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静夜》阅读答案 《静夜》选自郭沫若第二部诗集《星空》。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静夜》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静夜》原文阅读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静夜》阅读习题 14、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分 ) 15、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呢?( 2分 ) 《静夜》阅读答案 14、月光、松林、白云、疏星。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 15、一个凄美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静夜》阅读赏析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看似与前文联系不大,但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象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象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这就是郭沫若的诗!这就是想象,这就是郭沫若的想象! 全诗分两小节 明确:第一节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 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全诗的意境。 明确: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 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 明确:流露出诗人因对时代失望和对祖国、家乡和亲人思念的淡淡的哀伤、无奈和惆怅情绪。 《静夜》阅读拓展 这首小诗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的描写,大胆想象,描绘出一幅极为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静夜》选自郭沫若第二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郭沫若最苦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40e465e7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