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平《月夜》赏析

时间:2022-04-23 05:1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刘方平《月夜》赏析 2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月夜:一作《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这句是说夜半更深之时月亮偏移,月色只能照到半边天井.北斗阑干南斗斜:北斗横,南斗斜,写的是更深时的气象.北斗,即北斗星,与后面的南斗一样,都是星宿名.阑干,横的意.新:初,初次.透:透入,传入. 【古诗今译】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了人家的半边天井,北斗星和南斗星也已经横斜了.鸣虫的啼声第一次透进了绿色的窗纱,给人带来了春的气味和活力,使人认为了春天的暖和. 【赏析】

刘方平,生卒年月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生涯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他平生没做过官,隐居汝.颖水边,皇甫冉为诗友.能诗,尤善写绝句.五律有传世佳句,如《新春》之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秋夜泛舟》之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六首.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这两句诗是写的仰不雅所见气象,向人们描述了一幅祥和而又安静的星空月夜图.明月西斜,月色天然就只能照到家家户户的半个天井,“阑干是横的意思,北斗已经横卧于天边,时南斗星亦”,可见写的是更深夜半时刻.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两句诗中,诗人奇妙地从听觉着墨,闻虫声而知春暖.这两句诗互为因,前者写成果——知春暖,后这些知春暖的原因——

虫声透纱入室.夜深人静的时刻,鸣虫的唧唧名叫从何外面陆陆续续地透过窗纱,传到诗人的耳鼓,诗人溘然感到到,夜深了,虫儿还在叫,天已经暖了,春天已经来到了人世.在这静谧的月夜中,虫鸣声标志着性命的萌动,万物的苏醒,不免要触发诗人的春回大地的美妙联想和创作的豪情.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说:本诗大意系抒写物候变化之感.”这首诗构想新鲜别致,用语清丽细腻,妙然



1页,-共2


生趣,读起来令人认为仿佛身临一种静穆幽丽的境界,月挂西天,鸣虫唧唧,轻风和煦,春意盎然,不禁令人春的萌动与联想. 【赏析二】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风景特色的事物遮蔽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慨其圆缺;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如许,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矇胧而协调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风景的描述肯定了基调,也给全诗覆盖一种特别氛围.“月色半人家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更深于夜空的现象,两句一路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组成两句之间的内涵联系关系.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恰是诗人全身心肠去体察大天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解释诗入有着深挚的村庄生涯的根柢.是以.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村庄生涯经验的入.虽然说不出;便是生涯在村庄,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毕竟是第一回照样第几回,谁去留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当有一颗诗心.一个,饱含对村庄生涯的蜜,既是说清爽,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今夜,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迟钝,“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给人以活力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心坎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确:诗人之所以不描述作为春天表征的光鲜的外在景不雅.而是借助深夜风景氛围来衬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心坎.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天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着一丝春的颜色.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含蓄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感到)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到,虫声只是与其感到冥合的一个物候.是以,诗的意蕴是深挚的.构想的新鲜别致,决议于感触感染的奇特.



2页,-共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f715b2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