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下半场,健康码的,价值远不止,“外防输入”……, 防疫下半场,健康码的,价值远不止,“外防输入”……, 刘士才 刘丹军 想象一下,你的工作生活要依赖于一个手机App上的健康码。离开家,乘地铁,踏进写字楼,迈入咖啡馆……你能否顺利进入这些场所,取决于屏幕上显示的颜色——绿色:一路通行;黄色或红色:禁止进入。 从2月初为防控新冠疫情而在全国各地陆续推出的绿、黄、红三色健康码,如今已成为大多数国人和在华外国人境内通勤的必备。尽管政府尚未强制执行对应的健康法规,但目前在绝大多数城市,没有健康码的人,想在公共场所畅通无阻,简直难上加难。 时至四月下旬,中国的防疫攻坚进入下半场,疫后复苏成为重要落脚点。基于技术驱动的健康码,其实可以挖掘更多的场景应用价值,进而在社会治理和商业运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防疫下半场,从“终端防控”切换到“渠道防控” 疫情上半场,“抗疫”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主要在于做到了三点:1、严密的防控体系;2、有力的救治手段;3、防控和救治的紧密配合。 如今,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我们亟需快速切换至新的防控方式上来,让生产生活秩序早日回归正轨。 借用商业词汇来描述,疫情初期我们采用的是一种“终端”防控方式,而现在,则要快速调整至“渠道”防控上来。因为,卡住了感染“渠道”,就在一定程度上守护住了社会活动的“终端”,进而为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腾挪出宝贵空间。 此时,对感染风险进行识别和区分管理的健康码,就发挥了关键性支持作用。 它通过对每个人进行感染风险识别,以便进行区分管理。用以进行感染风险识别和区分的依据包括:个人实时活动轨迹信息、共同居住人员信息、自申报身体状态信息,以及就医检测信息等等。其中,个人实时活动轨迹信息,既来自交通旅行等大数据,也有个人出入各公共场所通过扫码载入的实时位置信息。 境外人员绝不能“脱码”,是“外防输入”重要一步 1 国家卫建委的最新消息显示:截至4月17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万例,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大。防疫下半场,健康码对海外疫情输入风险的管控,无疑更具现实意义。 首先,从入境检查环节就需将入境人员纳入国内防疫健康码系统。即:海关将所有入境人员填报的资料数据,包括入境交通旅行数据、医疗检测隔离资料数据等,第一时间与其在国内新建的个人健康码进行关联,便于对其在华的一切公共出行进行持续追踪与管理。 其次,各地疫情管理机构,一旦发现境外人员“脱码”,就要及时从来源检查、防疫流程补齐,以及必要的疏漏过程追踪三个方面,建立相应流程管控机制。 健康码必将引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 健康码本质上是一次大数据的社会应用尝试,但在后疫情时代,健康码将具有更多场景应用功能,进而在社会治理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健康码本身也开始向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转身”。 比如:健康码正在衍生出一些常态化的服务功能,分别融入到当地诊疗卡、医保卡、电子健康卡等其他卡证当中。 杭州已实现健康码与市民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互联互通。通过健康码,杭州市民可以完成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一系列行为;而在广东的一些城市,健康码小程序也逐步开通了口罩预约等便民服务。 不过,要让健康码在大数据健康管理中发挥更大能效,还存在绊脚石——由于个人大数据健康管理需要全面的信息共享,那么在共享数据的过程中,如何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性,防止个人信息泄漏,是令人头疼的问题。而且,健康码抓取的信息越丰富、宽泛,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就越高。 因此,健康码大数据应用的发展方向,必将引入区块链方式作为底层技术。 因为,区块链数据的形成与存在方式,天然地为信任和共享而生。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健康码多数据源之间的共享信息和信息验证,在“链上”公共可信账本上记录完整的验证信息,并由“链上”的智能合约计算和生成健康验证结果,这样便可以有效保证健康码出示结果的信息可信度。 更为重要的,在链上还可以采用隐私保护技术,对于运营健康码的公司,在非授权状态下仅能获得最终健康状态信息,而无法获取中间过程的信息。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bd586d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