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主播副语言运用的六项注意

时间:2024-01-25 21:58:0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视新闻主播副语言运用的六项注意

作者:毛薇薇 陆之瑞

来源:《传媒》 2015年第13



文/毛薇薇 陆之瑞

副语言从专业角度来说是信息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现代语言专家索绪尔(20世纪瑞士语言学专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后人称他是现代语言之父)把人类的“一切信息传播活动归结为符号传播”,又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指除了语言文字以外的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一些标志或记号,如体语(人体表情、姿态和动作等)、服饰、图形、陈设布置、时空距离、运用调节等”。美国研究体态语的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中,有65%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达的。这里的非语言符号是比较广义的,还包括现场画面、现场音响、同期声等,本文所说的运用好副语言主要是指电视新闻主播在主持节目时是如何运用好自身的体语——体态语和服饰造型等。

电视新闻主播出镜时就是媒体形象和观点的代表,方寸之间,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面部表情都会被放大,都是备受关注的。主播出镜时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以及服装配饰、化妆造型等这些非语言符号对观众来讲是最具直观性和视觉可感性的。事实上,电视新闻主播在镜头中一出现,就是一种语言符号,还没开口,副语言已经先传递情感信息了。所以,副语言运用得好,这种“软传播”效应能够立体地刺激主播与观众双方的多种感官,能有效促进主播和观众之间的真心交流,真正拉近主播或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唤起观众的收看欲望,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主播在观众心目中的诚信度。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主播的非语言符号和文字语言符号的自然结合不仅会形成具有连贯性的统一美感,而且能强化文字语言的表达目的。

一是注意心理。就笔者自己的体会而言,副语言运用得如何,实际上与主播的心理状态关系非常密切,因为言为心声,表里如一,出镜前或出镜时如果没有什么干扰和情况,加上对信息内容非常熟悉,自己用心备稿了,或者直接参与编辑了,对信息要点心中有数,播讲愿望很强,那么这时控制副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就比较强,而且也比较自然;否则的话,心理状态没调整好,镜前状态也不会积极,有可能精力不够集中或者对信息内容不够熟悉有紧张感,这些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不积极、不协调或者不到位的外化表现极容易影响收视效果。索绪尔也提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心理实体。所以调整好出镜前的心理状态,做好充分准备是第一要义。

二是注意眼神。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主播在和观众打招呼时的第一句问候是不是很真诚,眼神是最直接的表现。电视新闻主播怎么样做到目中有人,与观众真心交流,这个意识要特别强,因为演播室只有灯光、摄像机、提字器,怎么样把摄像机或提字器当作观众,有时还是有难度的,特别是遇到一些难念的句子、一长串的陌生的外国人名儿,这时候目光就容易散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时时告诫自己别忘了观众,乱了要赶紧调整。笔者看CNNBBC的时候,对英文并不精通,好多句子也听不大懂,但从他们主播眼神的变化中,能读懂他(她)向你表达的是赞许、认同的目光,还是谴责、忿忿不平的目光,可见眼神的重要性了。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的眼睛能说话,因为眼神能折射出这个人当时的心理,目中有人的前提是心中有人,心中有人才能目中有情。所以眼神常常反映了主播是不是心中有人,是不是与观众真心交流。眼睛虽小但动作还是不少,一瞥、一眨、一闪、一亮,甚至连挑眉的多少都能生动传递主播的内心情感,这些动作讲究八个字“恰到好处、动静交替”,一般都是为配合有声语言的表达目的而动,以增强表现力。另外眼睛视幅(视角)的高低变化也会反映不同的效果,偏高了(若有所思)、偏上了(倨傲)、偏下了(拘谨)都有讲究,所以新闻主播出镜时还要注意视线投射的角度,尽量能通过目光把观众留住。




