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访兰 一、学习活动目标 1.通过整体阅读,体味文本所表达的人生启迪; 2.赏析美词佳句,了解人生的真谛,; 二、学习活动重点: 赏析美词佳句,了解人生的真谛,; 三、学习活动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活动流程设计 课前屏显兰草花图片。 (一)导入语: 同学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的名句,它告诉我们不施雕饰、自然纯洁是最动人的美。“千教万教,教人成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名句,它告诉我们,做人要真诚,要有一颗纯洁的心。是啊,生活在滚滚红尘中,人们都习惯了用华丽而虚假的面具装扮自己,将可贵的真性情藏在心里最深处,虚假,媚俗,失却个性„„因此,保持本真,诚实待人,应是我们长久的道德追求;自然随性,不媚尘俗,应是我们不懈的人格保健。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方面的佳作。屏显课题:访兰——贾平凹 (用时2—3分钟) (二)活动组织 【活动1】与文本对话 1.速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两种兰草?父亲和我对这些兰草各是怎样的态度?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发表意见后明确:文中写了这样两种兰草:(1)经父亲培育在自家院落里的兰草(2)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山野的野兰草。 父亲对自己培育的兰草并没有特别的喜爱,倒是对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山野的野兰草特别珍惜。 我起初对父亲培育的兰草很得意,虽也觉得野兰草好,但却以为父亲培育的才是仙品;后在父亲启发下对野兰草充满敬意。 2.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我们俩对两种兰草的情感不同是因为什么?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段。 学生发言,明确相关语段。(3-15)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几段文字。试着归纳这两种兰草本质上的不同。 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屏显归纳: 培育的兰草:好看,太甜,太媚,太格调俗——不够好 山野的兰草:清妙,清爽,不俗,有特色,有性灵——好 学生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3.野兰草自有它的真“味”,你觉得是因为什么呢?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并体味其中的含义。 学生回答后明确:父亲的两句话:“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老师提问:同学们,这是颇具意味的两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1 学生就这两句话自由交流心得。然后教师总结:野兰草采撷自然精华,成就自身灵气,保持那份属于自己的真性;长于空谷僻野,只为自己存活,不显扬,不媚俗。这样的品行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4.同学们觉得文章中哪一语段升华了主旨?想一想文章是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主题的。 学生回答问题后明确: 文章第17段。学生读一读本段中父亲的话,体味体味,互相交流交流。老师适当点拨。 文章是运用借物寓意的手法来表达主题的。 老师总结:借物寓意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这种表现手法。 屏显语文小知识:借物寓意。 借物寓意:指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进行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自然界某些事物秉性特殊,容易触发人对某些意念的联想;二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不能直抒胸臆,故而用借物寓意之法。 运用这种手法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见景生情,托物寄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蕴,揭示事物寓偶然于必然的主题;要注意寻找托事与寓意之间的某些共同点,以显示出两者之间的一致性。 预留一点时间,让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想想本文是怎样借物寓意的。老师也可做些引导。 【活动2】探究天地 同学们在解读文章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可以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一时不能解决的疑问,提出来与周围同学交流。 预设问题: 1.文章的父亲对兰草的认识也有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你能看出来吗?试着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后明确:先前父亲爱兰只是图它表面的雅和人们通过对兰的赞美而对父亲的赞美。因为看的人多,所以又免不了热闹。其实,兰是孤高的,可以说那时的父亲还不能真正地懂得兰。从“以后又进山去,就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并带我走进山里,要与我一道“访兰”,可见父亲对兰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兰的尊重与深刻的理解了。在对兰的认识和理解上,父亲经历了两次不断深化的过程。 2.想想课题为什么不是“赏兰”,而是“访兰”。 学生回答问题后明确:“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父亲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3.文章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同学们找出这段文字读一读,体会体会。 明确: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 4.“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是包含着作者强烈感情的一句话。你能从“不敢”“悲叹”等词语中揣摩到此时“我”的心理吗?试着说说。 明确:我对野兰草充满着无限的景仰与敬意,对自己以前没有能真正读懂野兰草感到内疚、痛惜。 2 【活动3】拓展阅读 1.读一读古诗《兰花》,体味与本文主旨及手法上的异同。屏显这首诗。 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学生齐读。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点评。 (三)活动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跟随作家贾平凹的思想脚步探讨人性,明白了人要保持真性情的道理。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虚假永远无聊乏味,令人生厌。”就如同盆景中的兰草,虽花开耀眼,叶茂醉人,却难掩从人意愿的痕迹,到头来,让人觉得缺少自然美趣,再美也难动人。愿我们也做真实的自我,永保心灵的纯洁。 最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总结这堂课的收获,但还没来得及想到下句,希望同学们帮我续上,好吗? 屏显:曲意奉迎终是假 学生自由对句,教师及时评点。(预设下句:永保自我才是真)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98c155b84ae45c3b358c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