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时间:2023-05-01 19:36: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舍生取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作者:周德义

来源:《教师·上》2018年第05

要: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进步的人生观被一代代仁人志士当作评估人生价值的标准。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一直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关键词:舍生取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14

作者简介:周德义(1955),男,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会长,湖南省教育科学院博士后指导教授,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即指精神道义,可谓天下合宜之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道德标准,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经过历代先哲先贤的诠释和演绎,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今天人们所讲的,主要是指合乎正义或公益。,即利益,主要是指生命、金钱、财物等物质层面的利益,但也包括名誉、感情等精神层面的利益。而对于人而言,至高至大的莫过于生命。 ,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相互对立统一的概念。义利之辩,在中国哲学史上绵延未绝、经久未衰。孔子最早将对立起来探讨。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就是说,君子处世,要以为规范。孔子的义利观,乃是高尚君子与卑鄙小人的分水线。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提问时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把看作是对立的,强调要贵。西汉董仲舒继承孔孟的义利观,提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观点,强调道义和功利不能并存,他的这个观点对后来影响很大。宋儒程颢、程颐、朱熹等坚持董仲舒的观点,认为道义和功利是互相排斥的。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

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相生而又相杀。义利之辩的实质,是指在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之时,是选择舍利取义还是舍义取利,其实质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反言之,在一定范围内,义与利是可以兼而得之的。纵观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老祖宗也并不排斥对于正当利益的肯定和追求。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由此可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决不取不仁不义的。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即义字当先的人值得赞誉,而功利至上的人令人耻辱。墨家墨翟说:义,利也。他主张义利一致,二者兼得,认为人既要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仁义,又要合理合法地追求利益。宋儒张载说:义公天下之利。他认为,天下之公利就是。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乃是公利,要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清儒颜元不满意董仲舒的义利观,将其话改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认为义利不能偏废,应当并重。

”“虽然对立统一,但二者仍有轻重之分,而这一区分,一直被古人视为检验道德水准高下的标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道德是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君子应当重义轻利,而小人则往往重利轻义。孔子提倡 见利思义,主张君子义以为上。因此,人的思想第一,道德至上。引申为,精神、气节第一。同时,《中庸》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要求按照仁义礼智信的要求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品性,并且认真践行。君子的生命与道德理想是相互统一的,但是当二者不能两全时,怎么办呢?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为了实现崇高的价值追求而牺牲生命,虽死犹荣。孟子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但是,当二者不可兼得时,则应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在对待生死”“义利的冲突之中,高扬理性精神,提倡舍生取义,为了正义事业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由此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选择推到了正义人类的道德标杆上面,为世人所称颂。

中国传统文化舍生取义的价值追求,孕育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血性和脊梁,培育了无数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的仁人志士。他们在抵御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大义凛然、前赴后继,甘洒热血写春秋,为千秋万代所景仰。今天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人民的好儿女,为了人民幸福、祖国富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华民族更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斗,这正是中国人民永恒的价值追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8b916b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