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时间:2022-05-28 22:59: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暑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作者:

来源:《丝绸之路》2011年第15

小暑到来,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有小暑开始热,减衣身上轻,抓紧种蔬菜,备足过严冬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农谚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中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人伏,其中第10天为初伏,初侠罨捍离夏至加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之时,雨热同季,雨与小暑有着相依为命的关系,金代诗人庞铸《喜夏》诗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展到西厢。”“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称为伏汛。俗话说: 伏天的雨,锅里的米。伏汛会对蔬菜和棉花、大豆等旱作物造成不利影响,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时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时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大暑时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唐代元稹在《小暑六月节》诗中说: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鹋新习学,蟋蟀莫相催。在江南,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小暑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故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江苏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有农谚: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油车、轧车、风车都不动了。

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小暑节气气温高,雨水丰富,阳光充足,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大秋作物基本播种结束,农村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因此说栽秧栽到小暑,打的不够喂老鼠小暑插秧不生根,收割一亩打半升。田间管理除浇水外,主要是锄耧培土,农谚有耧禾不拢堆,庄稼长不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拢堆如上粪没有堆,刮风下雨两分开等说。小暑时节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盛夏高温使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应适时防治病虫,做到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小暑期间,一方面要加强防洪防涝,另一方面要做好抗旱救灾,小暑不受旱,一亩打几石。小暑期间的庄稼急需要水,多浇才能满足高温下作物的生长需要。

萤火虫,提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晚上飞到家门口,宝宝回家它来送。小暑时节正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南宋才女朱淑真在《夏萤》中写道: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4e023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