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辅导计划 刘兆东 一、基本情况 本年级共有学生57名,根据开学以来对本班学生情况的了解,感觉整体基础较差,优等生比例较小,仅占8%,中等生占25%,学困生占45%。基于以上情况,要提高化学成绩以及整体素质,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目标任务: 1、培养优生自主自觉学习,主动拓宽知识面的学习习惯,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 2、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成绩,让他们向优生发展; 3、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克服自卑的心理; 4、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他们打下牢固的化学学习基础; 5、在班级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主要措施: 教师: 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信学生是可以学好语文的,对学生充满信心,使学生在深得信任和期待的气氛中学习,使他们自尊、自信,这样才能点燃学生进取的火花。 2、在工作中,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溺爱优秀生,不鄙视学困生。 3、在教学内容上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形式上力求新颖多样,以满足学生新奇感的心理要求。通过不断变化教学手段:有时引导学生做游戏,有时引导学生进行竞赛,有时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充分发挥优势机体的潜能,使学生具有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4、在学习评价上力求形式多样,通过不同层面的考察,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 1、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课后多和学困生交谈,态度要和蔼,使他们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学困生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2、采用一优生带一学困生的一帮一行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学困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热情、思维、方法来影响学困生。 5、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识字和阅读能力。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学困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6、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如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常鼓励他们:“你能行!”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我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说:“你真棒!”通过这些鼓励性的话语,使学生能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也使学生学会了欣赏别人的优点。 7、充分了解学困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学困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一旦学生拥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就能经受磨练,增强抗挫力,不会因困难而丧失信心,退缩动摇。同时学习技能的强化训练,增强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好的成绩又反过来促进了心理素质的改善。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形成良好循环。 总之,我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后进生,还要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位同学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发展。 2010.9.3 九年级化学辅导内容 (物质的鉴定和除杂) 刘兆东 鉴定 氧气的鉴定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氢气:点燃,气体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二氧化碳: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CO2。 三大可燃性气体的鉴定:点燃,通过无水硫酸铜CuSO4,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顺序不能颠倒!) H2:生成物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生成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H4:生成物既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不可以根据气体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来鉴别气体。 水的鉴定:如果液体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液体中含有水。 碳酸根的鉴定: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碳酸根离子。 鉴定CaO是否含CaCO3也加盐酸。 鉴定Cl-: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l-。 鉴定SO42-: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SO42-。 鉴定CO32-: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O32-。 鉴定HCO3-:同上。 鉴定Cu2+: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说明含有Cu2+。 鉴定Fe3+: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Fe3+。 鉴定H+: ① 借助石蕊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小于7,说明含有H+。 ② 加入碳酸盐(如CaCO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H+。 ③ 加入活泼金属,如果金属表面产生气泡,并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后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含有H+。 ④ 加入Fe2O3(铁锈),如果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说明含有H+。 ⑤ 加入弱碱,如果弱碱逐渐溶解消失(如果加入Fe(OH)2、Fe(OH)3、Cu(OH)2,溶液的颜色还会发生变化),说明含有H+。 鉴定OH-: ① 借助石蕊、酚酞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蓝、酚酞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大于7,说明含有OH-。 ② 加入CuSO4,如果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含有OH-。 ③ 加入Fe2(SO4)3,如果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OH-。 ④ 可以参考“碱的通性”中的第四条,使溶液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鉴定水:通过白色的硫酸铜,如果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CuSO4 + 5H2O = CuSO4·5H2O) 如果要鉴定多种物质,必须把鉴定水放在第一步。如果除水,必须放在最后一步。 鉴定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CO2。 鉴定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如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并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CO。 鉴定NH4+:以氯化铵(NH4Cl)为例, 方法一 NH4Cl + NaOH = NaCl + NH3↑+ H2O; 方法二 把NH4Cl和Ca(OH)2混在一起研磨。 如果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是铵态氮肥。 蛋白质的鉴定: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区分与鉴定的区别在于,鉴定是要确定一种物质,而区分只需把物质分辨开。区分的要求是无论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现象必须明显。 除杂 除杂的原则:① 主要成分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多);② 除杂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除去CuO中的C:在氧气流中灼烧(C+O2CO2)。 除去CO中的CO2: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a(OH)2+CO2=CaCO3↓+H2O和2NaOH+CO2=Na2CO3+H2O)。 除去CO2中的CO: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CaCO3CaO+CO2↑) Cu+CO2)。 【注意】不能加稀盐酸,因为CaO能与稀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 除去大理石中的杂质: ① 高温煅烧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CaO+CO2↑); ② 将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过滤(CaO+H2O=Ca(OH)2); ③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④ 过滤。 【注意】如果杂质很难用一般方法除去,可以将主要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反应再变回来。 除去Cu中少量的Fe: 物理方法——用磁铁反复吸引。 化学方法——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过滤。 【注意】不能加硫酸铜溶液,否则容易导致除杂不彻底。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① 加入铁粉(铁丝);② 过滤。 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① 溶解;② 过滤;③ 蒸发结晶。 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① 溶解;② 过滤。 将两种可溶物分离:见“溶液”单元的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 差生转化工作小结 刘兆东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 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 而不容忽视的是:优生毕竞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属于为少年儿童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全面地打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的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中差生问题,中差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 应该说不存在面向优生的问题,故而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中差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 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寻找一下中差生的原因(排除弱智儿童),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求自己不严格。为什么会这样呢?客观的原因是小学生本身就有的个别差异所至。有些人为的因素是:由于犯有某个缺点而遭老师严厉责问而自我调节力差产生厌烦情绪;或由于老师的误会蒙受过"不白之冤"产生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和逆反;或由于家庭的负作或面对社会阴暗面时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而形成不良习性。等等。 我认为,厚爱中差生,首先应有辨证的观点: 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如果在中差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一定会促进中差生的进步和发展。 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者对中差生的厚爱定会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转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e40bf3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