三是注意手势。手势摆得好,笔者认为有三大功能:一是为展示形象添彩,给人舒展的感觉;二是表达情感,比如手一抬表达“欢迎你”,表示了诚意和态度;三是强调语意,摆摆手或在桌上轻轻切两下是加强性手势。当然,其他如在舞台上那就有更多功能和讲究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人们彼此不说话一个手势就明白了,好像很简单,但是电视新闻主播出镜的时候手势如何摆,还是挺有些讲究的,手势是要有点设计的,不能不动也不能乱动。法国有个画家说, “手应当像脸一样地富有表情”,可见手势变化的重要性了。记得笔者刚开始做新闻主播时,手势有些机械,搬砖式、拉锯式动作多些,那是紧张的缘故,当然那时也不太懂得手势的重要,后来也慢慢悟出了手势是根据节目的需要、内容的需要、表达的需要而自然地表现出来的动作,这里有些是有设计的,但在出镜过程中还是无意识的比较多。当然也有的时候设计得好好的,往往在出镜的时侯又不太自然了,我们还是要依据节目内容多练习,熟能生巧,电视新闻主播回看自己节目的时候应多看看自己的缺憾之处,想想如何调整得更加自然得体。主播在镜头前的活动空间是很小的,长时间动作单调,容易使观众审美疲劳。

四是注意面部表情。达尔文认为面部表情是世界语。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实验总结出一个公式:信息传播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 010的音调加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面部表情在信息传播中的有效份额了。面部表情十分讲究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与信息内容的和谐统一,新闻主播在出镜中的面部表情是最难把握的,特别讲究分寸。出镜的时候不能总是职业性微笑,也不能冷冰冰,出镜中或微笑或严肃或坦诚,都应该是随着信息内容、随着节目氛围而变化面部表情的。明明是在播报令人伤痛的信息,却还在那儿扬眉眨眼的,虽然没笑,但这样的表情与内容也不协调,新闻主播的面部表情应该是主播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不要矫揉造作,不要乱表情、表错情。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在主持实践中多观察、多研究、多总结,什么样的语境赋予怎样的表情,以不断加以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的要求。

五是注意身姿问题。电视新闻主播主要是以坐姿为主,挺直腰板,上身不要僵硬,身姿的前倾、摆动,头部的点头、侧头、摇头、低头、抬头等与口头语言表达目的相协调,幅度不能过,也不宜多。站姿要看节目需要,新闻类节目调整好身体姿势,根据需要加上适度的位置变化和肢体动作,其他类型节目以及舞台上的身姿变化要求会多些。新闻主持的副语言忌讳散乱、多余、花哨,讲究的是合拍、得体。

六是注意服饰造型。服饰造型严格地讲是属于副语言中的环境语,但它与主播的身段肢体是严丝合缝、密不可分的,服饰的调整变化全由主播自己掌控,必须重视。服饰造型既要符合节目定位,又要符合观众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心理,还要考虑传播实效。新闻主播主要还是以正装为主,当然有时候主持专题节目,也可以休闲一些,配合节目给人以欢愉轻松的感觉。另外,平时争取时间学点化妆知识,以配合化妆师把面妆、发型打理得更好些。

其实副语言的这些外化的表情动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也常常是整体联动或部分联动,以增强表现力。比如有的时候,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倾听的姿势,一个赞赏的点头,都可能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副语言有时能让你领悟到无法言传的情感和内容。有人说主播是“口力劳动者”,笔者觉得不够全面,主播同时也是“体力劳动者”,只不过这体态语比口头语还要难掌控些,平时要多做有心人,一方面“腹有诗书气自华”,多学习多积累,提高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尽可能学着运用些职业体态语,有可能参加点形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等,相互提醒,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让体态语即我们所说的副语言,在伴随语言符号表达的过程中,更有效地发挥补充和强化作用,增强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传播效果。

作者毛薇薇系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

电视网中文播音部主任




陆之瑞系江苏广电总台综艺频道

主持人组组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963bd5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