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高级)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时间:2022-10-07 04:15:4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概述1.1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工程

1.1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一般泛指收集、存储、处理和传播各种信息的具备完整功能的集合体。人们常说的信息系统大多数支持各部门和机构管理和决策的信息系统,当前信息系统重要的特征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介入。

现代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工具,以网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它最大限度的屏蔽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们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并加以利用。

计算机应用于企业是从最基础的数据处理开始的。随着企业业务需求的增长和技术条件的发展,人们逐步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局部的管理,如财会管理、销售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等,即计算机应用发展到对企业的局部事务的管理,形成了所谓事务处理系统,即TPS,但它并未形成对企业全局的、整体业务的管理。形成对企业全局性的、整体性的计算机应用是后来基于但项应用基础上发展并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的任务。管理信息系统强调以企业管理系统为背景,以基层业务系统为基础,强调企业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联系,以完成企业总体人物为目标,它能提供企业各级领导从事管理需要的信息,但其收集信息的范围还更多的侧重于企业的内部。当前,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成为更强调支持企业高层领导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DSS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拓展和提升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互联网将众多的孤立的信息系统(即所谓的信息孤岛)加以联系起来,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信息共享的、大范围的基于网络互连的信息系统。互联网技术应用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可促进企业内部综合MISDSS功能,并以办公自动化技术为支撑的办公信息系统的事实。企业信息系统的目标为:借助于自动化和互联网技术,综合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和服务为一体,以求达到企业和系统的效率、效能和效益的统一,使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管理决策和服务中能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目前,EDP已成为企业实现信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明显的作用,是众多的高层系统的基础。MIS是计算机在企业管理领域中应用的重要组成,它对提高企业管理的总体效率和质量有明显的作用。DSS在企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效能,为企业带来总体效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对企业的信息化过程影响深远。如当前流行的MRPManufactu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企业资源计划)技术、CRM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技术和CRMCustomer Relations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技术等都在企业中有不同程度的实践和应用。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高层领导和技术人员的职责应该是: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全面考虑它的战略目标和约束条件,以正确的策略和方法来制定一个适合企业需要的业务和技术发展规划,再从易到难,从不分到整体,用逐渐拓展的方式来分步实现这一规划,在实施中积累经验,优化系统,不断追求具有实际效益、使用和经济的系统。



信息系统工程是以系统的方法来实现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信息工程方法从企业开发信




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了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并强调系统开发必须从数据规划开始,从而形成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开发方法论。信息工程是在方法论指导下,在与方法论相配合的开发工具的支持下去实施系统开发的,它强调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必须用自动化的手段来实现,并在实现中有基于信息库的开发环境来支持。信息工程方法不仅在方法论以及技术手段上支持了信息系统的开发,而且也吸收了有效的系统开发经验,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加快,社会各行各业都基于自身的需求来加快本行业、部门、本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当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来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因此提高系统建设的成功率就是一件十分迫切的问题,这也是信息工程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概述1.2建立信息系统所涉及的问题

1.2建立信息系统所涉及的问题

1.2.1 系统建设前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功能需求和规模大小,须服从于企业的环境和需求,而不单纯取决于企业领导的主观意愿;系统建设应该有其先决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则须先做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否则系统难以成功。



1. 企业高层领导应具有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规律性的认识

社会信息化是社会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它遵循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在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类设计业务面广、技术难度大的系统工程。企业高层决策人应该对企业是否建立、在什么时候、建立什么样的规模的信息系统有比较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高层决策人对信息化建设规律性的了解。这种规律性认识来源于学习、调查和咨询。高层决策人应提出恰当的系统目标,给出准确的业务需求,制定合适的开发策略,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配备精干的管理人员,以保证从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到设计,到实施等环节能顺利地实现。



2.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

信息化的舆论将众多的企业推向信息化的浪潮,而企业对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才是建立企业计算机系统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来自企业内部也来自企业的外部,但归根结底是来自企业的内部。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中,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比可能性分析更为基本,更具有实际意义。



3.管理的科学化是企业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和保证

科学的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没有科学管理的基础,企业无法建成有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于战略目标模糊、管理理念落后、规章制度不健全、基础数据残缺的企业,首先必须完善管理,使其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实现计算机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约束着信息系统的作用。



4.企业文化和管理人员的组织结构应能满足系统建设的需要

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成败,不但取决于系统的开发人员的素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




业人员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素养。良好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能保证人们更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敬业精神、善于合作和勤于务实。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决定了人对新鲜事物、新技术的敏感和追求,合作精神能促进业主和开发者之间在系统调查、设计和实施过程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它对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对业务过程分析和定义的准确性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务实精神将促进系统实际交易的产生,杜绝追求华而不实的效果,负责任的企业领导人所追求的是企业的实际效益,包括社会效益,但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因为无实际效益的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无法持久的。

5.规范和齐全的数据是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

数据是系统加工的对象,正像原料是企业生产时所必备的一样,数据是信息加工的依据和来源。数据的完整、齐全和准确直接决定着信息的质量。人们将对数据收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称为数据工程,并将其作为信息工程的基础性工程,是信息工程的有机组成成分。

6.企业有必要的开发期和维护起的资金保证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工期长的工程。当前在国内,设备的投资是主要的资金消耗,它包括主要的机器设备,网络设备,辅助设备和应用软件的开发。除了开发期的资金投入,还必须考虑运行期的资金投入,即所谓维护经费。必要的资金保证也是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

1.2.2 系统建设中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1.企业高层领导介入系统建设

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表明,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系统建设介入的程度,对系统的成功与否有直接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企业领导介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在于:

企业高层领导最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最本质的信息需求。

企业高层领导介入系统,能有效地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组织系统的开发,并有效地解决一切在开发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经验证明,企业领导仅仅停留在对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支持是不够的,必须实际介入。当然,企业领导者过多的干预一些纯技术上的问题也是不可取的。取得领导者对工程支持的有效做法是,加强和组织对领导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



2.吸收相关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信息系统建设存在较高的失败率,因此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是争取成功的好办法。如果能选择业务性质和规模相近的企业信息系统作为本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型,有可能减少系统开发中存在的弯路。好的建议有可能会降低系统成本、减少投资、缩短开发周期。



3.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开发方式

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可以有多种方式的选择。传统的方式有:

委托开发方式,即将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委托给某一个或几个具有系统开发能力的组织来承担,现今大多是通过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开发单位。






合作开发方式,当企业有一定的开发能力的时候,企业的技术力量与某一系统开发单位联合起来,或分工合作或混合组织对系统进行开发,这种方式的前提是企业有一支从事开发工作的队伍。

自行开发方式,依靠本企业的技术力量来开发企业的信息系统,一般这种方式都会在一些有经验的专家的指导下来进行。



经验证明,不论采用哪种开发方式,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在项目开始或进行中作必要的咨询是十分有益的。

4.建立系统开发组织机构和选择成员

当系统开发方式基本确定以后,必须建立与开发方式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并选拔和安排必要的人选,以负责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

5.系统开发策略的制定和开发方法、开发工具的选择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社会、技术工程,其实现有诸多的制约因素,因此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周边的环境出发制定出有利于系统开发成功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制定正确的系统开发策略将涉及下列的诸多因素:确定恰当的系统目标;采用正确的开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技术;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动员本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处理好企业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关系等。经验表明,系统开发策略制定是否恰当,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系统开发的效率甚至成败。

在选择方法论支持系统的开发中,有两方面的问题应该这种考虑:一种是要了解可选择的方法对开发对象的适应性;另一种是开发者对可选择开发方法的熟练程度。最好是能选择一种即合适而又熟练的方法。诸多的案例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在一种成功的方法后面,都会有一套与方法相适应的、配套的开发工具。工具与方法的统一,以及工具可提供的开发过程中不同开发内容的相互协调性,将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同时也能对提高开发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提供较大的保证。



6.组织基础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实时数据工程

数据是企业日常运行的纪录,它抽象于企业显示运行的物理模型,深刻而形象地描述了企业的一切运行状态。现代企业开发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它来收集、存储、处理和传播并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来为企业和客户服务。实际上数据才是系统和企业的灵魂和财富,此,衡量一个信息系统的成功标准,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评价其所收集到的数据的质和量。此,就可以理解数据工程是信息工程的基础性工程的含义。



实施数据工程会涉及3方面的工作

确定收集数据的范围和数量并提出质量要求。数据质量保证是数据收集和数据工程的永恒的主题,必须有数据质量保证措施,应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评估。



有规范的标准的数据格式。应尽可能遵从某种标准,以便于系统间的交流和利用。

完善对主题数据库的设计。主题数据库是与组织结构的业务主题有关而不是传统的计算机应用项目有关的数据库,它使许多应用项目可以共同使用同一主题数据库,而且可以做到大体上无冗余。主题数据库的设计可以加快应用项目的开发,使程序员要使用的数据已经存




在与有关的数据库中。



7.设计并确定系统目标,进行投资计算

系统目标的确定是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合适的系统目标有利于提高系统开发的成功率。目标设定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目标设定以前还需进行必要的调研,应在调研的基础上,以需求和约束两方面的材料为依据,合理的确定系统的目标。系统的目标可分为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战略目标是于企业长期的经营战略密切相关的系统目标,它需要通过较持久地、全企业的努力才能完成,它是一个将企业的战略转化到信息系统战略的过程。战术目标则是指某些近期的、局部的、明确的、必须达到的系统目标。科学的系统目标应是既能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要求,又是立足于现实的具有可实现性的目标。



系统目标的设定会涉及多种因素,但较关键的因素是投资的限制。较为理想的做法是能根据调查的情况设计几种不同的目标,即对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出相应的功能概述和测算出系统的投资;或者根据不同的投资额来设计和落实系统目标和功能,以供企业的领导部门比较和评选。

8.合理设计信息部门在企业机构中的位置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水平和作用的提升,信息部门在企业机构中的位置也在发生着变化,它基本同步于信息处理在企业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回顾计算机在企业应用发展的过程,信息部门在企业机构中的安排大概可归纳成3种形式:



早期的较原始的形式,将计算机设备和应处理的业务有相应的主管部门负责。

将信息处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安排在平行的位置。 信息部门在企业中的位置高于其他的业务部门,信息部门负责建立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在组织形式上就充分强调了信息以及信息部门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这种形式下,必须妥善处理好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以保证企业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对全企业能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这类组织的出现,既反映了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同时也是为了能从全局来控制和引导企业或部门信息化工作的健全发展。

9.应用自动化的手段来开发系统

当前,系统开发的整个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时,要能以自动化的手段来开发自动化的系统,要将成熟的开发系统的方法论与支持实现方法论的工具严格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开发者在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有效的开发系统。方法和工具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熟练的掌握和利用这些工具才能称它为生产力,才能在系统开发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1.2.3 系统建成后企业应保证的条件

信息系统的生命期包括了系统的开发期和系统的运行期。

1.认真做好系统的验收工作

验收时在对系统的严格测试基础上进行的。软件和系统都必须在开发之前制定与系统开发同步的测试计划。对于大型的工程而言,往往是测试准备和开发工作同步启动,并十分强调对测试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只有经过严格的测试才可能实施正常和有效的验收。




2.着力优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从系统开发工作的完成到系统真正的取得效益,其中必然有一个对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系统从开发到运行再到取得效益有一个系统优化的过程,不经过对系统的油画就想得到一个使用有效的系统往往是不现实的。

3.重视文档的整理和接收

系统文档是对现有系统的文字和图形的描述,它最准确和生动地刻画了企业交付使用的系统的现状,因此也作为对今后系统维护的依据。实际上,系统文档也是对系统验收的重要组成内容。

4.重视系统维护队伍的建设

系统维护是系统运行的重要保证,除了外包式系统外,都需要一支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维护队伍,它会涉及诸多的技术方面,如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等,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等都是这一队伍中的必要成员。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发好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是重要的,而维护好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更为重要。

第一章概述1.3信息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内容

1.3信息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内容

信息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综合的技术,与多种学科和技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总体上讲,它会涉及到社会和技术两大领域,并综合应用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的学科体系。

1.3.1 管理科学的应用

1.3.2 方法论的发展与应用

现在已经认识到,信息系统的开发一般都经历系统规划、需求定义、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几个阶段,而它们都应该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来完成。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1.基于经验的开发

2.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是:一方面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软件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难以满足对已有软件的维护需要。其原因:一是软件生产本身所存在的复杂性;二是缺乏完善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



软件工程方法将软件,特别是软件的开发过程划分为阶段,每一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完成任务时又必须产生相应的成果或文档。它强调首先明确软件需求的重要性,并在需求明确的前提下,先进行对软件的总体设计,再进行软件各部分的详细设计,编码则应在详细设计完成后才进行。软件工程强调对软件正确性和性能的测试,即应对软件开发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控。上述思想和措施都是将软件的生成按工程化的方法来实施,并在实施中强调加强管




理的重要性。



3.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

信息系统开发的发展过程经历过所谓自底向上方式和自顶向下 自底向上方法的优点有:

使信息系统的开发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的真正需要

有助于发现和理解每个系统的附加需要,并易于判断其费用 每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开发 相对的说,每一阶段的规模较小,易于控制和管理

