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3 篇)】 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做自我思想的舵手(65 分) 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而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模式的交替随机出现,让人们如羔羊般迷茫。我到底该如何是好?是多想抑或是少想。 在做这个看似艰难的抉择前。我们不妨想想,我们为何总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推荐的思考方式?尽管他人的建议有其合理性,但我们绝不能在一次次的恍惚中放弃选择自我思考方式的权利。然后,能够把握并且合理使用“想”的权利的前提是明晰不同事物与“想”之间的关联。 首先我们需明确,有价值的“想”是基于理性,基于学识与判断力的“想”,而不是被感情偏见奴役的臆想。可悲的是,我们常常多臆想,少理性思考。面对肉眼可见亲身可感的气候变化,许多人高喊“凡事多想想,一定没那么简单”臆想各种阴谋论,阻挠法案与行动; 面对博人眼球的新闻如同孩子被体罚咳了一校服血的泣泪控诉时,网络暴民们以偏见为矛击穿观望的理性者的盾,大呼不要多想,事实就是这样;由此可见,基于理性的“想”从来不会出现“太多”的困扰,面对观点的输出,事实的陈述,我们都需要想想,抛开情绪与偏见, 想想事实背后的原因,想想解决的方法,想想观点背后情绪与偏见的角色,想想观点后藏着的事实。 然而,凡事是否都需要理性思考的浸润才能蜕变的清朗与完美呢?其实不然。“理性的想”在与人的自我实现的命题碰撞时便会露出短板。理性思考到极端便是工具理性的绝对化, 我们想“效益”,却在严谨的“多想”中蹉跎了人生。已是中年的史怀泽功成名就,却因看到非洲儿童惨烈的生存现状毅然决然放弃神学院院长的头衔苦修八年医学,奉献毕生于非洲大陆。若他是一只迷茫的羔羊,被告诫的“凡事多想想”给吓住从而抑制自我奉献的欲望, 那么我们将失去一个伟大的志愿者。若我们仅是要过一个不那么伟大,平凡的人生,过度的“想”不仅损耗生命的热情,还会压缩生命的质感。985 相亲群的风靡,家长对精英学校的趋之若鹜都何尝不是过度“想”的产物,他们以快乐的人生为思维聚焦点,想到了人脉,收入,交际圈等太多与生活热情、人生幸福无直接联系的事务。以“凡事多想想”为立足点将自己的生活与人生作为投资,在交易中磨损了顺其自然的恬淡,只剩数字与名利的一地鸡毛。 由此,我们明白理性的想也有其局限。明晰了理想的想与“外界输出”和“自我实现” 两个命题间微妙的关系,我们方能在“不被告诫”的情形下自信地选择思考的方式,做自我思想的舵手,收获理性与热情共同的拥抱。 别让思虑成为绊脚石(60 分) 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 “凡事多想想”,因为冲动可能酿成灾祸。古有周幽王一意孤行,烽火戏诸侯以至亡国, 今有家长因课堂实验而大面积烧毁公共绿化。做事前多考虑后果,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肩上的责任。三思而后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要想太多”,因为很多时候过度思虑不过是庸人自扰。与其杞人忧天,不如脚踏实地,踏实做好每一件事。 然后,“凡事多想想”成为了当下大多数人的座右铭,付出之前先考虑,究竟能获得多少回报?施以援手之前先盘算,究竟能得到怎样的报答?对利益和效率的过度追求让一些人斤斤计较,凡事都再三思索以求走最短的捷径,减少投入的时间和汗水。长此以往,这些人便成了北大教授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随着这类人愈来愈多,人人都想走前人走过的坦途,而鲜有人去开拓新的道路,社会的停滞在所难免。 由此我们开始思考,“不要想太多”是否还有另一种含义:不考虑成本和效益,只在自己坚持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不要想太多”的是南京高考状元钟若蓉,家境赤贫的她毅然选择旁人眼中“找不到工作”的考古学专业,不为金钱,只为热爱不断奋斗;“不要想太多”的是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在腾格里沙漠中狂奔三公里拍下的涉及高官利益链的环境污染照片,面对强权的施压仍无所畏惧。在他们身上,没有对成功和效益的思虑,有的只是对无关个人利害的真知追求, 有的只是传统文人、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当“凡事多想想”的利己主义者面对文化的衰落摇头叹息,在天下苦难前闭目养神,这些“不要想太多”的人却愿意无视利益和强权站出来; 没有过多的思虑当绊脚石,他们才能勇往直前。 “不要想太多”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也不能矫枉过正,无视利益和效率并不意味着对所做之事全然不加以了解。加缪曾说,西西弗斯之所以是悲剧的英雄,是因为它有意识。 清醒的头脑让他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无用功,但“不要想太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加冕了他的胜利。 不要想太多,不要让庸俗的、对成本利益的思虑充斥我们的头脑,因为迈向高处的挣扎足够填充一个人的心灵。 尽可能完善地思考(60 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f52fc4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