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赏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而《七律·长征》正是对这一伟大壮举的生动写照和热情讴歌。在诗中,毛泽东以史诗性的笔触,形象地概括了长征的光辉历程,突出表现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工农红军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全篇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闪耀着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是一部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 诗的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宗明义,笼罩全篇。诗人用强烈对比的手法,一方面用“远”、“难”、“万水千山”等词语突出长征之难,另一方面用“不怕”、“只等闲”突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藐视一切困难的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怕”,尤其是“只等闲”,形成了全诗的主旋律。 颔联、颈联,承接首联,具体写“万水千山”,依次展开几幅有代表性的场景,结构严谨,对仗工丽。 颔联接“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以“逶迤”、“磅礴”极言其巍峨险峻,突现征途之“难”。又以“腾细浪”、“走泥丸”极言其渺小些微,与首联之“不怕”、“只等闲”暗相关合。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视通千里”、“心游万仞”,驰骋想象,诗思纵横。逶迤千里的五岭、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腾”起的一道道“细浪”,滚动(“走”)的一颗颗小泥团!那还有什么可“怕”的!怎么不叫人“等闲”视之呢!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概!也只有英勇的红军战士、只有作为三军统帅和伟大诗人的毛泽东,才有此等胸怀、此等气概!至于围追堵截、疲于奔命、气急败坏的敌人,还值得一提吗? 颈联接“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描绘了两个经典战例,同样运用了对比手法。“金沙水拍”一动,“大渡桥横”一静。“巧渡金沙江”,是“智取”,显示了红军机智灵动、游刃有余的高超的战斗艺术,所以用“暖”来表现;“飞夺泸定桥”,是“强攻”,经历了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红军战士以血肉之躯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所以用“寒”来描述。这里的“暖”与“寒”,既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心理感受的贴切表露。然而,天险可据也罢,重兵把守也罢,在英勇无畏的红军面前只不过是“纸壁蒿墙”,丝毫也不能阻挡红军长征的脚步。红军所向披靡,从容轻松,等闲而过。颈联和颔联一起,生动地塑造了红军临危不惧、履险如夷的英雄形象,同时为结尾张目,蓄足了“势”。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充分表达了红军翻越大雪山后的喜悦和自豪,洋溢着胜利者的豪情!众所周知,长征途中,若论环境之艰险、跋涉之艰难、处境之险恶,莫过于“雪山草地”。而诗人毛泽东偏偏着以“更喜”二字,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情绪推向高潮,以“三军过后尽开颜”收束全篇,完成了红军英雄形象浓墨重彩的一笔,把即将完成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迎来中国革命新局面走向胜利的红军战士们的威武、豪迈、乐观与自豪,表现得淋漓酣畅、气足神完!“更喜”二字,更闪耀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光芒,这就是“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就是“无限风光在险峰”。雪山草地诚然艰险无比,但克服了最后的最大的难关,往往就意味着胜利的来临。这就是胜利的辩证法!翻过大雪山,陕北根据地在望,红军几大主力会师在望,万里长征的胜利在望!怎么不是“更喜”的事呢!怎不叫三军将士“尽开颜”呢! 综观全诗,诗人驾驭重大革命题材和古体诗词写作的高超艺术手段可谓炉火纯青。作为格律诗,这首七律章法严谨,对仗工整,炼字老到,风骨健朗,气韵浑成。特别是以寥寥八句,包容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样庄严庞大的题材,可谓“尺幅万里”,非巨擘大家不能为之。从叙事铺排上看,虽引“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等地名入诗,但毫无堆砌板滞之感,在工稳精当的对仗句中,按时间地点的顺序,勾勒出一幅“长征路线图”,叙来条理井然,逻辑清晰,犹如行云流水。在抒情咏志方面,以“不怕”、“只等闲”为抒情主线贯穿全篇,一气贯注,层层推进,可谓一气呵成,荡气回肠。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强烈的对比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创造出画面宏伟、气势磅礴的艺术境界,从而成功塑造出红军英勇无畏、乐观豪迈的艺术形象,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奇情壮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七律·长征》是现当代古体诗词创作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难怪有人评价毛泽东的诗词,是自唐宋以来的又一座丰碑,更是现当代古体诗词创作上难以企及的一座高峰。读《七律·长征》,足证此言不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ed54b7bb4cf7ec4bfed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