自底向上方法的缺点有:

由于方法的演变性质,信息系统难以实现其整体性

由于系统为进行全局规划,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为了达到系统的性能要求,往往不得不重新调整系统,甚至要重新设计系统 由于系统实施的分散性和演变性,因而与企业目标的联系往往是间接的,系统往往难以支持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

自顶向下方法的优点有:

可为企业或机构的重要决策和任务实现提供信息

支持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规划,并对系统的个子系统的协调和通信提供保证 方法的时间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观察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寻找到改进企业组织的途径

自顶向下方法的缺点有:

对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开发周期长,系统复杂,一般属于一种高成本、大投资的工程

对于大系统而言,自上而下的规划对于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 从经济角度来看,很难说自顶向下的做法是合算的

4.模型化

对于信息系统,特别是其核心部分的软件系统的开发,专家和工程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模型化,从而将相关的方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1)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一类在软件和系统开发中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模型,它规定了软件工程的各项活动,包括系统规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



瀑布模型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可根据这一模式制定出开发计划,进行成本预算,组织开发力量,以项目的阶段评审和文档控制为手段有效地对整体开发过程进行指导,从而力求软件产品能及时交付,并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2)螺旋模型

为了解决瀑布模型实施时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型化开发的进化模型。其实施过程是首先做试验开发,并探究其可行性,并明确软件需求,其结果为一个原型




再基于原型去开发一成功产品,将进化模型加以实施,并对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即构成螺旋模型。它认为风险是软件开发不可忽视的潜在的不利因素,因此应及时对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并采取对策,从而降低风险。



制定计划:确定目标,选定实施方案,分析项目开发约束条件

风险分析:分析所选择的方案,考虑该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 工程实施:软件开发过程的实施

工程评估:对成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修正意见

螺旋模型适合大型软件的开发,它采用进化的方法,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反应。使用该模型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他们应有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系统开发的专门知识。

3)喷泉模型

喷泉模型是一类支持面向对象的、自底向上的开发模型,在实施中体现了迭代和无间隙的特征。它在实施中,对系统的某个部分常常重复迭代,相关的功能在迭代中逐步演化到系统中,并且能体现无间隙特征,即与瀑布模型相比,其分析、设计与编码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不难看出模型和方法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部联系,它们是随着人们的经验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而发展,并不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如从瀑布模型过渡到螺旋模型,可以看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改进和天价。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模型和方法的前进,如对象技术的发展和实施时促进喷泉模型发展和成熟的动力和原因。在研究和应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时,注意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对理解方法和模型的本质,进而灵活的应用它们是非常有益的。

1.3.3 从软件工程到信息工程

术语软件工程是指用于说明、设计和编制计算机软件的一套规范。术语信息工程指以当今数据系统为基础,建立一个计算机化企业所需要的一套相互关联的原则。信息工程的主要焦点是用计算机来存储和维护数据,而信息则是从这些数据提炼出来的。软件工程的主要焦点是用于计算机化处理过程的逻辑形式。

在现在数据处理中,要以数据为中心,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是通过各种数据系统软件来支持的。一个企业的数据类型变化不能也不会太大。数据是按实体存储的。除了在极特殊的情况下需要加入新的实体类型外,在一项业务活动的生命周期中,实体类型一般是不会变化的,甚至实体的属性类型也很少变化。而经常变化的则是数据类型的值。因此,只有数据被正确的标识和结构化时,数据才有生命力,才能被灵活的使用。



由于基本数据类型是稳定的,而数据处理过程是趋于变化的,所以当是用面向处理过程的技术失败时,正确的使用面向数据的技术有可能会成功。采用面向处理过程的技术所产生的许多系统,实施缓慢且难于变化,而信息工程则着眼于迅速的满足管理者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一旦所需要的数据基础结构建立起来,就可以使用高级数据库语言和应用过程生成器工具很快地得到所要的结果。



无疑,当前的信息工程方法大量的吸收了软件工程的很多技术成果,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观察,软件工程实际上可认为是信息工程的一部分,当前的信息工程方法除了突出了其以






数据为中心的特征外,还将工程的实施有机的划分为对业务系统的实施和对技术系统的实施。前者包含了软件的技术内容,而后者则包含了诸如硬件、网络等工程内容。实施信息工程就是将企业的业务系统与技术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一章概述1.4系统分析员及其培养

现代信息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技术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也不内容在不断的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所运用的科技手段也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当前所开展的企业和企业间的信息系统的内容和形式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system analyst 作为一个专用名词,专指大系统开发中的分析、设计和领导实施的人。一定意义上讲,系统分析员的水平将影响到信息系统开发的质量,甚至成败。



按当前我们国家从事信息系统建设的情况和习惯,系统分析员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都将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工程进展中常处于重要的地位,可将其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归纳为:

1.必须理解和明确系统建议、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和目标以及战略发展方向。

2.要与企业最高领导和管理人员一起设计和确定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目标,还要对目标进行必要的分解。

3.要在调查企业内部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得出必要的结论。



4.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所具备的条件,按照所确定的目标来制定社和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5.应从现有可供选择的方法和工具中,选择出适合企业信息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并对开发人员进行培训。



6.必须在充分了解企业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建立企业的业务模型,并与企业决策者和业务人员进行交流,达到共识。

7.应根据当前信息技术及产品的发展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模型,并将它与业务模型结合,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模型。



8.应对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组织、机构建立、人员安排和实施计划提出建议和意见,并组织好对相关人员的有针对性地培训,以求在开发工作进行中能目标一致,行动一致。

由以上系统分析员所应承担的任务可知,在整个系统开发中,他担负着多方面的任务,并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分析员既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系统需求的分析者和系统的设计者,同时又是系统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既要对系统进行宏观和总体的把握,也要对系统的局部有较具体的了解,更要掌握好系统开发中的关键点,即里程碑。

2.系统分析员是企业管理人员、系统监理人员和系统开发人员之间的联系人员和信息的沟通者。



3.系统分析员既要根据企业的条件去满足系统的需求,同时也要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尽可能的完善和改进新的企业信息系统。

由于系统分析员所承担的任务,他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所承担的任务对他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1.系统分析员应具有系统科学的观点,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系统分析员应是既有技术知识同时又有一定社会知识的人才,仅仅是精通某一种技术的专业人员,往往还难以承担系统分析员的任务。



3.系统分析员除了应该具有信息系统开发的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是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经验的工程人员,理论知识能促进和提高系统开发的科学程度,经验能帮助在系统开发中提高效率和少走弯路,并提高其实用性。经验的积累在系统开发中有利于知识和成果的运用,提高系统的成功率。

4.系统分析员必须具有组织和管理才能,并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复杂的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多种关系和多个环节。

总结上述有关系统分析人员的论述,人们认为系统分析人员应具有某些特殊的素质,些素质被总结为:



1.系统分析员应具有深入观察问题的能力,他善于透过现象认识问题的本质。

2.系统分析员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从经验的积累中进行创造。

3.系统分析员应具有很强的谈判和协商的能力,善于将自己对系统开发的人士介绍给用户,并说明用户接受自己的主张。



4.系统分析员应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大系统的开发中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才能产生高的效率和保证质量。



5.系统分析员应具有与人共事合作的精力,他能带领开发组的所有成员,齐心协力、合作共事执行各自承担的任务。




总之,系统分析员应是一类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并且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具有务实精神的杰出复合型人才。

通常的信息系统分析员的培训主要针对某些具有共同需求的知识进行。这种培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长期的,如可选择的一种方案是用13~16周时间;另一种是短期的,3~5周时间。现举例给出长期训练项目的一种参考计划:



信息系统概论(1~2周) 计算机系统概论(3周) 系统分析方法论(4~5周) 实例分析(2~3周)

系统分析设计工具(3周) 上述培养计划基于学员脱产学习,他们有较多的时间,能较系统地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实际的理论的两方面知识。

短期培训是集中进行系统开发中所用到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的培训。不论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培训,其所包含的内容都将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知识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新发展 数据库技术与软件工程技术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

第一章概述1.5系统分析员教程的内容组织

系统分析员基础教程按大纲要求应包含如下内容:

数学: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数值分析和算法复杂性 管理科学:包括管理科学基础、规划论、对策论和排队论的相关内容 系统科学:包括系统工程原理、系统模型和模拟、系统评价 专业科学:包括英语科技用于和短文阅读范例

第一次亲密接触浅析杀毒软件技术应用

病毒的分类

19942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这是我国对于计算机病毒的正式定义,但是在实际中,所有会对用户的计算机安全产生威胁的,都被划入了广义的病毒范畴。



病毒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传统病毒,宏病毒,恶意脚本,木马、黑客、蠕虫、破坏性程




序。

1. 传统病毒:能够感染的程序。通过改变文件或者其他东西进行传播,通常有感染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型病毒和感染引导扇区的引导型病毒;

2.宏病毒(Macro:利用WordExcel等的宏脚本功能进行传播的病毒;

3.恶意脚本(Script:做破坏的脚本程序。包括HTML脚本、批处理脚本、VBJS本等;

4.木马(Trojan)程序:当病毒程序被激活或启动后用户无法终止其运行。广义上说,所有的网络服务程序都是木马,判定是否是木马病毒的标准不好确定,通常的标准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隐藏在后台,服务器端一般没有界面无法配置;

5.黑客(Hack) 程序:利用网络来攻击其他计算机的网络工具,被运行或激活后就象其他正常程序一样有界面;黑客程序是用来攻击/破坏别人的计算机,对使用者本身的机器没有损害;



6.蠕虫(Worm)程序:蠕虫病毒是一种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电子邮件、P2P件等自动传播自身的病毒;



7.破坏性程序(Harm:病毒启动后,破坏用户计算机系统,如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等。常见的是bat文件,也有一些是可执行文件,有一部分和恶意网页结合使用。 病毒与引擎的变迁

简单特征码

80年代末期,基于个人电脑病毒的诞生,随即就有了清除病毒的工具──反病毒软件。这一时期,病毒所使用的技术还比较简单,从而检测相对容易,最广泛使用的就是特征码匹配的方法。

特征码是什么呢?比如说,如果在第1034字节处是下面的内容:0xec , 0x99, 0x80,0x99就表示是大麻病毒。这就是特征码,一串表明病毒自身特征的十六进制的字串。特征码一般都选得很长,有时可达数十字节,一般也会选取多个,以保证正确判断。杀毒软件通过利用特征串,可以非常容易的查出病毒。

广谱特征

为了躲避杀毒软件的查杀,电脑病毒开始进化。病毒为了躲避杀毒软件的查杀,逐渐演变为变形的形式,每感染一次,就对自身变一次形,通过对自身的变形来躲避查杀。这样一来,同一种病毒的变种病毒大量增加,甚至可以到达天文数字的量级。大量的变形病毒不同形态之间甚至可以做到没有超过三个连续字节是相同的。



为了对付这种情况,首先特征码的获取不可能再是简单的取出一段代码来,而是分段的,中间可以包含任意的内容(也就是增加了一些不参加比较的掩码字节,在出现掩码字节




的地方,出现什么内容都不参加比较)。这就是曾经提出的广谱特征码的概念。这个技术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处理某些变形的病毒提供了一种方法,但是也使误报率大大增加,所以采用广谱特征码的技术目前已不能有效的对新病毒进行查杀,并且还可能把正规程序当作病毒误报给用户。

启发式扫描

为了对付病毒的不断变化和对未知病毒的研究,启发式扫描方式出现了。启发式扫描是通过分析指令出现的顺序,或特定组合情况等常见病毒的标准特征来决定文件是否感染未知病毒。因为病毒要达到感染和破坏的目的,通常的行为都会有一定的特征,例如非常规读写文件,终结自身,非常规切入零环等等。所以可以根据扫描特定的行为或多种行为的组合来判断一个程序是否是病毒。

这种启发式扫描比起静态的特征码扫描要先进的多,可以达到一定的未知病毒处理能力,但还是会有不准确的时候。特别是因为无法确定一定是病毒,而不可能做未知病毒杀毒。 行为判定

针对变形病毒、未知病毒等复杂的病毒情况,极少数杀毒软件采用了虚拟机技术,达到了对未知病毒良好的查杀效果。它实际上是一种可控的,由软件模拟出来的程序虚拟运行环境,就像我们看的电影《黑客帝国》一样。在这一环境中虚拟执行的程序,就像生活在母体(Matrix)中的人,不论好坏,其一切行为都是受到建筑师(architect)控制的。虽然病毒通过各种方式来躲避杀毒软件,但是当它运行在虚拟机中时,它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在被虚拟机所监控,所以当它在虚拟机中脱去伪装进行传染时,就会被虚拟机所发现,如此一来,利用虚拟机技术就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变形病毒和大量的未知病毒。

第二章信息与系统2.1信息与信息化

2.1信息与信息化

2.1.1信息时代与国家信息化

关于信息社会的特征有很多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2.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信息和知识 3.信息产业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4.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

所谓国家信息化是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中国国家信息化的实质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里包含了4层意义,一是国家信息化要有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是国家行为;二是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实现国家现代化都离不开信息化;三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以信息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四是国家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6个因素




