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扫北发生是哪个朝代 燕王扫北发生是哪个朝代? 燕王扫北发生是明朝。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领重兵镇守大都(北京)。因朱元璋长子朱标早逝,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元璋死后,其皇太孙(朱标的大儿子)朱允文继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与侍臣密谋削藩之策。燕王朱棣本来就对朱允文继承皇位不满,便以“诛奸臣,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诏集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兵将30万人,自太行山以东,陈兵于滹沱河沿岸,企图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农历三十日)始,双方几十万大军在滹沱河沿岸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拉锯式”争夺战,最后燕王朱棣获胜,明朝庭军部都督被擒,主帅耿炳文逃入正定闭门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兵50万攻打燕王,欲挽败局。因将士多属临时拼凑,号令不一,指挥不灵,李景隆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拖得朱棣无法挥师南下。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朱棣得知朝廷的主力部队大多集中在山东主战场,而南京城防空虚,于是当机立断,决定亲率精锐,直捣南京,并很快便攻下了南京,建文帝赴火而死(也有的说他趁乱逃走,不知所踪)。 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号永乐,后又迁都北京,是为明成祖。有人说,历史上称此事为“靖难之变”,民间则俗称为“燕王扫北”。但是,既然是“扫北”,自然是由南往北扫。靖难之役却是从北京往南京打,这怎么能叫扫北呢,应该叫扫南啊! 于是有人提出了“扫碑”的解释,认为燕王打着“清君侧”旗号,去南京“杀奸臣以祭扫皇祖之碑”。由于“北”、“碑”同音,长期以来以讹传讹,便成了“燕王扫北”。然而民间常说的是“扫墓”,没听说过“扫碑”。墓可扫,碑如何扫?再说,建文帝即位后忙于打仗,未来及为其祖父立碑。现在南京孝陵四方城中高8。78米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是朱棣于永乐三年(1405)所立,在此之前七年无碑可扫。 也有人说法认为“燕王扫北”是指朱棣征讨北方的蒙古部落。元朝失败后退回北方,分裂成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分,对明朝威胁仍很大。1390年,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然后趁着大雪天气,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当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等朱棣登基后,为平定北方,又五次率军亲征蒙古各部,并在第五次征北回程途中病死在榆木川,享年65岁。 到底燕王扫北扫的是哪儿? 综观燕王朱棣,一生用兵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坐镇北平称燕王期间,向元朝残余势力用兵,先后多次向北出击,出战必胜,使北元再也缓不过劲儿来。显然,华北地区民间说的“燕王扫北”绝对不是指那次用兵,因为与他们无关。第二次用兵是从北平出发向南打,发起的是“靖难战役”,理由是“清君侧”。 有必要说明,此次战役并非以排山倒海之势所向披靡,一举打到南京完成靖难任务。此次战役打得很艰苦,前后用4年时间,在北平河北山东形成拉锯战,时进时退,过程十分惨烈。当燕王率军攻打别处时,北平曾遭南军多次围攻,险情频出。 朱元璋驾崩后,按嫡出顺序长孙朱允炆继承皇位,称建文帝。建文帝要消除20多个皇叔的王位,朱棣受到威胁,才发靖难之师清君侧。《明史·成祖一》载:建文元年(1399)8月,天子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师至讨。己酉,师至真定(正定),前锋抵雄县。壬子,王夜渡白沟河,围雄,拔其城,屠之。 可见,燕王够狠,首先拿雄县开了刀。据《明史》后文和其它史书说,燕王屠城不是一地,有很多地方遭屠,原因是当地兵民都骂他大逆不道,认为他的.靖难之师是叛逆,是为夺皇位。这激怒了燕王。 耿炳文讨伐燕王的30万大军很快被打败,建文帝又急忙派曹国公李景隆上阵,合兵至50万,再讨燕王。 《明史》载,建文二年夏4月,李景隆兵包围燕王,燕王险遭不测。“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燕王多谋善战,且总是身先士卒,最终反败为胜,而后返回北平。 建文三年(1401)春正月,燕王再次出兵,又遭失败。二月又挥师出征,过海河三岔口,再夺德州,顺势南下。建文四年六月,终于攻进南京。建文帝失踪,燕王从此成为永乐皇帝。 燕王扫北到底扫的哪儿,至此已经明了,扫的就是南京北平之间,也正是这一区间百姓才有“燕王扫北”的传说故事。 为什么不说扫南而说扫北?史书没有任何评说。但可以推理,关于南北方位问题,应该先确定要点,如果要点在北平,就应该扫北平以北,如果要点定在南京,这就对了,燕王扫的是南京以北。 为什么要点是南京呢?因为南京是当时的首都。站在首都说话,燕王扫的是南京以北。若按地理位置说,河北山东一带本来就是北方,燕王扫的就是大明天下的北部,因此只能说是“燕王扫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2cdc24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