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千百年以来,人们在这一天放下手中工作,回到老家与亲人团聚。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出游,中秋合家团圆的传统悄然改变。 中国调查网在9月16日发起的一项“中秋过节回家吗”的调查显示,选择回家的占45.5%,不回家的占54.5%。同时,年轻人成为外出的主力,接受调查者一半以上年龄在20岁-25岁之间。除了节日不返乡团聚外,吃月饼、祭月赏月等象征团圆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变迁,味道也变得越来越淡。 中秋传统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无论怎么变,只是外在形式的变化,蕴含的憧憬幸福生活、祈求合家安康的内核没有改变。 在压力日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中秋的渴望不可能局限在特定活动上,多元化的过节方式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但应注意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才能让节日传统真正回归生活。 我的工作单位离我老家有100里地,每年的中秋节,我都会带上妻子和孩子,买一些“高档”一点的酒和菜回老家,做一顿丰盛的晚饭,喝酒吃菜,聊一聊工作、朋友和村子里的事。吃完晚饭,看中秋晚会,再吃一点买来的月饼,喝一些茶水(我平时不怎么喝茶),感觉挺幸福的。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说的都是大实话。年轻人工作忙,平时没时间。中秋节放假了,再不回家看看,有点说不过去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747f7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