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赏析

时间:2022-04-22 00:1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赏析

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赏析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八百年前的一个傍晚,有一位老人路经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偶然瞥见了下面的画面:

时令正是清明,经过前两日的雨洗风吹,树上的花儿已经凋落;而新叶闪着嫩绿,还没有长成浓荫。经过一天赶路的老人,在余热未去的夕阳下驻足。

稀疏的篱落庭院外面,有一条伸向远方的小径。一个小孩子从小径深处跑来,追逐着一只黄色蝴蝶。蝴蝶忽上忽下,向着老人的方向翩翩飞来。

一片风起,吹动菜花如波浪起伏。蝴蝶飞来飞去,忽然飞进了无边的盛开的菜花地里。热情奔放的油菜花,在春风里摇晃,湮没了蝴蝶。

追逐正欢的小孩子在篱落前蓦地停下,手足无措。是怜惜菜花,是怕老人呵斥,还是仅仅被疏疏篱落挡住?菜花深处,也许那只黄蝴蝶正随菜花上下浮动呢,可是在翻滚的黄菜花浪里,哪里辨得清孰是菜花,孰是蝴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结语有余情,锁住一篇之意,留下无限的空间与遐想,留下无尽的回味。有限的七个字,包涵着孩子无限的怅惘、老人无限的诗意和油菜花无限的春天。

老人写作这篇小诗时已经66岁,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老人眼里的孩子,孩子眼里的菜花,菜花里的蝴蝶,隔了千载,还呈现在我们后世读者的眼前。

飞入菜花无处寻。翻开泛黄的古籍,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却可寻出踪迹。

按老人诗集编年,本诗前面两首为《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和《寒食日晨炊姜家林初程之次日也》。从“捣蓝作雨两宵倾,生怕难干急放晴”可知,这首诗作于寒食之后,此前两日下了两夜的雨,现在刚刚放晴。

本诗后一首为《风花》“海棠桃李雨中空,更着清明两日风。可见清明前已下过雨,更加上清明时节两日风飘,桃李海棠花残剩几许。这些也可为“树头花落未成阴”作注。

老人这几天一直在赶路,偶有所见,即吟诗留住。就在清明这一天宿新市时还作了另一


首:

春光都在柳梢头,折拣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宋代当时风俗,清明寒食节家家折柳插于门户。宋《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

宋《梦梁录》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在前后皆风雨的日子里,老人此时独享春日暖阳。途中得片刻闲暇,自然看物入微,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情趣,千载不磨。老人的眼前,若干年后我们读者的眼前,都是那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和急走追黄蝶的儿童。

老人叫杨万里,字诚斋,南宋江西吉水人,同陆游、范成大是好朋友。50岁以后诗风由师法前人转为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杨万里以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为终生效法的榜样,一生力主抗战,曾官至秘书监、宝谟阁学士,担任过吏部右侍郎(类似现在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职务。

杨万里满怀报国之志,却屡遭主和派排挤,饱经宦海浮沉,一直想离开官场。老人老矣,平生抱负未展,虚负凌云万丈才。特别是在清明时节,这种暮春的伤感情绪,在惯看风云、忧国忧民的老人尤为激烈。

可是,在春天即将逝去,在树头花落的时节见到了热情奔放的油菜花,见到了翩翩起舞的蝴蝶,见到了天真活泼、懵懂无知的儿童,见到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老人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菜花、蝴蝶、孩子,这些景象构成了老人眼中、心中暮春时节最灿烂的画面。或许此时,老人已忘记了长路的奔波,忘记了宦海的浮沉。

老人已矣,孩子尚小,儿童即是春天。诗心所在,诗意所在,富有童心的老人,在宿新市徐公店不经意的一瞥,瞥出了一只蝴蝶,瞥出了一片菜花,瞥出了一个儿童,瞥出了一个春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1431d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