1.信息资源:信息和材料、能源共同构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3大战略资源。

2.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包括计算机网(数字网)、电信网、电视网,在国家信息化的过程中将逐步实现3网融合和最终达到合一。

3.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国家信息化中十分重要的要素,它直接反映了效率和效益。

4.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计算机、电信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生产、销售,以及软件、信息系统开发和电子商务等。



5.信息化人才: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不仅要有各个层次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还要有精干的信息化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法律、法规和情报人才。

6.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信息化政策和法规、标准、规范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2.1.2信息与数据

在现代化管理中,信息论已成为与系统论、控制论等相并列的现代科学主要方法论之一。信息价值,信息量,信息反馈,信息是小型、真实性,信息处理、传递,以及信息论与信息科学是现代化管理的运动命脉。实际上,现代化管理与信息已融为一体,并形成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运动形式,即管理系统信息流。

2.1.2.1信息与数据的定义

近代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科学认为信息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上述的定义的描述似乎有些抽象,实际上我们平时采取实用的方式理解信息,如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信息是可以通信的数据的认识信息是管理决策的依据等。



从广义上讲,数据是可以记录、通信和能识别的符号,它通过有意义的组合来表达现实世界中某种实体(具体对象、事件、状态或活动)的特征。

在数据的定义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符号问题,用以表示数据的符号多种多样,它可以是简单的数字,也可以使声音、视频等;二是数据要用具体的载体(也称媒体)来记录和表示,数据的载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纸张、磁带、磁盘等。数据只有通过一定的媒体表达后,才能进行存取、加工和传递。当然,数据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也取决于不同的媒体。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示的信息成为多媒体信息。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原料和成品的关系,即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2.1.2.2信息的属性

信息具有如下基本属性

真伪性:真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真实的信息价值可能为负




层次性:信息一般和管理层一样,可以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3个层次

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全部信息是不可能得到的。我们需要正确滤去不重要的信息、真的信息,抽象出有用的信息。

滞后性: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因此信息必然落后于数据,加工需要时间。 扩压性:信息和实物不同,它可以扩散也可以压缩。

分享型:信息可以分享,这和物质不同,并且信息分享具有非零和性 根据信息的来源,可将信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按照信息的用途又可以分为经营决策信息、管理决策信息和业务信息等;按信息的表示方式,则可以分为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语言信息等。

2.1.2.3信息量和信息熵

我们把信息描述为信息熵,使状态量,其存在是绝对的;信息量是熵增,是过程量,是与信息传播行为有关的量,其存在是相对的。在考虑到系统性、统计性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信息量是因具体信源和具体信宿范围决定的,描述信息潜在可能流动价值的统计量。

2.1.3信息与管理

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监督和控制。

1. 管理信息及其特征

管理是一个复杂有机的动态过程,其中包含的市场需求、生产过程、人员心理、主管意识、技术条件、原料供应等要素之间每时每刻的相互关联、排列顺序和质与量关系,无不变化多端,表达为各种不同的管理信息。

根据以信息为依据的管理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可以将管理信息的定义分解为以下几点:

管理信息是整个管理世界物化运动的普遍属性。

管理信息存在于它所属的管理系统同任何其他管理系统的全面的相互作用中。

管理信息所表述的管理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运动过程是建立在大量可供统计的随机事件的基础上的。

管理信息既然是管理系统的(时间、效益和决策)邢台、结构及其运动过程的表现,自然与时间、效益和决策有着确定的关系。

由于管理信息与时间、效益的不可分离性,所以一切信息过程均为不可逆的过程,即在管理信息过程中时间和效益是不可能倒流的。

运动过程一词说明管理信息不仅是管理系统在全面相互作用中的产物,而且是该作用过程本身。管理信息本身指的就是一种运动过程。

2.信息与信息收集

信息和其他资源一样也有生命周期。从信息的获取、传输、加工、储存、维护、使用到




退出的整个过程称为信息的生命周期。



信息收集的第一个问题是收集什么样的信息,这就是信息(数据)识别。

信息识别后进行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方法和信息源有关。信息源有两大类,一是按地域分,一是按时域分。按地域分为内源(系统内),外源(系统外);按时域分为原始信息,加工信息等。

信息收集时注意信息表达方式。信息表达方式包括文字表达、数字表达、图表表达、多媒体表达等。

2.1.4信息与决策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决策是对信息的判断和运用。

第二章信息与系统2.2系统与系统工程

2.2系统与系统工程 2.2.1系统的概念

系统有众多的定义,总的意思是:系统就是由多个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执行特定的功能以达到特定目标的集合体。说得更详细一些,系统是由各个元素或子系统组成的;各个元素之间是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约的;系统是有目标的;系统和环境有关,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系统有强烈的整体性,单元要服从整体。系统既然是由元素组成的,则至少应有两个元素,这是最小的系统。大的系统元素很多,有成千上万个元素。



1.一般系统论概述 2.系统的分类

对系统有各种各样的分发,一般的分类方法有5 按复杂程度分:可分为39

按系统抽象程度分:可分为3类: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实体系统

实体系统是由实际上可见的一些物质组成的系统,也可以称为物理系统;逻辑系统只能说明从原理上可行的系统,但并不确定具体的实体性质。概念系统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非物质实体组成的系统。

按系统的功能分:可分为经济系统,军事系统,电力系统,铁路运输系统等

按系统和外界关系分:可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封闭系统是独立于环境的系统,放系统是指和外界不能分开的系统。



按系统内部结构、形态分:可分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确定系统,随即系统等。开环系统是指系统输入不对输出产生影响,闭环系统是指系统输出反过来作为输入。静态系统是指系统状态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如物理系统中的框架;动态系统是指系统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系统,社会系统都是动态系统。确定性系统是指系统状态变量都是确定的,一组唯一的输入可以得到一组唯一的书橱;而随




机系统的状态变量具有随机的性质,只要有一个变量是随机的,系统就是一个不确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一般都是随机系统。



3.系统的特性

系统具有如下的特性:

整体性: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不是简单的集合在一起,而是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每个元素都要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优。这就是所谓全局观点。

层次性:系统是有层次的。系统的每个元素仍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例如社会经济系统下属工业系统、农业系统、交通系统等,而工业系统又可以分为机械工业系统、冶金工业系... ...还可以继续分下去。

相关性:系统内各个元素(或各个子系统)是有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目的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一定的目的或目标。

环境适应性:任何系统都处于特定的环境中。

在系统中,称有意义的元素为实体(Entity,表示实体特征的称为属性(Attribute,实体在特定时间的运动叫做活动(Activity,描述系统在任何时间的必要变量叫状态变量或简称状态(State,表示状态变化的出现称事件(Events

2.2.2系统与环境

一个系统之外一切与其相关联的事物构成的集合,称为系统的环境。系统从环境中产生,又在环境中运行、延续和演化。系统只有涌现出特定的整体性,才能适应环境。

1.系统的能控与能观

系统的能控与能观也可称为可控与可观,这在控制系统中是很重要的概念。能控的意思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间隔内,比如从t0t1的时间间隔内,可以用一个无约束的控制量(标量或向量),使得系统的状态由x(t0)转移到x(t1),则系统在时间t0是能控的。所谓能观性是指系统状态x(t0)可以通过一个有限的时间间隔,有输出值得观测中确定,那么该系统在t0时刻是能观的。



2.系统的接口与耦合

系统的接口是指系统与环境的结合点或者是子系统之间的联结点,在系统系统中接口的作用十分重要。系统的耦合就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

3.系统的自组织性

对于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来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它的子系统之间自发地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并形成自己一定的组织功能和时空结构,使系统表现出新的有序状态,常把这个特性较系统的自组织性。



系统的自组织性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自足性、自律性和自我生成性,它强调要从整体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考察事物。



2.2.3系统工程与系统方法




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在工程技术的应用,其核心是组织管理与决策。

所谓系统工程,有两层意思:作为科学它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作为工程,它又是一门工程技术,具有和一般工程技术相同的特征,但又具有本身的特点,它并不研究特定的工程物质对象,而是物质系统、概念系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



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组成一个立体结构 时间维将系统分为7个时间阶段,包括:

1)规划阶段:对系统进行定义、确定目标、制定开发规划和策略。 2)制定方案:提出具体方案

3)研制阶段:实际系统地研制方案 4)试运行阶段:将项目投入试运行

5)安装调试阶段:将整个系统安装好,拟定运行维护规范和运行计划 6)运行阶段:按预期目标运行系统

7)更新阶段:改进旧系统,使之成为新系统。

逻辑维是指系统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步骤 1)问题确定:通过收集数据弄清问题的症结 2)目标确定:确定目标及评价标准 3)系统综合:研究达到目标的各种策略

4)系统分析:通过建模,推断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的可能结果 5)最优化:求出最优系统方案 6)系统决策:选出最优方案

7)计划实施:将有选方案付诸实施 知识维是指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知识

第二章信息与系统2.3信息系统工程

2.3信息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工程属于系统工程范畴。我们一般所指的信息系统工程是以计算机、网络、据库、软件等信息技术与产品为基本构件的系统工程。因此,适用于系统工程的规范、方法、经验和管理都可以有选择的用于信息系统工程中。

1.信息系统工程的特征

信息工程和一般的系统工程有所不同,约翰.柯林斯(John Collins)认为信息工程作为一个学科要比软件工程更为广泛,它包括了建立基于当代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化企业所必需的所相关的学科。从该定义可见信息工程的特点为:基于数据库系统;目标是建设计算机化的企业管理系统;有多种技术和学科的总和。时隔20多年,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远昔日相比了,但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即它是一个以生产信息、辅助企业管理和决策的人/机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以数据库系统为中心,而且已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平台上;它不仅包含技术因素,而且还包含了管理、组织和人的要素。












2.信息系统工程的发展

信息系统工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数据处理时代 2)微机时代 3)网络时代

3.信息系统工程的复杂性既解决方案 SEI5级管理能力模式如下: 1)临时凑合阶段 2)简单模仿阶段 3)完成定一阶段 4)管理阶段 5)最佳化阶段

第三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3.1方法概述

3.1 方法概述

3.1.1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正如事物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生长过程一样,信息系统也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当旧系统不再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时,适合企业发展的新系统将代替旧系统,这个周期就被称作系统的生命周期(System Life Cycle,SLC



为了有效地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管理,根据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一般可以将信息系统的开发分为5个阶段,即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任务,任务完成后都将交付给下一阶段一定规格的文档,作为下一阶段开发的依据。这种开发过程,这直观上就像一级一级的瀑布,所以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也称为瀑布模型



每个阶段完成后都要向下一个阶段交付一定的文档。如总体规划阶段向系统分析阶段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阶段根据可行性分析报告,进一步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和逻辑设计,并提出系统方案说明书。系统设计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在此阶段,根据系统逻辑方案进行物理设计,并提交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实施阶段是根据系统设计进行程序实现和测试、安装、试运行、系统转化等工作。由于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有一个深化反复的过程,所以有时会出现一定的反复。

3.1.2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方法是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SA)和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的总称,结构化方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之一,他的优点是有一套严格的开发程序,各开发阶段都要求有完整的文档纪录,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开发的例子。



3.1.2.1结构化分析




1.结构化系统分析思想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由美国Yourdon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将系统开发看成工程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开发方法,适用于分析大型信息系统。

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开发策略。按照这种策略,再复杂的系统也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只要将复杂的系统适当分层,每层的复杂程度即可降低,这就是结构化分析的特点。

2.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内容

结构化分析之后获得的文档是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是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的:组织结构及其分析,现行业务流程及其分析,现有数据和数据流程及其分析,新系统地初步方案和补充材料,如开发计划等。

3.结构划分此方法的特点 结构化分析方法有以下特点

结构化分析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和使用。

结构化分析方法将分析的结果用图形表示,如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等,这些图形都有一套标准图符组成,从而将分析结果简明易懂的展示在用户面前。

结构化分析的实施步骤实现分析实现环境中已存在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再构思即将开发的目标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问题的复杂程度,符合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



4.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局限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性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化分析方法要求对系统有完整确切的需求定义,而实际上这是非常困难的。

文档资料数量大。需要书写大量文档,随着分析的深入,这套文档需要及时更新,即使在工具的辅助下,仍有一定的难度。

人机界面表达能力差。

结构化分析方法描述的模型仅仅是书面的,只能供人们阅读和讨论,但不能使用从而及时地获得用户的反馈信息。



3.1.2.2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设计成由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成的结构。

结构化设计方法内容主要包括:

系统总体结构:包括总体结构图、子系统结构图和计算机流程图

系统设备配置:包括计算机系统配置土,设备在各生产岗位的分布图,主机、网络和终端连接图等。






系统分类编码方案:分类方案、编码和校对方式。

数据库结构图:包括DB的结构(主要指表与表之间的结构),表内部结构(字段,域)核数据字典等



I/O设计方案

HIPO图:包括层次结构图和IPO

处理逻辑和存储方案 3.1.3系统开发的阶段划分 1.总体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是信息系统的起始阶段。总体规划的作用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指明组织中建设信息系统的范围和目标 指导信息系统开发

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

通过规划过程找出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比较完整的总体规划,它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范围和目标;信息系统开发的约束条件;组织及其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信息系统建设计划;相关的信息技术发展预测等。

