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复旦大学2009年入学研究生

时间:2022-04-28 13:27: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复旦大学20##入学研究生 《电路与系统基础》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电子电路

参考书:陈光梦,模拟电子学基础,复旦大学,20##

陈光梦,数字逻辑基础,复旦大学,20##

陈光梦王勇,数字逻辑基础学习指导与教学参考,复旦大学,20## 考试题型:概念问答题、计算题 总分80 一、基本放大电路

晶体管单管放大器:

估算直流工作点,估算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频率特性; 三种接法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异同,能够在不同场合正确选择合适的电路。 场效应管单管放大器:

估算直流工作点,估算放大器的增益; 差分放大器:

估算直流工作点,估算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 共模抑制比的概念以与估算方法。 互补输出电路:

工作原理和电路特点;产生交越失真的原因以与消除方法。 多级放大器:

估算多级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频率特性。

二、负反馈

反馈的基本概念:

正确判断反馈的正负极性;正确判断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正确判断四种不同的负反馈组态;四种不同负反馈组态的电路特点与其对电路性能产生影响的比较;根据需要在电路中引入合适的反馈形式。 深度负反馈放大器:

深度负反馈概念;计算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 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

负反馈放大器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消除振荡的方法。

1 / 3


三、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其应用基础

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参数:

差模增益、共模增益、共模抑制比、输入失调、单位增益带宽、转换速率。 基于集成运放的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

理想运放概念以与基本分析方法:虚短路虚开路法; 基于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电路的电压传递函数; 典型应用电路分析。

四、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模块的结构和逻辑功能:

编码器和译码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多路选择器、多路分配器。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基于门电路的设计,逻辑函数的转换与化简,冒险竞争现象与其消除; 基于常用组合逻辑电路模块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五、时序逻辑电路

触发器:

四种基本类型〔RS型、JK型、D型、T型〕:状态描述与相互转换; 触发器的简单应用:寄存器、行波计数器。 时序电路的描述:

两种时序电路的模型:米利模型与摩尔模型的异同和相互转换。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完全描述状态表和不完全描述状态表的化简。

基于触发器的同步时序电路设计〔状态机设计〕;带有冗余状态的状态机设计;基于触发器和基于计数器模块的同步计数器设计。

第二部分 数字信号处理

参考书:Emmanuel C. Ifeachor, Barrie W. Jervi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 Practical

Approach, Second Edition,<数字信号处理实践方法,第二版> ,电子工业〔影印版〕

考试题型:概念问答题、计算题 总分30 一、数字信号分析

数字信号基本概念;离散傅里叶级数;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频谱密度;数字信号通过线性系统;随机数字信号统计特性;相关。 二、数字系统

2 / 3


模拟信号数字化;数字系统的模拟输入输出接口;FIRIIR滤波器的设计;有效字长效应的分析。 三、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小波变换;多率数字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和功率谱估计的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 信号与系统

参考书:包闻亮汪源源 朱谦,信号通信系统<2>,清华大学,20## 考试题型:计算题 总分40 一、确定性信号分析

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确定性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相关;Hilbert变换。 二、随机信号分析

随机信号基本概念;随机信号统计特性;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三、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数字化;脉冲幅度调制;时分多路复用; 线性和非线性脉冲编码调制;基带信号的基本码型;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信号传输;信道噪声与误码率;匹配滤波器。 四、信号的调制传输

数字信号的调制;振幅调制;角调制;频分多路复用。

电路与系统、医学电子学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通信工程研究方向:

①《模拟电子学基础》,陈光梦编,复旦大学,20## ②《数字逻辑基础》,陈光梦编,复旦大学,20##

③《数字逻辑基础学习指导与教学参考》,陈光梦、王勇编,复旦大学,20## ④《信号和通信系统》,包闻亮,清华大学,20##

Emmanuel C. Ifeachor, Barrie W. Jervi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 Practical Approach, Second Edition. 电子工业 2003.8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f92b146f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