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 《行书十札卷》 赵子昂十札法帖 带【释文】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引用】赵孟《行书十札卷》赵子昂十札法帖带【释文】 引用以拙为进的赵孟頫《行书十札卷》\赵子昂十札法帖带【释文】 行书十札卷纸本25.8×57.3cm不等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是元代书坛当之无愧的领袖。赵孟頫的《行书十札卷》十通尺牍合装卷,为赵孟頫致好友石民瞻书信九札,致高仁卿一札。石民瞻号汾亭,江苏人,好书画,曾为官九江等地。早年便与赵孟頫为友,后成亲家。仁卿即高复礼,河南人,官兵部侍郎,是石民瞻亲戚。所以赵孟頫、石民瞻、高复礼三人即具友情,亦有亲情,关系甚为密切。十件书札原为石民瞻珍藏,其临殁时赠给友人戴氏;明代,张黼从戴家购得,后张家一直传递五代;入清后,是卷为王鸿绪所得,王鸿绪的儿子又将其献给乾隆帝,因内府贮赵迹甚多,乾隆十六年,本卷又还给王家。后又经潘延龄、罗天池、裴景福、伍元惠等人收藏。全卷横为五千三百一十五毫米,卷末后人题跋甚多,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关于十札书信书写的时间,有的专家认为是赵氏四十六岁至五十六岁时书写,亦有的专家以为是四十二岁至四十六岁时书写。尽管这些专家意见不一,但都认为,十札书信系赵氏盛年所书。 这十通书札为亲友之间关于家庭琐事的通信,写来信手随意,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性情意趣和功力修养。书卷中真、草间出,映带匀美,较之正规书作,字形更多抑扬、奇正之态,流溢出温雅清朗的审美意蕴。笔意婉转停匀,妍润多姿,展现出书家一圆、二润、三熟的独特艺术风格。 释文: (札一)记事顿首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孟頫谨封。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顷旆从一再过吴。何不蒙见过耶.孟頫滞留于此。未得至杭。想彼中事已定.昨承许惠碧盏。至今未拜赐。岂有所待耶。兹因仁卿来。草草数字附问。旦夕到杭。又有承教之便也。不宜。孟頫顿首再拜。十二月廿七日。 (札二)孟頫方雨中闷坐。忽得惠字。乃(欲)知为雨小留。同此无类。承示画梅及观音像;一如来意。题数字其上。却用奉纳。冀目入。行潦满道。不敢奉屈。临纸驰情。不宣。孟頫再拜。民瞻宰公弟侍史。 (札三)孟頫再拜民瞻宰公老弟足下。雨个想无他出。能过此谈半日否。不别作仁卿弟简。同此拳拳。不宣。孟頫再拜。十七日。仁卿肯过此。当遣马去也。 (札四)孟頫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孟頫去年一月间到城中。知旆从荣满后便还镇江。自后便不问动静。欲遣一书承候。又无便可寄。唯有翘伫而已。新春伏计体中安胜。眷辑悉佳。孟頫只留德清山中。终日与松竹为伍。无复一豪荣进之意。若民瞻来杭州。能辍半日暇。便可来小斋一游观也。向蒙许惠碧盏。何尚未践言耶。因便草草具记。拙妇附承婶子夫人动睁。不宣。人日。孟頫再拜。 (札五)孟頫再拜仁卿学士老弟坐右。顷闻旆从到桐川。相望甚迩。何不一过我。殊恨恨也,尔来想动履胜常。闻吾弟有翡翠石。蒙爱若此.能举以见惠否。不然当奉价拜还。唯慨然至幸。因盛季高便草具状。未能及其他。不宣。九月廿五日。孟頫再拜。 (札六)顿首再拜民瞻宰公阁下。孟頫谨封。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老弟足下。适方走谒。不遇而归。兹枉简教.重以贱生。特饴厚贶。本不敢拜辞。又惧于得罪。强颜祗烦。感愧难言。草草奉复。尚图面谢。不宣。孟頫顿首再拜。 (札七)记事顿首复民瞻宰公老弟足下。七月廿七日寓杭赵孟頫就封。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老弟足下。孟頫奉别甚久。倾仰情深。人至。得所惠书。就审即日雅候胜常.慰不可言。承喻令弟文书即已完备。付去人送纳。外蒙远寄碧盏。不敢拜赐。并付去人。归璧乞示至。筑子谨已祇领。感激感激。草草具答。附此致意。令亲仁卿想安好。不宣.七月六日。孟頫记事再拜。 (札八)孟頫顿首再拜民瞻宰公仁弟足下。孟頫自去岁便过德清。盖三间小屋。滞留者三月。十一日归吴兴。闻骑气已还京口。十三日钱令史来。得所惠书。审动履之详。极慰下情。相别动是数月。满谓可以一见。不意差池。倾渴之怀。临风难写。或旆从过杭。千万一到龟溪为望。附此拜意仁卿令亲。闻携研见过。此意甚厚。何时重来。以慰翘想耶。因钱令史还桐川。作此附便奉问。草草。不宣。孟頫再拜。 (札九)孟頫再民瞻宰公弟足下。别久不(胜)驰想。近京口客足来所惠书。就审腹(履)候清佳。八月晦日又囗囗书。尤以为慰。不肖自夏秋来。炀发于鬓。痛楚不可言。今五十余日。而创尚未囗。盖濒死而幸存耳。想民瞻闻之亦必囗囗也。承示以墨竹。大有佳趣。辄书数语其上。涴损卷轴。深知罪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2383e9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