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1、编制说明 随着项目的大力发展,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针对防雷接地这类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为指导现场施工,规范检验环节特编制此指导书。 本文主要通过对防雷接地系统介绍,从防雷接地不同组成部分、不同功能以及不同接地系统进行介绍,并重点突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的环节。通过制定较为完善的统一规定,让防雷接地的设置方式、施工质量得到更好的控制。 2、编制依据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 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2010 3、防雷接地系统组成及分类 防雷接地系统按界面划分主要分为室外防雷及室内防雷两大部分,室外防雷中分为: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室内防雷分为:电源接地、线路接地、装置接地。防雷接地系统示意图1如下: 图1 防雷接地系统示意图 接地系统主要分为TN—C、TN-C—S、TN-S、TT、IT系统,在不同接地系1 统中,从配电形式、接地方法均有不同要求。 TN—C接地系统中,接地线与零线始终共用,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三相四项的配电系统。 TN—C-S系统中,接地线与零线在始端共用,从下又开始分开,以后不再重合。 TN—S系统中,接地线与零线始终分开,不能共用。 TT、IT系统中,接地必须单独在设备端配置,不能与整套系统连接。各种接地系统示意如下图2。 图2 各种接地系统示意图 4、防雷接地系统设置及质量控制 4.1接闪器 接闪器是防雷接地系统中与雷电接触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方式采取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等,根据各地区雷暴日的差异通过计算选择相对应的接闪办法.在施工过程中,首先保证接闪器本体不能有任何损坏;其次应检查接闪器本体是否采取防腐、防锈、导电性能良好的材质;最后必须严格把关,在不同防雷区域、不能功能区域存在重复采取接闪器设置可能性,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现场实际确认是否按要求施工至关重要。由于接闪器设置位置必须高于建筑物顶部,给检查、验收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这个环节的检查往往容易在施工过程中被忽视。 4.2引下线 引下线在防雷接地系统中属于中间贯通的环节,是将接闪器与接地装置连接的重要枢纽。根据建筑物防雷等级不同,引下线设置数量也不同。 引下线主要采取明敷、暗敷两种方式。明敷引下线由于裸露在表面容易进行检修及维护,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本文不再详细进行说明,主要控制一点即:引下线与接地装置间断接卡的设置及数量必须满足规范及图纸要求,且应采取防锈、防腐蚀材料,保证在进行接地检测时随2 时断开的要求。暗敷引下线主要采取利用建筑物结构主筋或钢结构方式,由于此种方式属于隐蔽工程部分,因此对于这部分的检查、验收必须采取现场签字、并留影像资料方式,已确保整个防雷接地系统处于整体联通、有效状态。暗敷引下线还必须注意设置点数量、利用材质、界面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不能破坏本身结构特点. 4.3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整个防雷接地系统中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容易出现质量控制疏忽的环节. 接地装置中分为接地线与接地极两种,接地线主要功能是将雷电流与大地初步结合,不仅能够迅速的起到泄放雷电流的作用,也使得整个雷电流与土壤接触式尽可能达到等电位,以减少因电势差造成的环流造成危险。接地极则是决定雷电流导入大地的速度,是整个室外防雷系统中最后一道关卡,对系统及人员安全保护起到关键性作用。接地装置施工,首先,要对装置材质进行严格把关;其次,必须按照规范及图纸要求设置接地极数量,并且满足之间间距要求;再次,接地装置埋深不能小于要求深度;最后,采取的与接地装置共同埋设的减阻剂等不能偷工减料,以免施工完成后无法达到设计接地电阻要求而造成大量返工甚至事故。 主要针对防雷接地系统的组成及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做法,希望对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帮助,如果不妥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c2cdb1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