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商隐蝉

时间:2022-08-12 11:15: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代诗人李商隐蝉

《蝉》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律诗,而且该诗表达 了诗人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的情怀。如果你想了解这首诗的 容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

作品原文蝉

本以高难饱⑴,徒劳恨费声⑵。 五更疏欲断⑶,一树碧无情⑷。 薄宦梗犹泛⑸,故园芜已平⑹。 烦君最相警⑺,我亦举家清⑻。 词句注释

⑴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 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⑵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⑶五更g e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 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⑷碧:绿。

⑸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 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 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⑹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


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⑺君:指蝉。警:提醒。

⑻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白话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作品简介《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先是描 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 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 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 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 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名家点评《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堪与骆临海、张曲江并驰。 《唐诗归》:钟云:五字名士赞首句下。钟云:三字冷极,幻 “一树”句下。钟云:自处不苟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云:虞世南云“居高声自远”,骆宾 王“清畏人知”、义山“本以高难饱”语,皆善言蝉之德。

《唐诗快》:说得有品有操,竟似虫中夷齐“本以”句下 《唐律消夏录》:首二句写蝉之鸣,三四写蝉之不鸣“一树碧无 情”真是追魂取气之句。五六先作“清”字地步,然后借“烦君” 二字折出结句来,法老笔高,中晚一人也。


《五朝诗善鸣集》:清绝。

《围炉诗话》:义山《蝉》诗,绝不描写用古,诚为杰作。 《唐音审体》:神句非复思议可通,所谓不宜释者是也“一树” 句下

《唐诗成法》:三四流水对,言蝉声忽断忽续,树色一碧。五六 说目前客况,开一笔,结方有力。

《李义山诗集笺注》:姚培谦曰:此以蝉自况也。蝉之自处既高 矣,何恨之有三承“声”字,四承“恨”字。五六言我今实无异于 蝉。听此声声相唤,岂欲以警我耶不知我举家清况已惯,毫无怨尤, 不劳警得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6cf086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