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广东的清明节习俗 唐欢 一、 探究目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临近清明,许多广东人家纷纷出门购物,准备各式祭品。祭祖扫墓是广东人所重视的传统。在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现代文明取代的今天,广东人的清明习俗是否发生了变化? 二、 探究方法 主要通过上网、看课外书、问家长、访问有经验的老人等方式,收集资料。 三、探究内容 清明节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血液中。在这个春雨连绵的节日里,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借着飘飞的雨丝,不约而同地祭扫先人、缅怀先烈,不再掩饰自己的思念和哀痛。但是每个地方表达思念和哀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多样化。在广东也一样,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特有的清明节习俗。 广州习俗 清明当天,传统的广州人都会去“行清”。 “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在一起去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祭拜,再在祭台前分食那些水果糕点的祭品,凡参与“行清”的大人小孩都会吃上一节青青脆脆的清明甘蔗,甘蔗一定要啃完才能扔掉。祭品中的烧猪,会在拜祭后,分成各家一大块,猪头猪肉都会搭配均匀,不论贫富,一家一份,永不落空。分猪肉有一个名堂,那就叫做祖宗是不管本族人贫富大小,都会平均分配给大家,并没偏心。 广州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来吃。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五邑习俗 恩平市行山祭墓另有一个独特而有趣的习俗,称“行山望饼”。恩平人称祭扫为“行”,称坟墓为“山”,“行山”即扫墓的意思。 所谓“望饼”,是人们“行山”的时候,附近村庄的小孩和大人闻风而来,他们拿着大袋子小袋子,纷纷涌向山头来。当主人家“行山”完后,他们即走上前去“望饼”,而主人就会热情地把用来祭过坟的烧饼和各种饼,分到他们的手中。“望饼”的人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这意味着主人家的运气越旺,主人家也越有面子。 梅州习俗 客家人的扫墓时间过去不在清明,而是在农历二月或九月。 客家人祭祀祖先,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必定要拜祭天地和列祖列宗,感谢一年来的赐福保佑。祭祀祖先还有春秋两祭,但不是清明祭祀。原因:一是清明节处于三荒四月时候,贫穷的客家人连祭祖的鸡、猪肉、鱼也难于办齐,更不要说其他祭品的操办;二是清明正值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家家户户忙于插秧,一旦季节错过,收成就有问题。因此,都在农闲的农历一月和九月,九月秋收后又有牲礼,可祭祖。 南海习俗 南海北部地区的人把扫墓祭祖称为“拜山”。“烧味是拜山必不可少的东西,烧猪、烧鹅、烧肉,越多越好,另外米饭、米酒、苹果、山饼、甘蔗等食品也不能少,很多人都会在山上祭祖完毕后吃起了上述食品。南海多数地区其实并不流行在清明节当天祭祖。除非是新山坟,按规定新山坟头三年都要在清明当日拜祭,俗称„行正清‟,三年之后就不要求清明当日祭祀了,但一定是在清明开始后一个月内。 佛山人一般是定在周末祭祖,所以清明后一个月内的所有周末都是佛山的扫墓高峰期。 新式习俗 与以往的清明节有所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思念和崇敬才是对亡者最隆重的礼祭,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他们的表达越来越温馨,他们的扫墓方式也越来越新潮。网上扫墓、音乐祭扫、鲜花悼念、植树寄哀思等新的方式已开始在这里出现。特别是网上扫墓已成为在甬高校学生和企业白领祭祀先人的一种风尚。网上祭奠对许多人来说十分便利,不但免去舟车劳顿之苦。 扫墓方式小调查 传统扫墓,带供品、纸钱、香烛等12人60% 献花、鞠躬、网上扫墓6人30% 种树1人5% 四、结论 现在的清明节,其内容已经不单是扫墓、祭祖、拜先人这些单一而沉重的活动,如今还包括回家团聚、出游。这说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对待传统文化习俗更加理性。就拿网上扫墓来说,通过网络扫墓来避免烧纸钱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引发的火灾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也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祭扫。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文明祭祀方式。这些新式习俗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种自然的演进。其中包含有传承和摒弃。一些科学的演变,甚至可以说是社会的进步。 五、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了解了许多我原先不曾知道的新鲜事儿。比如:广东的清明节的习俗多种多样,主要有五邑习俗、 广州习俗、 梅州习俗、 南海习俗……;也发现我们的习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科学。 这是我一次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7a8c07e87101f69e3195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