2.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为系统阶段提供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设计阶段再根据这个逻辑模型进行物理方案的设计。



系统分析阶段以管理为前提,规划未来信息系统框架,是组织发展与信息系统建设的结合点,是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结合点。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在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及数据流程分析、用户需求分析、新系统方案等。

3.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则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一套与改进后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手段相适应的新的信息系统,为系统实施阶段的程序设计、调试提供依据。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各种技术的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的使用各种资源,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及模块功能设计、安全控制点设计等。系统设计的结果是一系列的系统设计文件,这些文件是物理的实现一个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



4.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文字的设计方案转换成实际的可执行的软件系统。系统实施作为系统的物理实施阶段,对于系统的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性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5.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

信息系统在实施阶段结束后,就进入到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一般来说,信息系统的寿命短则4~5年,长则10年以上,但是只要系统正式进行,系统地维护工作就将伴随着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维护工作主要是对应用系统、数据、代码,以及硬件和网络设备进行维护。



当系统进行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对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必要对系统进行评价。系统评价的目的是检察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满足用户要求和系统的各种资源利用效率,提出系统改进和发展方向。系统的评价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即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经济指标,具体地说,就是对系统进行效率、系统运行及维护的费用、系统可靠性、系统的输入输出、系统内信息反馈情况和系统运行平台等进行评价。

3.1.4系统开发中的管理 3.1.4.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系统以及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旨在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对人员进行组织、分工,并按照计划进度和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系统开发并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具体实施工程中,项目管理一般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任务划分

任务划分是把整个开发工作定义成一组任务的集合,这组任务又可以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子任务,进而形成具有层次结构的任务群。这样做可以将人物责任落实到人,有利于责、权、利相结合的监督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有利于资金的分配,保证资金的有效控制。

2.计划安排

依据划分完毕的任务既可制定出整个开发及项目管理计划,并产生完成任务的计划表。开发计划可以划分成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和系统转换6大活动。

3.经费管理

经费管理在整个开发项目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项目经理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来控制整个开发工作。



4.审计控制

按照所采用的开发方法,应针对每一类开发人员制定出工作过程中的责任、义务、完成任务。分析执行任务计划表和经费的变化情况,确定需要调整、变化的部分;并根据任务完成计划表和审计结果,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使修正开发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保证系统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5.风险管理

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合理

项目预准备不充分,表现为硬件选型及软件选择错误、咨询合作伙伴力量不足






实施过程控制不严格,阶段成果为达标 设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环节 实施效果未作评估或评估不合理

系统安全设计不完善,存在系统被非法入侵的隐患 灾难防范措施不当或不完整,容易造成系统崩溃

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上述的问题采取实现预防的处理方法,以便尽可能的提高系统开发的成功率和开发进程。

6.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始终。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应该建立系统质量的度量模型和相应的机制,对项目质量提出总体的要求;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应对质量管理不断细化,按自顶向下的方式将总体要求划分成若干易于考核和度量的质量单元。

3.1.4.2人员组成与管理 1.人员的构成

一个大的项目开发团队可以分为总体组、软件开发组、硬件网络组和测试组等若干个项目小组;更大型的项目可以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小组,子项目小组下面再可分若干分项目小组。



在建立项目小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尽早落实责任,已明确每个成员之间的责任分工;知人善任,将每个人的专长尽可能发挥好;减少接口,在开发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有合理的人员分工和良好的组织结构,以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率的损失。



2.组织形式

可以采取的组织形式有下面3

共同工作小组:共同工作小组中成员地位平等,成员共同负责信息系统开发,成员互相检查监督。



主管责任制:在以往的主管责任制中,主管人员主要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和关键部分的开发工作,普通的技术人员主要是完成各自的系统开发工作。改进的主管责任制中,主管只负责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不再担当开发的具体工作。

主管负责下的专业分工制:主管负责制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普通技术人员按专业分配各自工作。

3.对人员的选择

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要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开发经验,知识面广,必要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3.1.4.3系统开发中全面质量管理

为了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主要采取下述措施:

1.实现工程化的开发方法: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一词的广义理解是探索复杂系统开发过程的次序,狭义理解是一组为信息系统开发起工具作用的规程。规程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形成方法体系,开发组的每个人都要遵守工程规范。








2.实行阶段性冻结与改动控制:信息系统具有生命周期,一个大的项目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和成果。实行阶段性的冻结,便于管理和控制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开发人员和用户的信心。另外,在每个阶段末,对部分成果进行冻结,可以作为下个阶段开发的基础。冻结之后,不是不能对文档进行修改,而是如果要对文档进行修改的话,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



3.进行原型演化:在每个阶段的后期,快速建立反映该阶段成果的原型系统,利用原型系统与用户交互及时得到反馈信息,验证该阶段的成果并及时纠正错误,这个技术就成为型演化

第三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3.2总体规划

3.2.1总体规划概述

总体规划时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使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

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制定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整和发展进程。这样做能为以后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打好基础。这个阶段的主要认识是:



1.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使信息系统的战略与整个组织的战略和目标协调一致。

2.确定组织的主要信息需求,形成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

3.制订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即指定为实现开发计划而需要的硬软件资源、数据通信设备、人员、技术、服务和资金等计划,提出整个系统的建设概算。

3.2.1.1总体规划的主要步骤

进行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一般包括这样几个阶段:

1)对当前的系统进行初步的调查。系统分析员从各级干部、相似的企业和本企业内部收集各种信息,站在高层观察组织的现状,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初步调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般调查

信息需求初步调查

2)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不仅包括信息系统的目标,而且应有整个企业的目标。

3)分析子系统的组成以及基本功能。从上到下对系统进行划分,并且详细说明各个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4)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可以对子系统的优先级进行设定,以便确定子系统的开发顺序。






5)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6)编写可行性报告

3.2.1.2总体规划方法

1.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提出的。主要通过分析找到影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成功因素确定组织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根据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它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1)了解企业目标

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 3)识别性能的指标和标准

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 关键成功因素法简单易用,且突出重点,从中药需求引发规划,但是容易忽视次要问题;总体规划受成功因素分析结果的制约。

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

此方法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的复杂性、改革习惯以及重要的环境约束)等组成。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变成系统的战略目标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

1)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可以先考察一下该组织是否有写成文的战略后长期计划,如果没有,就要去构造这种战略集合。首先描述出组织各类人员(群体)结构,如卖主、经理、雇员等;然后识别各类人员的目标;最后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

2)将组织战略集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首先根据组织目标确定信息系统目标;其次对应组织战略集的元素识别相应信息系统战略的约束,最后根据信息系统目标和约束提出信息系统战略。



3.2.2目标系统框架分析

3.2.2.1管理目标分析

任何一个组织结构都有一个目标,即管理目标,它是系统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指南。开发信息系统时,应该首先弄清什么是组织的管理目标。进行管理目标分析的步骤是:



1)根据系统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出现行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做出问题表。

2)根据问题表,构造目标的层次结构,即目标树。在目标树中,最上层是总目标,




以下各层是分目标或子目标,最下层是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它是用来衡量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的标准。



3)对目标树中的各项分目标进行分析。分析各项分目标之间的关系,确定解决目标冲突的方法,指出各项措施的考核指标。



4)将目标树按各层目标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重新绘制。 3.2.2.2系统目标分析

信息系统的目标分析是指在管理目标分析基础上,确立信息系统应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通常,信息系统应该在下面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 2.信息系统的辅助管理功能。

3.计算机作为计算工具。

3.2.2.3系统范围及功能

明确系统的范围和功能,可使系统开发成本尽可能低,功能尽可能全。

确定系统范围和功能的原则如下:

1.根据已确定的系统目标和估算出的整个信息系统的信息量,考虑企业现有的客观条件,包括资金情况、设备条件、现场条件、技术水平、管理现状等,合理的确定系统的范围和功能。应注意,既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必须使人、财、物得到充分利用,使系统的功能尽可能完善,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

2.新建立的系统,可能要求现行的管理机构在组织上和功能上作某些调整和变动,以适应计算机的管理。在划分系统范围时,应按客观管理需要选择必要的系统结构和功能,不要受到现行系统的限制。因为新系统在管理机制上,性能要优于现有系统,所以不能把现行体制搬到计算机上。只有这样才会使新系统更趋于合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明显。

按照上面的原则,确定系统的范围和功能应采取的步骤是:

1)绘制出系统的总数据流程图。该图是系统分析阶段的各业务部门的数据流程图,综合绘制在一张图上。

2)根据系统方案的要求、用户的要求和现行系统的环境及确定系统边界的原则,在总信息流程图上圈出系统范围。

3)与用户讨论,写上修改有关内容。 4)确定系统范围,并作分析说明

3.2.2.4系统总体结构及投资概算 1.系统总体结构

为了方便信息系统的实现,还必须将子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分系统,原因有三:首先,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仍非常复杂,每个系统都可能需要由其他系统产生的信息,分解之后,以使这种关系更为明确,简单;其次,并不是在一个子系统中的所有过程都需要给予高优先




级的支持;最后,给定的子系统往往较大,难以一次同时实现,可能是逐个分系统或几个分系统来实现。



2.投资概算

投资概算包括以下4个方面内容 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设备投资。 系统开发费。

系统安装和维修费用。 人员培训费。

4种费用也与系统的开发步骤有关,在系统方案报告中,也要与相应的开发步骤一起列出,并标明投资时间。

第三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3.3系统分析与建立逻辑模型

3.3.1系统分析概述

3.3.1.1系统分析的任务和目的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现行系统进一步详细调查,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为系统开发提供所需资料,并提交系统方案说明书。系统分析侧重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有: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常,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原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确定的分析结果包括开发这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以及新系统拟该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



最后,提出信息系统的各种设想和方案,并对所有的设想和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最优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在用户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处理方式的情况下,将它明确地表达成书面资料——系统分析报告,即系统方案说明书。



3.3.1.2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大系统,为了使目标系统既能实现当前系统的基本职能,又能改进和提高,系统开发人员首先必须理解并描述出已经实际存在的当前系统,然后进行改进,从而创造出基于当前系统,又高于当前系统的目标系统,即新系统。



系统开发的目的是把现有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而系统分析阶段的结果是得到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逻辑模型反映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质,物理模型反映的是系统的某一种具体实现方案。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分为:

1)对当前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数据




2)建立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新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4)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5)编写系统方案说明书

3.3.2详细调查

系统调查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基础工作,通常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它们分别在总体规划和系统分析阶段进行。

3.3.2.1详细调查的内容

详细调查的范围应该是围绕组织内部数据流所涉及领域的各个方面。但应该注意的是,数据流是通过物流产生的,物流和数据流又都是在组织中流动。故调查的范围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信息和数据流,还应该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

具体地说,详细调查有如下几个方面: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组织机构和功能业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业务流程与工作形式,数据、数据处理与数据流程,产品构成及其工艺流程,可用资源和限制条件,现有问题和改进意见等。



下面针对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介绍 1.静态信息调查:组织结构的调查

要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就必须指导当前系统地组织结构设置情况和他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并关心那些与计算机管理有关的机构和关系。



2.静态信息调查:功能体系的调查

系统有一个总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完成各子系统的功能,而各子系统的功能的完成,又依赖于下面各项更具体的功能执行。功能结构调查的任务,就是要了解或确定系统的这种功能构造。



3.动态信息调查:业务流程的调查

在对系统地组织结构和功能体系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从一个实际业务流程的角度将系统调查中有关该业务的资料串起来,以便于对企业现有的工作过程有一个动态的了解。对业务流程的调查通常可按常有的信息流动过程,逐个调查当前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处理任务、处理顺序和对时间的要求等情况,弄清每个环节的信息来源和去向。



4.动态信息调查:数据流程调查

实际上在业务流程调查阶段就已经涉及到了数据流程问题,但业务流程调查的工作重点是将组织与功能匹配起来,将功能与功能关联起来。由于企业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原材料,因此完全有必要对数据流进行专门、详细的调查。



3.3.2.2详细调查的原则 1.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系统调查工作应严格按照自顶向下的系统化观点全面开展。首先从组织管理工作的最高层开始调查,然后再调查与最高层管理工作紧密相关的下一层的各项工作,以此类推。






2.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

组织内部的每一个管理部门和每一个管理工作应该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和管理需要而设置。调查工作的目的是要搞清这些管理部门存在的理由、环境条件以及工作的详细过程,然后再通过分析其在新的信息系统支持下有无优化的可能性。

3.分工和协作相结合

对于一个大型系统的调查一般都是多个系统分析人员共同完成的,为了提高调查的工作效率,需要按分工和协作相结合的工程化的方法组织调查。工程化就是将工作事先计划,多个人的工作方法和调查所用的表格、图例做到统一规划,以便能相互沟通,分工协作。

4.点面相结合展开调查

开发信息系统,总是要开展全面调查工作。但如果近期内只需开发组织内某一个局部的信息系统,那么就必须坚持全面和重点结合的方法,即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调查。

5.主动沟通的工作方式

系统调查将涉及组织内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调查者应主动与被调查者在业务上进行沟通,创造出一种积极、友善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是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3.3.2.3详细调查的方法

