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流行歌曲中的古意 作者:陈杰 来源:《高中生·青春励志》2017年第11期 在人们的印象中,20世纪上半叶的流行歌曲充满西方的情调。如果仔细对歌词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这种现代新兴歌曲与古典诗词之间有密切而复杂的关联。现代流行歌曲中,中国传统古诗词汇集到一起,成为现代流行音乐取之不尽的资源。这种承续和汲取一直维持到当下,常常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出现了以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为开山之作的中国第一代流行歌曲。当时的流行乐坛到处充斥着西方味道,这主要因为当时的中国缺乏流行音乐元素。与此同时,较为流行的西方音乐形式不断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流行乐坛。当时的流行乐坛多采用欧美流行的曲子,由中国文人“依声填词”。由于新思想的传播和传播形式的保守,古代诗词的身影便频繁地出现在现代流行歌曲之中。 流行歌曲对古代诗词的吸收和借鉴没有固定的方式,最明显的就是直接选用旧体诗词作为歌词。这类作品在当时流行歌曲中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要超过新诗做歌词的情况。 除了直接将古诗词当作歌词外,当时还通过点缀式等方式借用古诗词。点缀式是指在歌曲中选用一两句古典诗词作为点缀,比如《一封快信》,就是选用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昨夜梦太长,醒来时不早…… 在当时的歌词创作中,古诗词要明显高于新诗借用频率,可能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新诗大多只宜读,不宜唱;二是新诗的著作权问题,诗人不愿将其作为歌词的材料推广。 古诗词在今天已经成为经典文学殿堂中光芒四射的文学体裁,而在其产生的时候,它正是流行于民间的流行歌曲。“词”在唐代的兴起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是诗由盛转衰形成新的文学形式的召唤,另一方面则是新的音乐对歌词的急切需求。 从《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各种文学形式,在初期都可以入乐而歌,与今天的歌词一样自由灵活。但是,每当新的诗体从音乐中独立出来,“遂变为文章之事,非复律吕之事”。 我国的诗歌史,其实是一部歌词的发展史。古人记录旋律的方式非乐人不可,所以普及度不高,只有歌词文本大量流传下来,古人称之为诗。在唐宋时,才把歌词与诗从形式到概念都加以区分。 流行歌曲在中国经历了萌芽—发展—消失—复苏—繁荣等时期,不论是20世纪早期的流行歌曲,还是当代流行歌曲的歌词,我们都可以看到古诗词在语言上对歌词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流行歌曲的全面复苏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期间,这一时期港台地区流行音乐不断传过来,其中以邓丽君的影响最大。邓丽君演唱歌曲的歌词中,有许多整段整段的古诗词。在曾热播的大型古装剧《甄嬛传》中,大量插曲也来自古诗词。 有些流行歌曲不直接借用古诗词的句子,而是化用古诗词中的意境,借用古诗词中的典故,这种传承方式以方文山的作品较突出。《娘子》《上海一九四三》《双截棍》等歌曲均将古诗词中描述的情感和故事用白话文叙述,使古诗词化为现代歌词。 由李宇春演唱、郭敬明作词的中国风歌曲《蜀绣》,堪称近年流行歌曲借用和化用古诗词的集大成者。据考察,整首歌曲竟然隐藏了十几首古诗词,也正是由于巧妙地借用了众多的古诗词,这首歌的古典意境凸显,令听者置身于古风古韵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1c713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