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与简答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1 西昆体——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看来这种类型的人是你喜欢的对象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2 易安体——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其二,“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其三,“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3 山谷体——是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的特征是:生奇瘦硬,其艺术特色是:1以学杜诗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4 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特别是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学习杜诗的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诗的七律形式,但却忽略杜诗的情感特征。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在作诗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5 江西诗派——指北宋以黄庭坚为主,以他的诗歌风格为特点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因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共二十五人,江西诗派远学杜甫,以黄庭坚的诗歌为典范。 6 骚雅词派——指的是姜夔词的艺术特征概括出来的,即“清空”与“优雅”。 7 诚斋体——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由江西入,不由江西出,是“诚斋体”得以成立的前提,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淡谐,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生活小情趣的特定场景,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诚斋体”以绝句最为出色,主要学习借鉴了王安石的“半山体”和唐人的“晚唐体”。 8 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亦称为“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9 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以戴复古﹑方岳为代表,因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他们流转江湖,结诗酬唱,多效四灵体,崇尚晚唐体的清巧之思,意于苦吟,尽量白描,以不用事为贵。 10 晚唐体——指南宋以“四灵”诗作为代表的创作风格,主张向晚唐学习,四人诗遂极工,出于贾岛﹑姚合的苦吟诗风,专为格律诗,意平语诡,多有伧气,有冲淡平和,轻灵清寒的境界。“四灵”费心苦吟,刻意求工,是其局限性。 11 诸宫调——指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歌唱与说白相间,属于叙事体。 12 楔子——是元杂剧剧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楔子篇幅较短,没有专门的故事情节,常常放在剧本的开头,起到交待剧情的序幕的作用,有时楔子也放在折与折之间,起到过渡承接的作用。 13 科范——剧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剧本所规定的演员的主要动作﹑表情及舞台效果等提示性文字,简称科。 14 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15 话本——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原只是师徒的“说话”的书面记录。并不是让人看的书面著述,原为口语体,现改编成可供阅读的话本小说了。 16 公安派——指明代后期受李贽“童心说”影响而提出的因主要人物袁宗道﹑袁中道﹑袁宏道。他们均是湖北公安县人而得名,其核心理论是主张袁宏道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17 复社——明末江南士大夫主张改良政治的文学结社之一,明天启时江南张溥,陈贞惠等初结应社,崇祯之年又集合南北文社中人,会于苏州虎丘,取兴复绝学之义,成立复社,继东林党后以讲学批评时政,主要作家有陈子龙等。 18 台阁体——是明代初期以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的作家群及创作,这些作家多是朝廷重臣,在创作上内容平乏,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但他们也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倾向,即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在风格上显得典雅华丽。 19 唐宋派——是出现在明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代表人物有于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的传统。 20 阳湖派——清代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的散文流派。恽敬是常州阳湖人,后继者多是其同乡,故名。恽﹑张均是桐城派刘大櫆的再传弟子,但其不满桐城派古文的清规戒律,作文既取儒家经典,又参以诸子百家之书,文风较为恣肆,成为桐城派的支流。 21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为“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的基本理论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22 一人永占——指清代初期李玉的四部著名杂剧作品,是指《一捧雪》﹑《人兽类》﹑《永团圆》﹑《占花魁》这四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李玉的爱情和婚姻理想,同时也借助这些作品抨击明末以来世态炎凉,具有明显的现实性。 23 南社——是中国近代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而出现的一个进步文学团体,代表作家有:陈去病﹑柳亚子﹑高旭,提倡民族气节,倡导民主革命,自觉的利用文字进行各种反清活动。 24 诗界革命——指发起于19世纪后半期的一次文学改良运动,这些作家主要有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他们试图以诗歌为工具,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提倡“我手与我心”,诗界革命尽管成就不高,但表现出一腔爱国主义民主思想,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先导作用。 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 答:相同点:二者都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艺术风格上,梅诗构思精致,追求深韵阅读﹑韵致,苏诗举力豪迈以粗旷横放见长,在反映现实,揭示统治者罪恶方面,梅诗含蓄委婉,苏直接痛快,猛烈直露,在意境创造上,梅诗清新,富于情趣,苏诗感情奔放,直率自然。特点:梅诗构思精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苏诗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 2 简述苏轼散文的风貌? 答:1“辞达”“通脱”,有圆话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3有史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3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散文特点? 答:“文从字顺”﹑平易流畅﹑委曲婉转是欧文的风格,其文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多用语助词,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条达,无滞涩窘迫之感。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文字没,但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显得条达舒畅﹑切近自然。王安石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但形象性不够﹑艺术感染力较弱。 4 黄庭坚“山谷体”的突出特点? 答1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选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5 简述周邦彦“清真词”的题材内容及“集大成”就? 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造的功劳2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安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面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6 简述南宋前后期词的特点及区别? 答:1在内容上,南宋前期经历了“靖康之难”,在词的创作上,出现了大量的反映遭受侵略欺凌的愤怒,表现杀敌立功,渴望与现实的矛盾谴责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政策,抒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人民不幸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南宋后期,北方经历了多次战争消耗,政权内部矛盾,无力南侵,南宋主和派当权,也无意北伐,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局面,于是吟风弄月,饮酒赏花的作品大量出现,形成了附庸风雅的词派,其代表作家有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等。2在风格上,前期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国破家亡之悲愤,所以其风格以豪放﹑雄壮为主,常常围绕表达的需要,冲破音韵格律的限制,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从而形成了南宋豪放派,南宋后期,则大多重视审音协律之工﹑精究平仄音韵,讲究用物用典,精心锤炼字句,从而形成风雅诗派。 