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路怒”与“网怒”背后的社会戾气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19期 由“愤怒的司机”到“愤怒的网络围观者”,社会戾气被发酵膨胀,危害极大。“路怒”到“网怒”,也见证了舆论冷暴力的杀伤力。一个人的暴戾,既肇端于这个社会,又加害于这个社会;而要改变社会的暴戾弥漫,每个围观者都要反躬自省。 5月初的道路上,脾气火爆的“路怒族”不少。些微小事,就要暴力解决,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文明扫地。“路怒族”身上弥漫的这股戾气从哪来?文明社会的理性与宽容如何体现?恰在这些沿途小事上。 让人大跌眼镜的“路怒族” 5月3日,成都市卢女士所驾车辆因“突然变道”,被一红色polo车逼停,并遭到对方男性车主暴打,致其右肩骨折、脑震荡。 5月3日,北京西直门附近交大东路上两辆车发生轻微碰撞,事故本身并不严重,但两辆车上冲出数名男女,发生了激烈争吵并相互推搡,最终造成打斗。 五一小长假尾声,晚上9点多,在昆明昆石高速阳宗海往昆明方向,一名奔驰司机收费站插队引发冲突,追出数里后撞死一老人。 因“路怒症”滋生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在陕西西安,小车称公交车挡了路,两男子逼停公交车后上车暴打司机,司机的鼻梁骨被打断;在甘肃兰州,一辆奥迪车欲停在医院应急通道被阻拦,女司机下车用膝盖和高跟鞋狠撞狠踹保安…… 无论是知书达礼的小资,还是风度翩翩的白领,当他们握紧方向盘时,都容易变得脾气火爆、乱飙脏话。这种通病在汽车社会见怪不怪,此即所谓“路怒症”。 由“路怒个人”到“路怒族”,可以说“路怒”非单一现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中,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而他们表现出来的“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 舆论冷暴力的杀伤力 对近日“有视频有真相”的“暴打女司机事件”,很多网友无视暴行甚至为之叫好,实在让人不寒而栗。为暴打女司机叫好,不仅是为暴行鼓掌,也不仅是性别歧视,更是戾气弥漫的体现。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是非判断,却不能让围观者达成基本的共识?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d447c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