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中常用的一些调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收集资料。 开调研会。 个别访问。 书面调查。 参加业务实践。 发电子邮件。 事先计划。 调查态度。 调查顺序。

研究分析。

3.3.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就是对处理的对象进行系统调查,在完全弄清用户对新系统的确切要求后,统一、规范的图表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它是系统开发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需求分析工作量很大,所涉及的业务、人、数据、信息都非常多。所以如何科学地组织和适当地着手开展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系统范围与目标分析

确定系统范围、应以业务目标和系统需求分析,应在同一阶段完成。只有这些得到确定,才能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3个任务。



确定系统范围。把系统范围确定并文档化。然后再确定哪些在系统范围的边缘,即将来系统范围如何发生变化,那些奖杯包含进来,哪些将有可能被排除。






确定系统需求。也就是把业务目标、系统目标、项目目标和对系统的关键功能需求文档化。而对系统的关键功能的需求描述,将在以后被用来作为选择解决方案的依据。



系统内容说明书。 它融合了系统范围、需求描述和分析中产生的其他信息,这个文档可在以后指导解决方案的选型和实施,同时也是对将来的需求和变化进行控制的参考。



2.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

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调查组织发展目标及其战略目标。了解组织的现状及管理体制,划分组织的各个功能,分清组织内各种流向,如物资流(正向流动)、资金流(反向流动)和信息流(双向流动)



在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中,有如下要求: 了解组织的目标及其战略规划 了解组织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了解相关部门职能上的各种联系 分析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分析组织结构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发现其中的问题

提出改进的意见 3.系统性能分析

信息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是客观评价信息系统性能的依据,一般包括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系统联机响应时间、处理速度和吞吐量,系统操作灵活性和方便性,系统加工数据的准确性,系统的可扩充性和系统的可维护性。

3.3.4业务流程详细调查与分析

根据对组织结构图和业务功能体系图的分析,可决定下一步重点调查的部门,然后对该部门的业务信息、业务流程等进行详细调查。流程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各个业务流程的过程,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明确每个业务处理的意义,为业务流程的合理化改造提供建议,为系统的数据流成变化提供依据。



业务流程分析的步骤可以总结如下: 1)通过调查掌握基本情况

2)描述现有业务流程——绘制业务流程图 3)确认现有业务流程

4)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知识和经验支持 5)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提出优化后的业务流程

1.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详细调查 2.业务流程图和系统概况图 3.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

企业流程再造(BPR)应遵循以下原则:

有一个明确的、具有启发性的目标,即共同远景。






充分考虑顾客的价值。 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充分做好横向及纵向沟通

认识流程再造的两大要素——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人员组织管理。 树立典范、逐步推进,充分利用变革的涟漪效应。

3.3.5数据流成分析

数据流贯穿于企业组织的每一个活动中,可以说没有数据就没有企业的活动。

数据流成分析就是把数据在现行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出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等物理组成,单纯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察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



3.3.5.1数据流及数据流图

一个系统的基本组件包括输入流、输出流以及处理过程。

数据流图或称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DFD)是一种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

3.3.5.2数据流图的绘制和检验 1.识别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2.绘制系统内部数据流 3.对复杂加工进行分解

4.对草图进行调查和合理分布 5.和用户交流

6.检查、修改、完善

3.3.5.3数据流程图绘图举例

3.3.6数据字典

数据流图描述了现行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中的每个数据源、文件和数据项加以描述,将这些定义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数据字典。

在结构分析中,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上每个成分给以定义和说明,目的是进行数据分析和归档,同时也是数据库/数据文件设计的依据。除此之外,数据词典还要对系统分析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定义和说明。



数据字典是系统逻辑模型的具体、详细地说明,是系统分析阶段的重要文件,也是内容丰富、篇幅很大的文件,编写数据字典事一向十分重要而繁重的任务。编写数据字典的基本要求是:



对数据流图上各种成分的定义必须明确、易理解、唯一

命名、编号与数据流图一致,必要时(如计算机辅助编写数据字典时)可增加编码,方便查询搜索、维护和统一报表。



符合一致性与完整性的要求,对数据流图上的成分定义与说明无遗漏项。数据字典中无内容重复或内容相互矛盾的条目。






格式规范、风格统一、文字精炼,数字与符号正确。

3.3.6.1数据字典项目描述内容举例

数据字典中有6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条目有不同的属性。



3.3.6.2数据量统计及分析

3.3.7基本加工处理描述 1.基本加工处理概述 2.结构化语言 3.决策树

4.决策表

3.3.8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新系统逻辑模型是指经分析和优化后,新系统拟采用的管理模型和信息处理方法。因它不同于计算机配置方案和软件结构方案等实体方案,故称为逻辑方案或逻辑模型。



1.新系统组织机构及业务流程 2.新系统目标及范围

3.新系统逻辑结构及数据分布 4.新系统数据流图及数据字典 5.新系统数据分析及数据量统计 6.新系统实施策略及计划

7.新系统投资预算及策略

3.3.9系统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报告主要有以下3个作用:

描述了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作为开发人员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 作为拥护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协议或合同,为双方的交流和监督提供基础 作为目标系统验收和评价的依据

因此,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份重要文档,必须完整、一致、精确且简明易懂。



一份完整的系统分析报告应该下述内容:

1.组织情况概述

对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作概括性的描述,包括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目标、组织的工作过程和性质、业务功能。

系统与外部实体(其他系统或机构)间有哪些物质以及信息的交换关系和联系。 参考资料和专门术语说明。

2.现行系统概述

现行系统现状调查说明。通过现行系统地组织结构图、数据流图、概况表等,说明现行




系统的目标、规模、主要功能、组织机构、业务流程、数据存储和数据流,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

系统需求说明。用户要求以及现行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等。

3.系统逻辑模型

新系统拟定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处理工作方式。提出明确的功能目标、并与现行系统进行比较分析,重点突出计算机处理的优越性。

新系统拟定的数据指标体系和分析优化后的数据流程,各个层次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以及计算机系统将完成的工作部分。 出错处理要求

其他特性要求。例如系统的输入输出格式、启动和退出等。

遗留问题。根据目前条件,暂时不能满足的一些用户要求或设想,并提出今后解决的措施和途径。

4.新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或模型。

5.与新的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

6.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初步计划 工作任务的分界。根据资源及其他条件确定各子系统开发的先后次序,在此基础上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组织或个人。

根据系统开发资源与时间进度估计,制定进度安排计划。

7.用户领导审批意见。

第三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3.4系统设计

3.4.1系统设计概述

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另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中,要根据前一阶段系统分析的结果,在已经获得批准的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新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系统制定蓝图,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与主观设定存在差距,项目开发过程中并不总是能按总体计划分阶段顺利推进,甚至造成反复,究其原因有:



1.传统方法认为系统设计之前,用户的所有的需求都能被预先定义 2.在生命周期法中,系统分析通常用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断表等工具来描述目的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些文字和图形工具被认梢猿浞址从承孪低车穆呒δ?/P>



3.生命周期法将开发过程严格划分为几个不同阶段,并严格分离,即后一个阶段工作必




须在前一阶段结束才能进行,把各个阶段工作的变化幅度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



3.4.1.1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为保证总体结构设计的顺利完成,主要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分解-协调原则。整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具有整体的目的和功能。但这些目的和功能的实现又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工作的结果。解决复杂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把它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分别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根据系统总体要求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在系统中,应按以下要求分解:

按系统的功能进行分解

按管理活动和信息运动的客观规律分解 按系统的工作规程分解

按用户工作的特殊需要分解(如按保密的要求) 按开发、维护和修改的方便性分解

协调的依据主要是: 目的调节 工作进程调节

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协调

信息协调(指信息的提供和收回)

业务内容协调(如某些业务指标的控制)

2.自顶向下的原则

3.信息隐蔽、抽象的原则 4.一致性的原则 5.明确性原则

6.模块之间的耦合尽可能小,模块内部组合要尽可能紧凑。 7.模块的扇入系数和扇出系数要合理。 8.模块的规模适当

3.4.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要根据系统分析的要求和组织的实际情况来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和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大致设计,这是一种宏观、总体上的设计和规划。

3.4.2.1子系统划分

1.子系统划分的原则

为了方便今后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子系统的划分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 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子系统之间数据的依赖性尽量小 子系统划分的结果应使数据冗余较小 子系统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

子系统的划分应考虑到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 2.系统划分方法的分类






3.4.2.2子系统结构设计

子系统结构设计的任务是确定划分后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画出模块结构图。这个工程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每个子系统如何划分多个模块

如何确定子系统之间、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及其调用关系 如何评价并改进模块结构的质量 如何从数据流图导出模块结构图

3.4.2.3网络设计

网络设计首先要根据系统的要求选择网络的结构。然后根据系统结构划分的结果,安排网络和设备的分布,再根据物理位置来考虑联网布线和配件,最后就是根据实际业务的要求划定网络个结点的级别、管理方式、数据读写的权限、选择相应的软件系统等。

3.4.2.4硬件设备及配置

在确定了系统的划分后,就可以考虑各子系统的设备,即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问题,以及如何将这些分布的设备和任务、功能、数据资源等集中统一管理。

3.4.3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3.4.3.1模块的概念

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的特点是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系统中任何一个处理功能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模块。根据模块功能具体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逻辑模块和物力模块。在系统逻辑模型中定义的处理功能可视为逻辑模块。物理模块是逻辑模块的具体化,以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子程序或若干条程序语句,也可以是人工过程的某项具体工作。

3.4.3.2模块结构图

模块结构图主要关心的是模块的外部属性,即上下级模块、同级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系,并不关心模块的内部。

模块结构图式结构设计中描述系统结构的图形工具。作为一种文档,它必须严格地定义模块的名字、功能和接口,同时还应当在模块结构图上反映出结构化设计的思想。



3.4.3.3模块的变化型分析与事务型分析

一个系统的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标准形式,变换型模块结构和事务型模块结构。

变换型模块结构描述的是变换型系统。变换型系统由3部分组成:输入、数据加工(中心变换)和输出,它的功能是将输入的数据经过加工后输出。事务型系统由3层组成:事务层、操作层和细节层。它的功能是对接收的事务按其类型选择某一事务处理。



1.变换型分析

变换型分析过程可以分为3

1)找出系统底层逻辑输入、主加工和逻辑输出 2)设计顶层模块和第一层模块




3)对输入、变换、输出模块逐个分解,便可得到初始结构图

2.事务型分析

事务型分析也是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原则进行。先设计模块,其功能就是整个系统的功能。下面有一个分析模块调度模块。前者分析事务的类型,后者根据不同的类型调用相应的下层模块。



3.4.3.4模块的耦合与内聚

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强,模块间尽可能独立,接口明确、简单,有适当的公用性,要满足欧和小,内聚大的原则。



3.4.4系统详细设计

3.4.4.1代码设计

代码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一组有序的符号,以便易于计算机和人工识别与处理。代码的类型指代码符号的表示形式,一般有数字型、字母型、数字字母混合型等。3种类型的代码各有所长,应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信息量的多少、信息交换的频度、使用者的习惯等方面综合考虑。



代码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唯一性,一个对象可能有多个名称,也可按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描述。但在一个编码体系中,一个对象只能赋予它唯一的代码。



合理性,代码结构与相应的分类体系相对应。

可扩充性。应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备将来不断扩充的需要。 简单性。结构尽可能简单,以减少各种差错。

适用性。代码尽可能反映对象的特点,以助记忆,便于填写。

规范性。国家有关编码标准是代码设计的重要依据,已有标准的必须遵循。在一个代码体系中,代码结构、类型、编写个是必须统一。

系统性。有一定的分组规则,从而在整个系统中具有通用性。

3.4.4.2输出设计

从系统开发的角度看,输出决定输入,即输入信息只有根据输出要求才能确定。

3.4.4.3输入设计

输入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向系统输入正确的数据。

3.4.4.4处理过程设计

总体结构设计将系统分解成许多模块,并决定了每个模块的外部特征:功能与界面。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则要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征,即内部的执行过程,包括局部的数据组织、控制流、每一步的具体加工要求及种种事实细节。通过这样的设计,为编写程序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



处理过程设计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法来描述每个模块的执行过程。这种表示方




法应该简明、精确,并由此能直接导出用编程语言表示的程序。常用的描述方式由图形、语言和表格等3类。



1.程序流程图 2.盒图(NS图) 3.形式语言 4.决策树 5.决策表

3.4.4.5数据存储设计

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获得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这就必须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组织结构和数据库,使整个系统都可以迅速、方便、准确地调用和管理所需的数据,是衡量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

3.4.4.6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是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也是控制和选择信息输入输出的主要途径。用户界面设计应坚持友好、简便、实用、易于操作的原则。



用户界面设计包括菜单方式、会话方式、操作提示方式,以及操作权限管理方式等。

3.4.4.7安全控制设计

从数据环境和数据处理两方面看,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有: 环境性因素。 数据处理因素。

3.4.5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设计阶段的最终结果是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设计报告是下一步系统实施的基础。 从系统调查、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工作,3个阶段的工作量几乎占了总开发工作量的70%,而且这3个阶段所用的工作图表较多,涉及面广,较为复杂。

