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中朝制度

时间:2023-03-28 23:05: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XX年汉代中朝制度

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内朝。相对与外朝而言,大司马、左右前后、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中、外是相对皇帝居住的宫禁而言,中朝(内朝)官员享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外朝官员则无此特权。 基本介绍

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的组成也不断方式变化。 西汉前期, 丞相全部由功臣宿将出任,他们功勋卓著,位高权重,在 朝廷政事的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武帝亲政后欲大权独揽,遂采取措施大力削弱丞相权力,逐渐将其排除出中枢决策的核心。汉武帝着手提拔一些出身低微,但具有一定才干的文人、近臣,授予他们 侍中、给事中一类的头衔,给他们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并放手让他们参与处理朝政,从而培植出一批立足于宫中、与以 丞相为首的原有 朝臣分庭抗礼的内廷官员。

汉武帝临终前,召 霍光、 车骑 金日磾、 上官桀、 御史大 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 汉昭帝。而 丞相 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件事无疑关系重大,它不仅表明已把丞相放在政治核心之外,同时也表明 内外朝之分已经形成。 汉武帝时期是中朝的孕育形成阶段,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辅政才正式宣告了中朝的诞生,到 东汉时以 尚书台为首的中朝权力空前膨胀,最终形成了 外戚、 宦官专权的局面。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 外朝的丞相转移给 内朝的尚书呢? 主要因为:

1、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

2、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 外朝大臣的牵制;

3、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 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 相权的制约力量。 相关阅读

外朝,汉语词语,读作wàicháo,解释为周制天子、诸侯处理朝政之所或外朝参政诸官。旧时朝官有内朝外朝之分。大体属于丞相系统的正规官职称外朝官,君主的近臣称内朝官。也叫中朝官。 相关人物

刘彻,即汉世宗孝武皇帝(公元前156-87),汉朝的第5位天子,政治家、战略家。刘彻是刘邦的重孙、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七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141-87),在位期间数次大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但是,汉武帝连年征战,耗尽了国库,导致民生凋敝,在位晚年发生农民暴动,并且在巫蛊案中冤杀无辜。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fbd8d4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