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师心中充斥的是分数、名次、职称、升学率,那无疑沦为了“分数”的工具和奴隶;如果没有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就不会产生诠释教育本质的力量和行动。因为 你心中装着什么, 你看见的就是什么 与教师聊天,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差生”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存在,让教师的教育生活少了些光亮,教得苦,活得累,好似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让我们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孩子入学之初,活蹦乱跳,纯真可爱,对校园充满了好奇,对读书充满了期待,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对老师充满了崇敬,而我们对他们也是充满了喜爱。可是,经历几处或十几年的教育,一些学生兴趣没有了,欲望埋没了,想象消失了。于是乎,老师眼里的“差生”出现了。这是为什么? 消除“差生”这个名词也许并不难,但从根本上消除“差生”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之后的勇气和智慧。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有一天,两人坐着打禅,一会儿工夫,苏东坡睁开眼问佛印“你像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暗自窃喜。佛印也反问道:“我看你简直像一堆牛粪。”佛印居然微微一笑。 回到家中,苏东坡得意地跟苏小妹讲了这件事,苏小妹笑了。苏东坡好奇地问:“有什么好笑的?”苏小妹说:“人家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人如粪。” 由此,不妨反省自问,我们的心中装着什么? 如果教师心中充斥的是分数、名次、职称、升学率等,那无疑是将自己和学生捆绑在了应试教育的战车上,沦为了“分数”的工具和奴隶;如果心灵被功利所遮蔽,就不可能对教育的意义有静心的思考和尝试的追问;如果没有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就不会产生诠释教育本质的力量和行动;如果心中只有“分数”少了学生,此时的师爱就是对分数的爱,对教育的追求异化成了对分数的追求,学生成为教师追逐自我价值实现的工具。在有“分”无“人”自我迷失的状态下,遮掩了学生其他的美好,以偏要概全,用“分数”的标准去衡量、去分类,自然会演绎出“差生”这样另类的群体,这无疑害了学生,也伤了自己。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乐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摇动”意味着力量和呼应,“推动”意味着感染和陪伴,“唤醒”意味着情感和等待,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下,自觉充盈丰满自己的精神世界,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位老师向我抱怨教育、抱怨学生的时候,自感委屈。我问他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静心地读过几本经典、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一年有几与校长、学生家长、学生平心静气地对教育问题进行地思考和探讨?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无言以对。对一个不爱好学习、不关于吐故纳新的教师来说,发送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也便成了一句空话。如果一味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锦袍学生及自身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如果内心世界贫瘠羸弱,我们拿什么力量去“摇动”,用什么精神去“推动”,以什么心灵去“唤醒”呢学生捕捉不到思想撞击的炎花,体验不到精神成长的喜悦,感受不到教师人格的魅力,这样的课堂犹如枯萎、凋谢、荒芜的花园,没有学生会喜欢。 学生个体之间有差异,智商有高低,觉醒有迟早,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功利思想却让我们忽略了这个最个最基本的常识。一些分数差的学生在我们的眼里不再可爱,而是变得面目可憎了,于是武断地宝座——“孺子不可教也”,便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就这样过早地让学生尝到了失败,没有了自尊,泯灭了激情,失去了自信。一纸席卷成了学生的判决书,岂不有些简单、粗暴?其实,很多整合已表明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的,甚至是不道德的,对学生、教师、对家庭、对社会是有害的。马加爵事件还不足以让沉迷于“分数”的教师们惊醒?曾在小学、中学被称为“笨瓜”,后成为世人景仰的科学巨子爱因斯坦难道不让给学生贴“差生”标签的教师们蒙羞?那些所谓“差生”调皮捣蛋、举止顽劣的“问题”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教育富矿,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开采。“问题”本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和台阶,却往往被视为无休无尽的烦恼和心结。正因为缺失了问题研究的与行动,错失了一次又一次历练和提升的机遇,才会导致诸如“差生”之类的教育问题接踵而至。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就的标志,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拥有了这样的教育情怀,学生将获得怎样的力量?在教师的教育人生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82d25c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