7 简述马致远《汉宫秋》和白朴《梧桐雨》在处理历史题材上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是以爱情主题创作的历史剧。不同点:白的《梧》剧基本立显历史真实,以李﹑杨爱情悲剧,真实反映唐朝“安史之乱”后由盛至衰的转折,以此抒写作者的人世沧桑之感,第四折是全剧的高潮和重心所在,写战乱平息后,历尽磨难,失去权位的唐明皇退居西宫养老的孤独生活,着重表现他走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昔的心理感受。马的《汉》剧也源于历史,但与历史事实出入较大,是马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情感进行创造性改编而成,对汉元帝的昏庸贪色虽如实描写,但却受“君主圣明,臣罪当诛”的传统思想影响,把悲剧的根源推到了奸臣毛延寿和满朝文武的身上,对汉元帝有较多的美化,对汉元帝失去王昭君之痛苦情感描写,亦多用文人骚客推度君子之腹,极尽渲染夸张之笔法,与历史兴亡之感。 8 《西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 答:《西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有:1剧本和演示方式的改变2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 9 简述《西游记》浪漫主义手法的具体体现? 答:《西游记》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奇幻思想基础上的幽默和诙谐风格,这就决定小说的基本笔法是奇笔和戏笔的圆熟运用和水乳交融。1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2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一身的人物形象3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10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 答:《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特点是:为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突出的优势,直接以比较纯净的形态呈现。它在人物典型的发展过程中,起过排除怪诞﹑杂乱因素,明确﹑集中地表现生活本质的作用。艺术特点是单一性﹑稳定性﹑和谐性。 11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塑造人物的异同? 答:1二者人物性格都具有类型化特征,《水》与《三》相比,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开拓了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渡,一方面作品中绿林豪侠继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情趣,具有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具有个性化典型倾向。2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的主要特征是a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b惊奇与逼真的结合,如武松打虎c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如鲁智深﹑林冲d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结合。 12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的主要特点? 答:《水浒转》在人物塑造从类型化向个性化的重要特征: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2惊奇与逼真的结合3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 13 《金瓶梅》的网状结构特点? 答:《金瓶梅》继承了《三国演义》的网状结构形式,使之更加完美,采取了全方位的结网方式,把它所反映的生活面扩展到当时的整个社会。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已经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 14 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答:1艺术特征:可叙述性,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叙事角度基本上是第三人称2形式特征:散韵结合,散文是主体,韵文的过渡﹑装饰,韵文有以下几种情况:a全书开场和收尾,以诗或词做和做结b每回开场,大都无诗或词,但结尾一般是两句七言诗c正文中也适当插入诗词3叙事特征:注意听说关系a章回小说前有一个人话,叫“契子”b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c采用“卖关子”﹑“吊胃口”手法在情节关键处嘎然而止。 15 明杂剧与元杂剧的区别? 答:1从数量上看,明代比元代相对减少2从质量上看,明比元相对蜕化,艺术水准与社会意义不及元3从形式上看,明比元有一定的演进,结构上打破一本四折一契子的程式,结构比较自由,曲调上,元全用北曲,明兼用南曲,演唱方式上,打破了一个角度到底的模式,有对唱﹑轮唱﹑全唱,比较自由,题目安排上,元题目正名一般在一剧之后,明将其提到第一折前。 16 《牡丹亭》在浪漫主义上的艺术成就? 答:作为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实绩表现。《牡》在艺术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这既是作品理想化题材的必然要求,也是作家汤显祖本人抒情诗人气质的流露。1作者为作品所规定的勾画一个“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决定了它必然用充满理想色彩的艺术手法进行富于细想的艺术构思,在情节上充满了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 ﹑“冥刺” ﹑“魂游” ﹑“回生”等情节。2作者本人的抒情诗人般的气质,也为本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增色不少,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色彩,充满诗的意境,他以抒情诗的手法,揭示人物内心感情,剧中许多曲词将抒情﹑写景和人物塑造融为一体,文采斐然,美不胜收,达到了传神的境界。 17 为什么说《红楼梦》达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 答:鲁迅曾对《红》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总结道:“自有《红楼梦》出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集大成而化之,翻新再造,在小说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小说史上巅峰的状态。1写实题材的成熟认识。到《金瓶梅》为止,中国小说完成了从传奇,神怪题材向写实题材的过渡,《红》对世情小说写实精神的重要贡献,就在于认真总结了《金》和后来猥亵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的失误教训,提出了超越男女肉欲描写的“意淫”说和超越才子佳人公式化描写的“情理”说,使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2典型化人物的最终完成。《金瓶梅》完成了小说人物从类型化逐渐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但《金》的产物只是注意到避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红》则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3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论是情节场面的进展,还是人物性格交待,《红》最大可能地使用了限知叙事地方式,将这一任务交给书中人物去完成,借用人物地眼和口来描述环境,交待背景和介绍人物。4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红》以贾府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典型性的封建家族为圆心,从纵横两方面展开其网状结构,纵的方面,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历史为轴线,与之相关的社会的上下左右联系,则形成了一条条众多的经线;横的方面,以宝黛的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为轴线,而金陵十二钗及其它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则构成一条条纬线,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每一事件和人物如同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每一事件和人物如同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联系着各种矛盾和人物。从以上诸多方面可以看出《红》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 18 《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答:《桃花扇》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有三个方面:1以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作为铺演情节的基点2以典型道具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作者以侯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全剧的贯穿线索3以中介人物作为联结正邪双方的纽带。 19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其结构特点? 答:《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从而取得了与西方十七世纪瓜里尼等人的悲剧理论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悲喜混合的艺术实践异曲同工的艺术成就,以范进为例。《儒林外史》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38c6e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