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青玉案》学案-教师版 《青玉案•元夕》导学案 编写:杨婷姝 审校:高二语文备课组 时间;2017—12—16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辛弃疾的思想性格、词风。 2、过程与方法:学习分析诗歌形象(意象)和“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读诗词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遭遇与苦闷,体会词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概括词中 “那人”的形象。 【学习难点】 体悟“那人”形象的寓意,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案】 1、关于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在他生活的年代,南宋朝廷始终存在着所谓“和战之争”。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有出将入相之才,智勇兼备。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抗金复国之志,始终如一。 辛弃疾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2、写作背景: 《青玉案》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在寻找着知音. 3、诗意解读: 上片:灯、月、烟火、笙笛、舞灯交织成元夕欢腾 下片:一队队惹人眼花缭乱的丽人群女走过,而让我寻寻觅觅的“那人”却在灯火稀疏,人烟稀少的冷清的地方. 辛弃疾《青玉案》学案-教师版 【探究案】 一、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研讨: 任务1、自由朗读整首词 。 任务 2、本词写了哪些意象?上片描写了元宵节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答:意象: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凤箫、玉壶、娥儿雪柳黄金缕、那人、“我”。 景象:热闹繁华 (花灯繁多、烟花灿烂、贵族游人众多、舞灯欢乐) 用意: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 任务3、1.诵读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想一想,词中的“那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通过背景渲染来塑造这一形象的? 答案 (1)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的“那人”是一个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是词人自己人格的写照.(2)对这个形象,词人是把她放在火树银花的元宵佳节极其热闹的背景上,连用两层比衬手法来塑造的. 词的开头写灯火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越写灯火热闹,越见“那人”孤高的品格。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和戴着“蛾儿"、“雪柳”的妇女,对“那人"也是反衬.(3)词人运用两层衬托手法,对主要人物形象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二、成果展示:展示任务1、2、3 三、课堂小结: 掌握一首诗词主旨的方法: 形象特点+手法+分析 课堂小测 1、阅读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完成后面鉴赏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辛弃疾《青玉案》学案-教师版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塑造了怎样一个形象? 答:(1)这首相思词塑造了一个不见情人而伤感万分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去年与情人相会之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之痛苦的对比,表现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深深感伤。 配餐练习: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C A.“花千树”“星如雨”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了灯火之盛。 B.“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表现了人们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 C.“蛾儿雪柳"“笑语盈盈”描绘了“那人"的美丽和可爱。 D.词以“那人”所处地点之冷清,表达了自己甘于寂寞的品格. 2。这是一首爱情诗吗? “那人"的形象中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怀?(点拨:联系背景来分析) 答:(1) 本词不是一首真正的爱情诗,而是有所寄托。(2)词人对“那人"一往情深,是因为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它寄寓了作者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不愿跟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a31d3c5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