第三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3.5系统实施

3.5.1系统实施概述

1.系统实施的目的和任务

系统实施是新系统开发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所谓实施指的是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系统。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

软件准备。软件准备包括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一些应用程序。 人力培训。主要指用户的培训,包括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

数据准备。数据的收集、整理、录入是一项繁重、劳动量又大的工作 投入切换和试运行。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还有若干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信息系统的最终受益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层,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到企业机构、权限的重组,只有具备进行变革权利的人才能真正地推动企业信息化。

2.系统实施的步骤

系统开发工作沿着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逐渐推进,经过详细设计阶段后,便进入系统实施阶段,下面对工作步骤进行介绍。

1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购置和安装硬件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只需按总体设计的要求和可行性报告中财力资源的分析,选择好价格性能比高的设备,通知供货厂家按要求供货并安装即可。

2)建立数据库系统。如果前面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以及数据库设计工作进行得比较规范,而且开发者又对数据库技术比较熟悉的话,按照数据库设计的要求只需1~2个人一天即可建立一个大型数据库结构。



3)程序设计

4)收集有关数据并进行录入工作,然后进行系统测试。

5)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

3.5.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系统设计阶段的HIPO图以及数据库结构和编码设计。

1.程序设计的方法

目前程序设计的方法大多按照结构化方法、原型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

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开发者借用已有的程序和各种开发工具,尽快尽好地实现系统,而不要在具体的编程和调试工作中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快速原型式的程序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2.程序设计基本模块

一个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由很多程序模块组成,这些程序模块可以归纳成几种基本类型。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模块和各级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用户要求信息,由用户确定处理顺序,然后控制转向各处理模块的入口。



输入模块。主要用来输入数据,输入方式有键盘输入和软盘输入两种。

输入数据校验模块。该模块对已经输入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校验,以保证原始数据的正确性。校验的方法通常有重复输入校验和程序校验两种。






输出模块。输出模块用来将计算机的运行结果通过屏幕、打印机或磁盘、磁带等设备输出给用户。在信息系统中,一般都有大量的表格、图表需要输出,因此输出模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处理模块。根据信息系统的不同应用要求,有不同的处理功能,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文件更新模块,分类合并模块,计算模块,数据检索模块。预测或优化模块。

3.5.3系统测试与调试

3.5.3.1系统测试的意义与目的

系统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测试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以最少的人力和时间发现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应根据开发个阶段的需求、设计等文档或程序的内部结构精心设计测试实例,并利用这些实例来运行程序,以便发现错误的过程。信息系统测试应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和网络测试。硬件测试、网络测试可以根据具体的性能指标来进行,此处所说的测试更多是指软件测试。



应尽早并不断地进行测试。

测试工作应该避免由原开发软件的人或小组承担。

设计测试方案的时候,不仅要确定输入数据,而且要根据系统功能确定预期输出结果。 在设计测试实例时,不仅要设计有效合理的输入条件,也要包含不合理、失效的输入条件。

在测试程序时,不仅要检验程序是否做了该做的事,还要检测程序是否做了不该做的事。 严格按照测试计划来进行,避免测试的随意性。

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例子,作为软件文档的组成部分,为维护提供方便。

3.5.3.2测试过程

测试是开发过程中一个独立且非常重要的阶段,测试过程基本上与开发过程平行进行。

一个规范化的测试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基本的测试活动。 1)拟定测试计划。在制定测试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整个项目的开发时间和开发进度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和客观条件等,使得测试计划是可行的。测试计划的内容主要有:测试的内容、进度安排、测试所需的环境和条件、测试培训安排等。



2)编制测试大纲。测试大纲是测试的依据。它明确详尽的规定了测试中针对系统的每一项功能或特性所必须完成的基本测试项目和测试完成的标准。



3)根据测试大纲设计和生成测试例子。在设计测试例子的时候,可综合利用前面介绍的测试例子和设计技术,产生测试设计说明文档,其内容主要有被测项目、输入数据、测试过程、预期输出结果等。

4)实施测试。测试的实施阶段是由一系列的测试周期组成的。在每个测试周期中,




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将依据预先编制好的测试大纲和准备好的测试例子,对被测软件或设备进行完整的测试。



5)生成测试报告。测试完成后,要形成相应的测试报告,主要对测试进行概要说明,列出测试的结论,指出缺陷和错误,另外,给出一些建议,如可采用的修改方法。各项修改预计的工作量及修改的负责人员。

3.5.3.3测试策略与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方法分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 1.人工测试 2.机器测试 3.软件测试步骤

软件测试实际上分成四步进行 1)单元测试 2)组装测试 3)确认测试 4)系统测试

3.5.3.4调试

调试的任务就是根据测试时所发现的错误,找出原因和具体的位置,进行改正。调试的工作主要由程序开发人员来进行,谁开发的程序就由谁来进行调试。

目前常用的调试方法有如下几种:

试探法。调试人员分析错误的症状,猜测问题的所在位置,利用在程序中设置输出语句,分析寄存器、存储器的内容等手段来获得错误的线索,一步步地试探和分析出错误所在。种方法效率很低,适合于结构比较简单的程序。

回溯法。调试人员从发现错误症状的位置开始,人工沿着程序的控制流程往回跟踪程序代码,,直到找出错误根源为止。这种方法适合于小型程序,对于大规模程序,由于其需要回溯的路径太多而变得不可操作。



对分查找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缩小错误的范围。如果已经知道程序中的变量在若干位置的正确取值,可以在这些位置上给这些变量以正确值,运行程序观察输出结果,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则说明从赋予变量一个正确值开始到输出结果之间的程序没有出错,问题可能在除此之外的程序中,否则错误就在所考察的这部分程序中。对含有错误的程序段再使用这种方法,直到把故障范围缩小到比较容易诊断为止。



归纳法。归纳法就是从测试所暴露的问题出发,收集所有正确或不正确的数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假想的错误原因,用这些数据来证明或反驳,从而查出错误所在。



演绎法。根据测试结果,列出所有可能的错误原因。分析已有的数据,排除不可能和彼此矛盾的原因。对余下的原因,选择可能性最大的,利用已有的数据完善该假设,使假设更具体。用假设来解释所有的原始测试结果,如果能解释这一切,则假设得以证实,也就找出错误;否则,要么是架设不完备或不成立,要么有多个错误同时存在,需要重新分析,提出




新的假设,直到发现错误为止。



3.5.4系统文档

信息系统的文档,是系统建设全过程的痕迹,是系统维护人员的指南,是开发人员与用户交流的工具。规范的文档意味着系统是按照工程化开发的,意味着信息系统的质量有了形式上的保障。



信息系统的文档,不但包括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文档,还包括硬件采购和网络设计中形成的文档;不但包括上述有一定格式要求的规范文档,也包括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来往文件、会议纪要、会议单据等资料形成的不规范文档,后者是建设各方谈判甚至索赔的重要依据;不但包括系统实施纪录,也包括程序资料和培训教程等。

文档在系统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评价人员以及用户之间的多种作用总结如下:



用户与系统分析人员在系统规划和系统分析阶段通过文档进行沟通。这里的文档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报告、系统开发合同、系统方案说明书等。



系统开发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文档在项目期内进行沟通。这里的文档主要有系统开发计划(包括工作任务分解表、网络图、甘特图、预算分配表等)、系统开发月报以及系统开发总结报告等项目管理文件。

前期开发人员与后期开发人员通过书面文档进行沟通。这里的文档主要有系统开发个阶段的文档,如系统方案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

系统测试人员与系统开发人员通过文档进行沟通。系统测试人员可以根据系统方案说明书、系统开发合同、系统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等文档对系统开发人员所开发的系统进行测试。系统测试人员再将评估结果撰写成系统测试报告。



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在系统运行期间进行沟通。

系统开发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通过文档进行沟通。 这里的文档主要有系统设计说明书和系统开发总结报告。有的开发总结报告写得很详细,分为研制报告、技术报告和技术手册3个文档,其中的技术手册记录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主要技术细节。



3.5.5.系统转换

在进行新系统转换以前,首先要进行新系统的试运行。在系统测试、调试中,我们使用的是系统测试数据,有些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很难通过这些数据被发现。



系统试运行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输入个原始数据记录。 记录系统运行的数据和状况。

核对新系统输出和老系统(人工或计算机系统)输出的结果




对实际系统的输入方式进行考察(是否方便、效率如何、安全可靠性、误操作保护等)

对系统实际运行、响应速度(包括运算速度、传递速度、查询速度、输出速度等)进行实际测试。

新系统试运行成功之后,就可以在新系统和老系统之间互相转换。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方式有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和分段转换。



在实际工作中,切换方法较为灵活。一个信息系统从是用到成熟再到提高,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遵循数据处理的阶段性,信息系统才能健康发展。

第三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3.6系统维护与评价

3.6.1系统维护概述

3.6.1.1系统可维护性概念

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定性的定义为: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进和改进这个软件的难易程度。提高可维护性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所有步骤的关键目的,系统是否能背很好地维护,可用系统的可维护性这一指标来衡量。



1.系统的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

可理解性。指别人能理解系统的结构、界面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易程度。模块化、详细设计文档、结构化设计和良好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都有助于提高可理解性。



可测试性。诊断和测试的容易程度取决于易理解的程度。

可修改性。诊断和测试的容易程度与系统设计所制定的设计原则又直接关系。模块的耦合、内聚、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的关系等,都对可修改性有影响。



2.维护与软件文档

文档是软件可维护性的决定因素。由于长期使用的大型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经受多次修改,所以文档显得非常重要。

3.软件文档的修改

维护应该针对整个软件配置,不应该只修改源程序代码。如果对源程序的修改没有反映在设计文档或用户手册中,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每当对数据、软件结构、模块过程或任何其他有关的软件特点作了改动时,必须立即修改相应的技术文档。



3.6.1.2系统维护的内容及类型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应用软件的维护和数据的维护。

1.硬件维护

硬件的维护应有专职维护人员来负责,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维护活动,一种是定期的设备保养性维护,保养周期可以是一周或一个月不等,维护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例行的设备检查与




保养,易耗品的更换与安装等;另一种是突发性的故障维护,即当设备出现突发性故障时,由专职的维修人员或请厂方的技术人员来排除故障,这种维修活动所花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2.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主要是指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应用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修改时应充分利用源程序,修改后要填写程序修改登记表,并在程序变更通知书上写明新老程序的不同。

软件维护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

3.数据维护

数据维护工作主要是由数据库管理员来负责;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进行并发性控制。数据库管理员还要负责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当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长度等发生变化时,或者需要添加某个数据乡、数据库时,要负责修改相关的数据库、数据字典,并通知有关人员。

数据维护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代码维护。

3.6.1.3系统维护的管理和步骤

要强调的事,系统的修改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程序、文件、代码的局部修改都可能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因此,系统地维护工作应有计划有步骤的统筹安排,按照维护任务的工作范围、严重程序等诸多因素确定优先顺序,制定出合理的维护计划,然后通过一定的批准手续实施对系统的修改和维护。

通常对系统地维护应执行以下步骤: 1)提出维护或修改要求。

2)领导审查并做出答复,如同意修改则列入维护计划。 3)领导分配任务,维护人员执行修改。 4)验收维护成果并登记修改信息。

3.6.2系统评价

3.6.2.1系统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信息系统的评价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信息系统评价是指从系统开发的一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评价。狭义的信息系统评价是指在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之后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评价。



按评价的时间与信息系统所处的阶段的关系,又可从总体上把广义的信息系统评价分成立项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项评价。

3.6.2.2系统评价的指标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建立起一套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从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出发,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共同组成的系统,所以可以按照运行效果和用户需求(人)、系统质量和技术条件(机)这两条线索构造指标。

从信息系统的评价对象出发,对于开发方来说,他们所关心的是系统质量和技术水平;对于用户方而言,关心的是用户需求和运行质量;系统外部环境则是主要通过社会效益指标来反映。



经济学角度出发,分别按系统成本、系统效益和财务指标等3条线索建立指标。 各项指标列出如下:

一、系统质量

1.执行准确性,响应速度、信息存储量,界面质量 2.安全性、可靠性、文档齐全 3.数据共享性,易维护性,容错性

二、技术水平 1.技术先进性

软硬件先进性 开发技术先进性 软件可重用性 2.技术首创性 3.开发效率

三、运行质量

1.直接应用人员的结构,素质 2.系统运行库 3.系统维护率

四、用户需求

1.领导重视程度

2.功能需求满足程度(使用程度) 3.——机交互的友善程度

4.系统价格可接受程度(性能/价格比)

五、系统成本 1.开发成本

硬件成本(购置,基建,安装,调试等) 软件成本(开发,培训,系统切换等)

2.运行成本(人员费用,消费材料,技术材料,折旧等) 3.管理成本(监理,审计,服务,行政等)

4.维护成本(硬件,软件,纠错,适应,完善等)

六、系统效益 1.经济效益






按系统功能(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按服务对象(如企业,政府等)

按效益类型(如直接/间接,有形/无形等) 按技术特征(如EDPS,MIS,DSS等) 2.社会效益

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对本企业的影响程度 福利,就业,伦理道德

七、财务评价

1.投资指标(如企业管理费,非生产人员工资等) 2.收益指标(如销售额,利润等)

