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圩东防波堤的海文环境及其施工 1工程概况 1.1项目简介 本工程为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DXP-SG3标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位于连云港区南翼,埒子口以西至小丁港之间海岸,隶属连云区;工程区现状为开敞海岸,防波堤工程建设是徐圩港区起步建设的前提条件。工程区地理坐标范围:119°31′45″~119°37′50″E,34°33′20″~34°38′24″N。 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总长约21.78km,包含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直立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西防波堤工程三个项目。本工程为东防波堤斜坡段,由正在开工建设的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第一标段(EK0+000~EK4+000)的端部向外海延伸3833.54m与直立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相接的施工和缺陷修复,起点桩号EK4+000,终点桩号EK7+833.54。 本工程为斜坡式防波堤,总长为8333.54m。防波堤采用砂被+回填开山石堤身,下部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加固处理。防波堤外侧采用350~700kg的垫层块石+7t扭王字块进行护坡,在标高▽3.88(4.18)处设置宽17~28.5m的肩台采用700~800kg的块石护面;内侧采用150~300kg的垫层块石+2t四脚空心方块进行护坡,在标高▽3.0处设置宽18m的肩台采用300~400kg的块石护面。 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根据该站1970年~2003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当地气象特征如下: 2.1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5.0℃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8.0℃(2002年7月15日)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11.9℃(1970年1月15日) 各月平均气温介于1.5~27.4℃之间,其中8月最高,1月最低。各月平均最高气温29.9℃、平均最低气温-1.4℃。 2.12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895.1mm 多年年最大降水量:1380.7mm 多年年最小降水量:520.7mm 最大一日降水量:432.2mm(1985年9月2日) 多年平均降雨日: 日降水量≥1.0mm 62.4天 日降水量≥10.0mm 24.1天 日降水量≥25.0mm 8.8天 日降水量≥50.0mm 3.4天 2.13风况 本地区常风向为偏东向,其中ESE向出现频率为11.43%、E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0.29%。强风向为偏北向,六级以上(含6级)大风NNE向出现频率为1.09%,N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5%。多年平均风速为5.5m/s,累年最大风速30.0m/s、风向为E。 采用连云港海洋站1982-2003年实测风日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统计大于等于7级风(≥13.9m/s)年出现的日数62天。 2.14雾况 本海区多年平均雾日为18.4天。一年雾日主要出现在3~6月共有10.9天,占年雾日的59%,其中4月最多,为3.1天;另外出现在11月至翌年的2月共有5.9天、占年雾日的32%,8~10月基本无雾。 1.2工程内容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DXP-SG3标段)工程量表: 单位工程名称:堤身段EK4+000~EK7+833.54 单位工程名称:观景平台 2自然条件 2.1气象 本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1 2.2灾害性天气 根据中央气象局编印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 1949~1969》、上海台风研究所编制的1970~2002年《台风路径图》单体本的台风路径和连云港海洋站实测风资料,在1956年至2002年的46年中,对连云港地区有直接影响(风力≥6级)的台风共有46次,平均一年1次。从台风路径来看连云港基本上受台风边缘影响。台风影响本区出现的最大风速26m/s(NNE),NNE向出现波高(H1/10)4.3m,最大波高5.0m。 根据1966~2001年资料统计,本地区24小时内降温达10℃以上的寒潮影响次数共有32次。连云港受寒潮影响的时间在每年的2-3月和11-12月,87.5%以上伴有≥7级以上的大风,风向为NNW-NE占93.7%。受寒潮影响本区出现的最大风速25.8m/s(NNE),NNE向出现波高(H1/10)5.0m,最大波高Hmax6.0m。 1962~2003年波浪观测资料统计成果显示: 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154b9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