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课结尾的部分,我们提到了王之涣这一首《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35岁的时候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鹳雀楼在现在山西永济市。这一首诗的作者归属在历史上有一些争议,有说是朱斌所作,有说是王文涣所作。在古代,即使是盛唐时期,作品的流传也远远不及当代发达。纵然是当代,剽窃盗取现象也是屡有发生。 唐诗早期的发展,是为乐曲填词,有歌者演唱。到后期,才慢慢发展为独立的文字艺术,并逐渐和绘画、书法结合起来。唐诗的整理和编撰,和经史子集一样,都是后世之作。年代久远,难免有各种疏漏。虽然中国的明清时代,尤其是清朝,考据学盛行,但是也没有办法确保精确。 进入阅读唐诗,尤其是大语文教材上出现的唐诗,我们默认教材上给出的作者就是作品的作者。 传说中说,当年武则天听到这首诗,大为赞赏,要赏赐作者。宰相李峤谎称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所作。武则天便赏赐了朱佐日。而王之涣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中国古代,士农工商,士排第一。文人,无不以拜官封爵为人生目标。有才华,没官运的文人,往往为后人所惋惜。惋惜者,又大多是借古人,哀叹自己。这一心理现象,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特征。 登鹳雀楼这一首诗,文字非常简单,意境却极为优美。对仗也非常工整。白日对黄河,依山对入海,尽对流。欲穷对更上,千里对一层,目对楼。 太阳、黄河、大海、楼,有眼前真实的景色,有想象中的景色,最后烘托出的是千里目,眼看千里,其实就是心想千里。想千里,想的是人生,是名垂青史,是建功立业。在封建王朝时期,只有步步高升,才能穷千里目。就像登楼一样。借登楼,比喻人生高升,也成为了中国文人的一种常用文学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de785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