3.综合指标(如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等)

3.6.3系统运行管理

3.6.3.1运行管理制度

1.各类机房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2.信息系统的其他管理制度

3.6.3.2日常运行管理内容 1.系统运行情况的纪录 2.审计跟踪

3.审查应急措施的落实 4.系统资源的管理

3.6.3.3系统软件及文档管理

1.系统软件的管理除日常维护以外,还包括版本更新和升级等。 2.信息系统文档的管理

第四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1概述

4.1.1 BSP的概念

企业系统规划Bussiness Systems Planning,BSP方法,是由IBM公司研制的指导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虽然研制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方法和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它着重帮助企业作出信息系统的规划,来满足其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实行BSP研究的前提是,在企业内有改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要求,并且有为建设这一系统而建立总的战略的需要。因而BSP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的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有关。



1.一个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2. 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的关系






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活动有着不同特点的信息需求,有必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框架,并据此来定义信息系统。首先,信息系统应强调对管理决策的支持。一般认为,在任一企业内同时存在着3各不同的计划、控制层。

战略计划层:是决定组织的目标,决定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用的资源以及获取、使用、分配这些资源的策略的过程。

管理控制层:通过这一过程,管理者确认资源的获取及组织的目标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这些资源。



操作控制层:保证有效率地完成具体的任务。 3.一个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 4.一个信息系统应该适应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变

5.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计划,应当由总体信息系统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

4.1.2 BSP的目标

BSP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要。具体目标可归纳如下:

为管理者提供一种形式化的、客观的方法,明确建立信息系统的优先顺序,而不考虑部门的狭隘利益,并避免主观性。



为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系统的建设和投资提供保障。由于系统是基于业务活动过程的,而不因机构变化而失效。



为了以最高效率支持企业目标,BSP提供数据处理资源的管理

增加责任人的信心,坚信收效高的主要的信息系统能够被实施

通过提供响应用户需求和用户优先的系统,改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应将数据作为一种企业资源加以确定,为使每个用户更有效地使用这些数据,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



BSP研究所得到的规划不应当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在某一阶段对事物的最好认识。BSP方法的真正价值在于提供了下面的机会:



创造一种环境和提出初步行动计划,是企业能依此对未来的系统和优先次序的改变做出反应,不至于造成设计的重大失误。



定义信息系统的职能,继续规划过程。




第四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2BSP方法的研究步骤

4.2.1研究项目的确立

BSP的经验说明,除非得到了最高领导者和某些最高管理部门参与研究的承诺,不要贸然开始BSP的研究。因为研究必须反映最高领导者关于企业的观点,研究的成果取决于管理部门能否向研究组提供企业的现状,他们对于企业的理解和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在一开始时就要对研究的范围和目标、应交付的成果取得一致意见,避免事后的分歧,这是至关重要的。

4.2.2研究准备的工作

在取得领导赞同以后,最重要的是选择研究组组长,要有一位企业领导用全部时间参加研究工作并指导研究组的活动。要确认参与研究的其他层次领导是否合适,并能正确地解释由他们所在部门得到的资料。



对研究组和参与研究的管理人员要有适当的培训和辅导,管理人员能较好地提供材料,是研究组能充分地利用这些材料。



要尽快地选好调查对象,并对他们事先准备,安排会面的日程以及项研究组提供信息。准备工作阶段的主要成果应当是研究计划地制定,内容包括一个研究计划、一个会谈日程、一个同主持单位一起做复查的时间表和一个研究报告大纲。

4.2.3研究的主要活动

BSP研究还包含11个主要活动 1.研究开始阶段 2.定义企业过程 3.定义数据类

4.分析现存系统支持

5.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 6.提出判断和结论 7.定义信息总体结构

8.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 9.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10.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11.研究成果报告

第四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3定义企业过程

4.3.1过程的定义的目的和条件

企业过程为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它们的分析和识别无需顾及与组织机构的联系。定义企业过程的目的和作用可归纳为: 1.使信息系统尽量独立于组织机构 2.帮助理解企业如何完成使命和目标

3.为从操作控制过程中分离出战略计划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4.为定义所需要的信息结构和为确定研究的范围、模块的分解和排序、开发的优先顺序提供依据

5.为定义关键的数据需求提供帮助

过程定以前,下列几点是研究的必要条件:

1.所有的研究成员必须参与整个活动,且在活动前对期望的成果有一致的意见

2.所有提供或调查的材料要记录、整理完好,以免在以后的决策和工程设计时误解或遗

3.研究组成员必须建立和理解资源及资源生命周期的概念 4.研究前收集的信息必须能对产品和资源进行说明和设计

4.3.2产品和资源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可描述如下:

1.需求、计划、度量和控制:决定需要多少产品和资源,获取它们的计划,以及执行计划要求的度量和控制。

2.获取和实现:开发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或者去获得开发中所需要的资源。

3.经营和管理:组织、加工、修改或维护那些支持性资源,对产品/服务进行存储或服

4.回收或分配:意味着中止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职责,标志着资源使用的结束。 生命周期的概念将有助于研究人员能结构化地、逻辑地、全面地识别过程。

4.3.3定义过程的基本步骤

4.3.3.1计划和控制过程

准备工作阶段收集到的有关计划、关键成功因素和它们的度量标准等信息,一般可被组合成战略计划类和管理控制类。

战略计划是长远计划或发展计划,管理控制是操作计划、管理计划、资源计划。

4.3.3.2产品/服务过程

1.识别企业的产品/服务

2.按产品/服务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识别过程 3.画出产品/服务过程总流程图 4.写出每一过程的说明

4.3.3.3支持资源过程 1.支持资源的描述

2.对每一个支持资源,按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识别过程

4.3.3.4过程的归并和分析 1.过程的归并

2.画出过程组合表和完成过程表说明 3.建立企业过程与组织的联系 4.识别企业成功的关键过程






4.3.3.5结果和应用

一般从定义企业过程中,应获得以下结果和资料: 过程组和它们所含过程的目录 各个过程的说明 关键过程名

产品/服务流程图

研究组对整个企业的理解和分析

企业过程是下面研究活动的基础。企业过程的最根本的作用时了解是用信息系统来支持企业的需求和机会,这也是BSP研究的目的。

第四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4定义数据类

4.4.1识别数据类

企业过程被识别以后,下一步就要识别和分类由这些过程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所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识别数据类是为了解决下列问题: 1.了解目前支持企业过程的数据的准确度、及时性盒可得性。 2.识别在建立信息总体结构中要使用的数据类。 3.发现企业过程间目前的和潜在的数据共享。 4.各个过程产生和使用了什么样的数据。 5.缺少哪些数据。

6.发现需要改进的系统。 7.确定企业的数据政策。

4.4.2给出数据类定义

最后要定出每一个数据类的定义,并说明它包含什么数据,供讨论和定义数据结构用。一般来说,数据类写得越香溪,在以后的研究中越不易失误,建立系统总体结构越方便,对BSP的后续研究越有帮助。

4.4.3建立数据类与过程的关系

BSP认为数据类和过程是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应该建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可消除在考虑定义和内容时所产生的问题。

国成/数据类矩阵是建立二者联系的工具。

第四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5分析当前业务与系统的关系

4.5.1分析现行系统支持

当对企业过程和数据类有清晰地了解后,还必须对当前的数据处理工作是如何支持企业的问题有必要的了解。这样,才能为未来信息系统建设提出建议。




1.考察信息系统对过程的支持 2.识别当前的数据使用情况

4.5.2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

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是BSP设计的出发点。这种要求是通过对10~20为高层管理人员进行2~4小时面谈来得到的。面谈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核实已得材料,如有关职责、目标、关键成功因素以及其他一些结论 弄清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信息需求,主要障碍和机会。 确定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与过程、数据类联系 提出解决问题可能的办法和确定潜在的效益

4.5.3提出判断和结论

收集情况的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在的任务是要对得到的事实加以罗列、分析并得出必要的结论,形成报告,在报告中提出判断的结论。总结目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与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表明他们在面谈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已经被理解和接受,并成为整个企业分析的一部分。



为提出实施计划提供依据

为建立总体结构优先次序提供依据

为信息结构中的子系统描述提供基础材料

提出判断和结论的依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初期收集到的材料,特别是用于面谈的图表;另一些就是面谈提供的两个结果,即由被访者认可的面谈总结和列入问题分析表中的主要问题。

下面介绍提出判断和结论的步骤 1)检查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检查所有面谈总结确已完成;确定每次面谈的问题的分析表完整并可用;过程和数据类得到足够的补充和修改。

2)确定判断和结论的范畴

BSP研究需要有研究范畴和任务之间的一致性,这样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混淆。 3)根据以上范畴将问题分类 4)将判断和结论写成报告

5)将问题分类以确定总体结构优先次序

第四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6定义系统总体结构

4.6.1企业的信息结构图

当企业过程和数据类确定后,应研究如何组织管理这些数据,即将已经是别的数据类按逻辑关系组织数据库,从而形成管理信息来支持企业过程。



为识别要开发的信息系统以及子系统,可用表达数据对系统所支持的过程之间的关系图来定义信息结构。结构图勾画出每一个系统的范围、产省、控制和使用的数据,系统与系统




的关系,对给定过程的支持,以及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图是企业长期数据资源规划的图形表示,是现在和将来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蓝图。

4.6.2确定主要系统

为了将复杂的大信息系统分解成便于理解和实现的部分,一般将信息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对而又相互联系的分系统,即信息系统的主要系统。

4.6.3数据流向表示

落在方框以外的那些U表示对数据流的应用,用箭头表示数据从一个系统流向另一个系统。

4.6.4识别子系统

为了方便信息系统的视线,还必须将分系统分为更好的子系统。其划分的必要性有:一、分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仍非常复杂,每个分系统都可能需要由其他系统产生的信息,分解后能使关系明确、简单;第二、并不是在一个分系统中的所有过程都有需要给与高优先级的支持;第三、给定的系统往往太大,难以一次同时实现,它可能是逐个子系统或几个子系统来实现的。



BSP给出子系统的以下有关概念:

过程提供了合理的子系统边界,因为过程是按企业活动的逻辑关系来划分的 子系统通常仅由一个过程组成,但对其他过程提供支持 一个过程可以由两个或多个子系统来支持

已有的应用系统不应对新系统的规模和边界产生影响 根据其对数据类的产生和使用特点可将子系统分类如下: 产生数据类但不能使用其它数据类的子系统 使用其它数据类来产生一个数据类的子系统 使用数据类但不产生数据类的子系统

4.6.5先决条件的分析

确定子系统的轮廓以后,则是先决条件的分析,即哪些子系统必须在其他子系统之前开发。通过对企业的理解和已经得到的信息结构,可以分析出子系统间的相互依赖性,从而确定其开发顺序。

4.6.6信息结构的使用计划

信息结构确定出分系统和子系统,根据他们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类以及他们支持的企业过程,提供了企业将来信息支持的概貌。子系统的作用是提供了指定优先级别的对象,可以开始对其定义、设计和开发,并且结合企业过程/组织矩阵的使用,信息结构能帮助企业明确产生数据的过程和机构,已确定管理责任和数据政策。



信息结构还能帮助数据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和对分布数据处理提供帮助。




第四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7确定系统的优先顺序

4.7.1确定选择的标准

为了尽早开始实施方案,研究人员应选择出首先要实施的信息结构部分,并向管理部门推荐。确定子系统优先顺序应考虑下述问题:



该子系统是否具有近期投资节省而长期效益好的优点? 它会影响哪些方面的人员,有多少人?

