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读后感 《知青岁月》读后感:在艰苦的生活中成长自己 1969年1月一个不满16周岁的少年,从繁华的大都市__北京,孤身一人背井离乡来到贫苦的陕西延安梁家河村,开始前途未知的知青生活。这对任何一个青少年都应该是一个巨大地考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途茫茫未可知。他不但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而且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天,谈谈第一次认识。 一是读书有方法。他读书有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坚持不懈的读书:别人在休息,他读书;别人在娱乐,他读书;别人无所事事,他读书。他读书有读无类,广泛涉猎,哲学、经济、军事、文学。他读书注意对比思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一类书同时读,对比分析,提取各种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是做要成功,一定要投入进去,深入研究。有的知青受不了农村的苦,一心想离开。他却清楚知道此行的目的,把眼前的一切当做成长的台阶,一心用为老百姓办实事来提高自己。比如说,挖水井、办沼气、育菜种,并不是拍脑袋做决策,“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先都做了周密思考,想方设法了解学习相关知识,甚至不惜到四川考察一个多月,然后竭尽全力去实践。带头跳下冰水中挖井、带头研究沼气的建造、带头改造臭气熏天的厕所,这种既能思考、又能实干的作风,从小事积累,逐渐养成性格,成为成就大事的坚实基础。 三是与人交朋友,要会共情,才能真正融入。知青与农民是城市与农村各自成长环境的代表,差异性较大,做到融入确有其难。他把自己定位成一名农民,村支部书记的家人离世,他按照农村的礼仪,到灵前鞠躬行礼;在劳动中,村民认为他吃的食物质量好,他就与对方交换着吃;甚至与智力有欠缺的“灵娃”都能和平共处。你我不分,平等相处,这样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就消失了。 四是要做群众工作,就要深入群众中,才能了解群众,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工作才有针对性。正如胡乔木的那句“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而不是“盲人摸象”,“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无休止的争吵。正如“照相”,一张照片永远只能反映一个角度的事实,只有从各个不同角度全照下来,才能全面公正地呈现事情的全貌,否则只会误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8c4dee03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