前读的时候没有责任?(略带一点玩笑口气。) 生5:上次读的时候感觉就是读课文,今天读时感觉不一样了,感觉“为国奋斗”似乎就变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66d0a2a3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