他是否为初期的数据库结构提供基础性工作? 而确定逻辑优先顺序的主要判断可归结成4方面: 潜在的利益分析。 对企业的影响。 成功的可能性。 需求。

4.7.2子系统的排序

对构成信息系统的子系统进行分析。BSP建议可对上面提到的4个方面中的每一个做1~10个等级的划分,确定实施次序,可绘制徒刑,以强调最迫切需要的子系统。 4.7.3优先子系统的描述

最后,应对优先子系统建立详细资料,以便管理人员对其进行评价。一般认为,这些资料应包括企业过程和数据类字典、问题分析表、郭成/组织/系统矩阵以及研究判断和结论。它们概述了系统的功能、主要目标和所支持的过程、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预期效益等。提供的文件应有标准规范。



对优先子系统的基本描述应包括以下几项: 一般性描述和目的。 主要问题。 潜在的效益。

受影响的企业过程。 输入和输出。 影响的组织层次。 先决条件。

4.7.4实施方法的选择

研究人员应对系统的实施提出具体建议。建议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一般可能是:



实行购买的决策,即购买现成的程序,做少许修改,这样最快。 实现开发的决策,即系统从头开发,当然也包括项目或系统的移植。

开发与购买相结合的决策,即部分开发部分购买,应着重考虑系统间的相容和协调。 实施建议必须明确,具体和详细,以保证执行时不致失误。




第四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8~11

4.8信息资源管理

BSP认为应该将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即信息资源管理IRM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含3个主题:



资源管理的方向和控制。要从整个企业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资源的管理。其指导方针应该是数据可共享、数据处理组织提出应用项目以及资源的有效性。

建立企业信息资源指导委员会。其负责制定方针政策,控制和监督信息资源功能的实施。

建立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从事数据的计划和控制、数据获取以及数据的经营管理,并包括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信息资源组织应由企业的一位副总裁来担任领导,并包括数据处理管理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



4.9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4.10成果报告和后续活动 4.11结论

第五章战略数据规划方法5.1概述

5.1.1方法的来源

5.1.2内容概述

5.1.3系统开发策略

James Martin著作中,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和策略考虑应贯彻始终,考虑系统开发战略和策略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1.计算机化的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企业的重大建设,同时也是一项投资大、开发周期长、具有较高复杂程度的建设项目。

2.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不仅是一项技术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社会性的工程。

3.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建设,涉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和其他用户。



4.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管理科学、决策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学科。

5.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建设,密切依赖于企业的信息需求、企业环境、企业内部机制、企业人员水平等条件。






6.从长远观点看,计算机化新系统应该注意和强调投资效益,特别是可见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无经济效益的系统建设难以持久。

如何保障信息系统开发在企业中有成功的机会,正确的方法论和正确的开发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从普通原理的角度,必须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建立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必要性 2.自顶向下规划与局限设计相结合 3.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

4.处理部门与管理者之间有交流与联系 5.提高数据处理生产率的途径 6.选择快速收回投资的应用项目 7.数据库费用的支付 8.信息工程

第五章战略数据规划方法5.2自顶向下规划的组织

5.2.1规划工作的组织

为了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建立合适的工作班子,其中必须有懂得如何进行规划并有较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成员。全部规划工作应由核心设计小组来领导,一般它由4个人组成,他们将得到企业内各用户部门的帮助,并从用户部门选取一些主要人员参加到设计小组中。一般称这些部门用户参加这位用户分析员。

5.2.2信息资源规划

自顶向下的全面信息资源规划需要有专门组织来领导,如有的企业设立一个数据或信息资源委员会,负责审查和反馈所需要的信息及规划工作。



在某些情况下,这一组织只负责数据资源规划工作。在另一些情况下,还全面地负责整个信息系统的规划工作。信息资源规划者必须听取高级管理者的意见,而高级管理者必须认可信息规划者所作的规划,这一点必须做到,否则,规划将不能全部实现。

5.2.3数据规划的基本步骤

数据规划的步骤可粗略规划如下:

1)企业模型的建立。它大致分3个阶段 开发一个表示各职能范围的模型。

扩展上述模型,使它们表示企业各处理过程

继续扩展上述模型,使它能标是企业各处理过程

2)确定研究的边界。

在一个小型企业或密集型的一体化企业中,研究的范围应包括整个企业。




假如自顶向下规划的范围太广且涉及到几个独立的单位,那么及时控制和实现数据库的开发式困难的。

战略规划的研究范围与企业的管理方式有联系。 3)建立业务活动过程。 4)实体和活动的确定。

5)对所得规划结果进行审查。

第五章战略数据规划方法5.3企业模型的建立

5.3.1企业职能范围

企业模型表示了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具有的职能。不同的企业模型对企业活动表示的详细程度各异。当数据需求反映到企业模型上时,是该企业模型面向数据的一种变幻,可把这个变化分解成需要实现的多个数据库。



企业职能范围指的是一个企业中的主要业务领域。一个中型企业的职能范围可能有业务计划,资金,产品规划,材料,生产,销售,分销,财会和人事等。



在信息资源规划中,第一阶段是确定企业的各个职能范围,以便能够了解企业整个概貌。

5.3.2业务活动过程

职能范围及其业务活动过程的确定应独立于企业当前的组织机构。应该正确地理解本企业的职能和业务活动过程。它们应该是企业的最基本的决策范围和最基本的活动,他们应该独立于任何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以求尽量避免当企业的组织机构被调整或管理层次发生变动时,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不再适合需要。

5.3.3企业模型图

在一个企业中,需要一张表明该企业职能和活动的企业模型图,这张图可能很大,因为在一个企业中有几百个活动,有时多于上千个活动。在新系统地研制过程中,这张图表经常被充实和修改,因而应使用计算机来辅助这项工作。



企业模型应具有如下特性:

完整性。模型应提供组成企业的各个职能范围、各种业务活动过程和各种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图表。



适用性。该模型应使人们合理有效去理解企业的途径,在分析的每一层上所确定的过程和活动对所涉及的管理工作应是自然的和确切的。



持久性。只要企业的目标保持不变,该模型就应该保持正确和有效。只要企业执行的职能相同,企业模型就依然适用。

5.3.4战略业务规划

一些业务规划设计者首先考察一个企业或机构的目的和任务,然后将它们分解成可执行




的目标,而目标必须是可度量的。高层次所确定的目标必须分解成部门的分目标,这些目标需要清楚地加以阐述,并变成向下级人员下达的明确指示以及保证这些指示完成的行动。

5.3.5关键成功因素 在大多数企业中,都存在着对该组织成功其关键作用的因素,一般成为企业经营关键成功因素。在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总是与那些能确保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的方面相关,在不同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的时间内,其关键成功因素也不同,甚至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战略数据规划方法5.4主题数据库及其组合

5.4.1主题数据库的概念

主题数据库的设计目的为了加速应用项目的开发。程序人员使用的数据应已存在于有关数据库中。它把企业的全部数据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位——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应设计得尽可能稳定,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的信息资源提供稳定的服务。稳定并非限制主题数据库永不发生变化,而是要求在变化后不会影响已有的应用项目的工作。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应独立于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武力实现过程,这样能保持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仍然有效。

5.4.2主题数据库的选择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内容的选取和确定还没有一套形式化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对于一个主题数据库等问题存在着许多争论,James Martin推荐两种方法来选择和确定主题数据库。



首先,列出企业所涉及的产品和机构的组成内容,如产品、设备、原材料、建筑物、零部件、现金、供应商、账目、客户、股东等。对每一项都可以有基本记录、特殊记录、事务处理、摘要或统计、计划或设计数据。



其次,可以考察业务活动过程,然后记录下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属于哪个数据类,这样得到一个数据分类表。



5.4.3主题数据库的组合

James Martin指出,主题数据库与BSP方法中的数据类是相当的概念。当给出许多主题数据库及业务活动过程后,在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时,必须把这些主题数据库组合或划分成若干可以实现的子系统。

5.4.4 4类数据环境

James Martin清晰的区分了计算机的4类数据环境,并指出,一个高效率和高效能的企业应该基本上具有3类或4类数据环境作基础。下面列举4类数据环境。



1.文件环境

不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当建立一个应用项目时,由系统分析员或程序原来设计一些独立的数据文件。对于大多数应用项目,都是用这类独立文件。






2.应用数据库环境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数据共享程度高于文件环境但低于主题数据库环境。各独立的数据库时为各独立的应用项目而设计的。

3.主题数据库环境

数据库的建立基本上独立于具体应用,数据的设计和存储独立于他们的应用功能。有关业务主题的数据间的联系,由共享数据库来表示。

4.信息检索系统环境

这一类是为自动信息检索、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室自动化而设计的,而不是为专用的计算和大量生产性运行的数据而设计的。新的数据想可以动态的加入到数据库中,软件是围绕这倒排标和其他的数据检索技术设计的,提供了良好的终端用户语言,使用这些语言能灵活地创建自己的逻辑数据文件。

第五章战略数据规划方法5.6战略数据规划过程提要

James Martin在其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学中的最后给出了自顶向下战略规划的一个全过程,说明这一过程集中反映了使用各种方法论的经验,综合了各种方法的有限,以便体现他感受到的最好的结果。

1)得到企业最高管理层的委托

2)选择一套合适使用的方法,并实施其方法。

3)定义业务职能范围:

绘制一张表示企业、部门和职能范围的图表。 由最高管理者(指导委员会)进行复审。 确定研究范围。

准备一份研究的时间进度表。

4)拟定职能、活动和实体样本。 建立研究小组(要包括两名数据处理人员,其中一名数据库专业人员和两名对企业情况很熟悉的用户工作人 员),小组必须具有一个权威的领导人——他是一位善良而果断的领导人。

确定各职能各职能范围的负责人。 选择用户分析员。 培训用户分析员。

5)把每一职能范围划分成一些业务活动过程,这些业务活动过程可通过各个用户小组进行审查。

给出每个业务活动过程的定义




用户分析员复审这些业务活动过程

整理业务过程表,并由用户分析员对它再次核实。 建立机构负责人与业务活动的联系

6)把所有业务过程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分析员以便复审

7)把每个业务过程分解成功能和活动。

确定每个业务活动过程所需要的实体。 为所确定的实体命名。

逐步建立实体土,该图描述了与现存的业务过程、活动、组织结构及于地理位置无关的企业经营中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并将实体分成组或超机组。 根据建立相应的主题数据库的需要,对超级组进行调整。 为每个超级组命名。

8)可选择组

把活动映射到实体上

为了在活动基础上聚集活动所支持的实体,使用相关分析算法。

改进实体超级组,并用实体图中已产生的超级组对他们做交叉检查。 必要时,调整实体图中的超级组。

9)建立超级组(主题数据库)与业务过程的对应关系。 调整图

产生功能聚集的簇,以便形成逻辑功能范围,它们将成为各个系统的基础。 确定任务繁忙的日常系统

确定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需求。

10)绘制出现存的数据处理系统

确定所设计的数据库系统与旧系统地联系。 计划一个转换策略和一个时间进度表 设计出新旧系统间的联系的桥梁

11)选择需要采访的高级管理人员 列出采访的问题。

进行采访,使业务活动过程与主题数据库对应关系得到确认。 确定这一阶段中对当前和将来需要信息应做的考虑。 确定数据处理中还存在的问题或被采访人的不同观点。 分析采访内容,以决定是否需要改变系统结构 分析采访内容,设置系统实现的优先级别。

12)画出每个业务活动过程出现的位置

画出业务活动过程出现位置与主题数据库的对应关系图。 检查可分布与不可分布的理由 给出规划分布过程

画出一张数据分布图表,表示6种类型的分布式数据。






13)向用户分析员送交主题数据库、信息系统和分布系统产生的各种图表 对图表和报表作必要调整 呈交同样报表、图表给管理者

14)设置实施过程的优先级别

为实施过程制定指定时间进度表和职责

建立与自顶向下规划工具箱廉洁的自底向上的设计工具。

15)建立职责,确保对自顶向下的规划进行不断的更新。

16)准备和呈交一分结束报告。

第六章信息工程方法6.1信息工程基本概念

6.1.1信息工程发展过程

信息工程是在一个企业或企业的主要部门,关于建设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构成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正规化、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强调了实施信息工程的关键因素是:



1.信息工程是在企业范围内应用结构化技术来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2.信息工程应自顶向下分步骤来实现和创建企业的信息系统

3.信息工程要建立企业的全局模型,即企业的业务模型、数据模型、业务与数据的交互作用模型,从而构建起开发一个计算机化企业的框架,并可在框架内独立开发各个应用系统。



4.信息工程应是用自动化的工具和设施,快速建立和修改各种应用系统,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5.信息工程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充分使用各种规范化的开发技术,如重用技术、原型技术来实现系统应用

6.信息工程需要调到各类人员,从最高管理者、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到最终用户,他们将参与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并发挥积极性。



6.1.2信息工程概念

信息工程是建设企业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实践,他从业务和技术两个方面为系统的建设提供规范和完备的社会和技术手段,对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和构成。



然而,信息工程方法无论如何变化,他都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或保持以下关键成分:

1.信息工程从企业的整体着眼并应用结构化技术来创建企业的信息系统






2.信息工程运用自顶向下方式,通过信息战略规划、业务领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构成等步骤来实现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3.信息工程需要建立用于存储企业数据模型、过程模型、各种设计信息的信息库。

4.信息工程构筑起一个计算机化企业的框架,并可在这个框架内独立地开发各个系统。

5.信息工程的各种阶段的实现都应是用计算机化的工具,可快速创建和修改各个系统。

6.信息工程是整个企业范围的开发方法,能使各分别建立的系统协调一致,可最大限度地使用可重用技术。

7.信息工程要求企业最高管理者亲自参加和领导信息战略规划的制定,要求最终用户参与到系统建设并发挥其业务专长。

8.信息工程映出军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应能确定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计算环境,是系统能适应信息需求的变化。

6.1.3信息工程的组成

1.系统的方法论。信息工程形成了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以应用为中心的开发方法,并在方法中强调以数据为战略资源,以数据规划为基础的信息工程方法,它以主题数据库的组织和实施来实现,并提供直到系统完成的各个阶段的实施方法。

2.完备的工具集。信息工程形成与方法论配合的完整的工具集。没有完备的适应与开发系统各阶段的工具,将难以保证方法论的有效实现,工具集能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有效加以实施,且规范和完整。各阶段有明确的输入信息要求和输出信息要求,便于较机械的执行。



3.信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形成以信息库为核心的信息工程环境。信息库积累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以及系统维护信息、并完整地负有相应的对信息的处理工具。



4.成熟经验总结。信息工程总结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建设中的系统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当前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借鉴。

上学吧为您提供系统分析师(高级)考试资料下载: http://www.shangxueba.com/share/e27.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2d7a83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