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石壕吏》赏析石壕吏改写 改写《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改写 改写原文: 残阳如血,几只乌鸦呱呱地飞回巢。村里静悄悄的,破败的门窗在风里咣当作响。眼见天色已晚,可村里十室九空,叫我到何处投宿?终于看到一户人家微弱的灯光,我连忙奔过去。 这户人家有一对老夫妻,还有一个儿媳及吃奶的孙子。只见这对老人白发苍苍,步履蹒跚,儿媳神色黯然。吃过难以下咽的晚饭,我便躺下了。 没过多久,就听到敲门声,老头对老妇人说:“不好了,老婆子,官兵来抓人了,我走了!”说着,老头翻过低矮的墙头跑了,老妇人颤巍巍地去开门。门刚一打开,两个差吏便推开妇人,扑了进来。胖差吏满脸横肉,一对三角眼滴溜乱转;瘦的尖嘴猴腮,他嚷道:“人都死光了?怎么才开门?快把男人交出来!”“官爷,我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前几天一个捎信回来说另两个已经战死了,哪还有男人啊?”“那……老头子呢?”“没……没有,老头子早已不在了。”说着,老妇人看了差官一眼,又慌忙低下头。“不在?让大爷进去看看!”说着,胖子一把推开跟前的妇人,向屋里走去。(此时屋里传来婴孩的啼哭声)老妇人连忙抓住胖官差的衣衫,“放手,死老婆子!别挡道!”“官爷,官爷,进不得啊,屋里只有吃奶的孙子,媳妇因此没走,却连一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没法见官爷。这样吧。我虽然老迈,还可以做饭,就让我跟两位官爷去服役吧,求您了。”两位官差对视片刻:“行,好歹还有一个,总比交不了差强,走!”胖子说道,便押着老妇人推推搡搡地走了。 许久,外面传来低低的哭泣声,第二天。我只和老头告别上路了。 师:上面是一位同学改写的记叙文,请大家分析一下,各抒己见。 生1:我觉得用“敲门”不好,两位官吏都很蛮横,再加上“吏夜捉人”的目的就是让百姓防不胜防,“敲门”显得他们很有礼貌,与人物性格不符。 师:大家想想,该换成什么字? 生2:应该换成“砸门”或“踹门”。 师:很好,你很细心,能由一个“敲”字推敲出这么多,可见平时训练我们应该注意炼字,注意细节。 生3:我认为差吏“一把推开老妇人”这句动作描写很传神,将官吏的粗暴无礼、不尊重老人表现得活灵活现。 师:好,由此可见,人物的性格如何,不是你告诉别人他是什么样的,而是靠你用文字去表现,读者自己领悟的。 生4:由“踹门”我联想到,夜半时分,官吏踹门,好像气氛就顿时紧张起来,读者不禁想:“发生什么事了?”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师:不是好像,而是本来就有扣人心弦的效果。 生5:我觉得环境描写好,既把战争造成的荒凉、萧条写出了,又让人不由自主地捏一把汗,想看下面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如果我写,顶多一句“黄昏时分”或“天黑了”就完了,一对比效果就差远了。 师:通过对比我们知道环境描写的好处,不论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生6:我觉得“没……没人”这写得很好,把老妇人当时的不善撒谎却又不得不撒谎,而且又怕被揭穿的忐忑不安充分表现出来了,既有语言描写,又有神态描写,还能让人揣摩出人物当时的心理,真是一举三得啊,其实我要是撒谎了也是这样。 师:原来是深有体会啊(笑),不过分析得非常到位,因此大家要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因为文学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生7:老师,我觉得在老妇人抓住官吏衣衫、阻止官吏进入房间这里加上“我可怜的小孙子,没了父亲还要失去娘吗?我们老两口又怎么喂养他呢?不行,媳妇不能被抓走!”的心理描写会更好。 师:很好,加上以后能让读者明白老妇人的随军是不得已而为之。另外,如果前面铺垫得非常到位,不加读者也可以揣摩出来,加与不加灵活运用。 生8:老师,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一幕的,为什么没有把诗人抓走? 师:这位同学找到了一个破绽,大家替作者把这个漏洞填好,怎么样?(议论片刻) 生9:加一句“我在房里听到这一切”。 师:那能听到外貌和动作吗?考虑不全面,再想想。 生10:在原文加一句“我躲在房子里,透过门缝看到这一切”就行。 师:好极了!加上这样一句,下面的内容就都顺理成章了。大家能敏锐地发现问题,也能想出很好的补救措施,所以平时同学们写要注意前后照应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节赏析课,同学们能各抒己见,很多同学的点评很精彩,同时我们也学到了要想立体的、多面的刻画人物,不但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描写、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还要注意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等,这样才能使形象血肉丰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另外再加上注意生活,我相信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提高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14d1016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