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龚自珍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诵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了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贪官污吏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在组诗----<己亥杂诗>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中的一首. 二、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官至礼部主事,辞官南归主讲于书院。诗气势纵横,有《龚自珍全集》。他且开一代新诗风的大诗人,作品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会现实内涵。在艺术表现上,纵横恣肆,狂放不羁,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江苏昆山。期间往返九千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 四:朗读古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 翻译古诗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翻译古诗. 我辞官归乡,如同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六.质疑思考 1.你从前两句诗中读出诗人离京时怎样的心境? 明确: 既有失落,伤感和离愁,更有回归的轻松和愉快。 2.请描述古诗前两句描写的画面? 明确: 我满怀惆怅的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添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 3.说说诗中“吟鞭”和“落红”的含义? 明确:“吟鞭”指诗人的马鞭,“落红”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4. 诗中流露出诗人的两种情感:舍与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是什么? 明确: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不想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现了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七.赏析句子: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明确: 抒情叙事。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又有广阔天涯,在无限感慨中表现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明确: 以落红为喻,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表明落花的生命不会终结,将化作春泥,为培育下一代发挥作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心,体现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作业设计: 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板书设计 己 亥 杂 诗 龚自珍 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 以“落红”自喻 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 寄予爱国情怀 夕阳西下→ 吟鞭东指→ 落花自比 浩荡离愁→ 轻松愉快→ 有所作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e5e25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