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流动美不胜收

时间:2022-04-01 08:0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情流动美不胜收

作者:赵小燕

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1年第1



/赵小燕

语文中,古诗占有了一定的比例。这些古诗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多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小学生读了这些诗歌,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老师教好这些古诗,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和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不能因为古典诗歌与现代文学不同,而离开了美的欣赏,偏离了情感教育。古诗中的审美教育有着巨大的潜力,古诗呼唤着美育。

美感的本质就是美的事物所显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古诗中的美有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能使审美者获取直观自身的情感愉悦。古诗所体现的美,可以从知、意、情三方面全面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古诗的审美教学具有特殊意义。那么,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应该运用哪些手段,怎样进行审美教学呢?笔者想谈自己的四点看法。

一、用“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诗是最精炼、最美的语言,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诗人把自己的情趣、人生意义倾注于所描写的雪景之中了,短短四句话所描写的现实的雪景,经过诗人的心灵再创造,赋予了自然以再生的灵魂,从中透露出人的理想,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如诗中“孤”“独”二字,既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又跟

“绝”“灭”形成强烈对比,更显得雪野空旷、寒冷和凄清。在教学中,笔者用优美的语音把诗意表达出来,尽量在语言上给学生以美感。又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咏柳》和《游园不值》都是写什么时候的景物?”随着学生响亮的回答(春天)后,笔者又说:“对,是写春天的景物。春天,是花的季节,是绿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历代诗人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句。《咏柳》通过像“碧玉”“丝带”的柳叶,赞美了春风。《游园不值》通过写一枝出墙的红杏,赞美春天的生机和活力。现在我们要学的《宿新市徐公店》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赞美春天。这首诗看起来很平淡,认真学习之后就会发现它是一首构思精巧、较好地表现儿童情趣的诗。”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很快“浸”入到古诗之中。

古诗很讲究语言文字的推敲,因此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诗的语言文字的探讨。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启发学生对“绿”字进行探讨,因为探讨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求最佳最美境界的过程,即用最美的语言文字表达最美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品析字词中,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这样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在写作时遣词造句的能力,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选用最恰当的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二、用“美”的画面,帮助学生想象

图画不仅是诗文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美感。在教学古诗,还应该图文结合,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不能忽略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不能只让学生理解了诗句字面上的意思,就认为把古诗教好了。殊不知,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短短两句诗中,

“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教学时,笔者经常运用画简笔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想象诗的画面。小学生是凭借形象而引发想象的,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图画中的美,与诗相互映衬,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25afbb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