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张仪章 景春曰〔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一怒而诸侯惧〔3〕,安居而天下熄〔4〕。’,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5]!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6];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7]:‘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阁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9]。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10]。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2〕: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1〕景春:事无考,据赵岐注,他是当时的纵横家。按:九流中有纵横家,他们游说诸侯,纵横摔阖,挑拨离间,反复无常,总之以个人的名位和权利为奋斗目标。但他们的言论行动却与当时各国的政治、军事乃至整个战国形势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关系。 〔2〕公孙衍、张仪:都是魏国人,都先后为秦国的宰相。张仪名更大,事迹更多,《史记》中有他的列传,《汉书·艺文志》里举出他所著的书。公孙衍又号“犀首”,他的传记附在张仪列传后。诚:真是。大丈夫:年过二十的男子被认为应有一定的能力,能自成立,被称为“丈夫”(“丈”有“大”的意义,区别于童子,“丈夫”犹言长大了的人),“大丈夫”是“丈夫”中的出色人物。 [3〕“一怒”句:他们一不满意于某国国君,就运用他们的纵横之术,挑拨战争,谋不利于某国。 〔4〕熄:同“息”。他们不活动,则天下平息无事。 〔5〕焉:何。 [6〕冠:男子成人后戴的帽子。这里用作动词,开始戴上成人的帽子的意思。古代“士”阶层的男子,年到二十,要举行冠礼。命之:主持典礼,给予训词。 〔7〕门:母家的大门。“之冠”、“之嫁”的“之”:的。“命之”、“戒之” 的“之”:他或她。“之门”、“之女家”的“之”:于。 [8〕女:读与“汝”同。往之女家:去到你家(女子以夫家为家)。敬:礼貌恭敬。戒:做事谨慎,和上文作为动词用的叮呼告诫的“戒之”意义稍有不同。夫子:是男子被尊重的称谓(古代弟子对师,下级对长官,都称“夫子”),这里特指女子自己的丈夫。无违:即下句“以顺为正”的意思。 [9〕妾妇:“妾”是女子的贱称,对妻来说,妾是“非正室”的名称;“妇”也是以“屈服”为义,统言“妾妇”,意味着女子的绝对服从(这是封建时代尤其是儒家轻视女子的恶习)。 [10〕广居:大丈夫志在天下,以天下为自己所住的家园,故日“广居”。位:岗位的意思,以天下事业为自己的岗位,故日“正位”。大道:所行所为都是走着有关天下人福利的道路,故曰“大道”。 [11〕“得志”二句:如能开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人民一道来共同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坚持意志,独行自己认为正当的道路。由:实行。 [12〕淫:乱。移:变。屈:挫抑。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变其节,威武不能挫其志。 章解、 “大丈夫”的特点是志在天下,守道不屈;公孙衍、张仪等纵横家的特点是志在个人,以顺为正。“以顺为正”即孟子所谓“长君之恶”、“逢(迎合)君之恶”(本书《告子》下篇“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章)。孟子斤责公孙衍、张仪等,为了争取个人的功名富贵,运用权诈,制造矛盾,只图迎合、揣摩、承顺国君争地、争城、损人利己的意旨,而不去纠正国君好战乐祸、不行仁政的错误,因而骚动天下、残害人民,这是和“大丈夫”的作风绝对相反的。景春以能使诸侯惧怕为大丈夫的本领,孟子的意思则以“居天下之广居”,“得志与民由之”为大丈夫的本领,这是两个不同的观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ce2c0f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