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沽酒 我听到一首《追光者》,想了几个月写下这么一段话。 我深深替一位当代作家不值,他在书里幻想自己是一位画家,他讲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后来这段故事被搬到小荧幕。他勾勒的女主角单单因为一首倾诉内心的音乐被知晓,被感动。写作,绘画和音乐一块儿才表达出了这个作家卑微的女性视角和内心。这个作家配的上这个故事,这个作家配称为画家。 文叁:绘画和写作,或者绘画和音乐,或者电影和写作,哪一个更能展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呢?有时候我觉得是写作,毕竟1000多年前王维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觉得他的诗里面也流淌着声音。有时候我觉得无论是绘画,写作,还是音乐与电影,都不能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艺术家更渴望被感知吧! 庚:这个问题我以前也很认真地思考过,是有一次我出去玩儿,到了一种情境之后觉得特别可人,我就想把这种情境写出来,可是我苦思冥想最后觉得我怎么写都表达不出来当时的心境跟环境的关系,于是就引发了我去想到底用什么形式才能把一个人的心境跟当时的环境很恰到好处地或者说和谐地呈现出来?我想着是画儿吧,真恨那时候会写不能画,后来我就在长凳上坐下来了,我又想了想,是不对的,画所能表现的东西其实也是很有局限的,这就引发我去思考另一个问题,我当时还想到了摄影,其实它比画儿的局限性更大,什么才能称得上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形式,到这个时候我才想到音乐这个东西。虽然它也有局限性,但是相对比较弱,比较小。音乐是各种声音和人的情感的集结,就作为声音来讲它是最容易被感知的,也是自然界对自己的最强有力的表达。为什么这么说,比如,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带着啼哭来的,啼哭本身就是一种声音,也象征着生命本身,随即学会发笑,这也是一种声音,而后才学会说话,这也是一种声音,如果一个人说话没音儿,我们叫他哑巴或者说他不会说话,可见声音的重要性。但是,无论是啼哭还是发笑还是说话都是受到外界刺激后被感知才做出的表达。而且,人对声音的感知比其他的形式更直接更强,比如: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讲,他听一次蛐蛐儿的叫声他就能记得住,而且下次他就能根据声音来分辨了,但是,你要是让他用画或者文字来表达,恐怕一次根本不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教孩子认识动物的过程中如果你加入对动物声音的模仿,孩子会很高兴并且很容易记住,下次再去问的时候她会答比如羊,然后她不会忘掉再“咩”~地一声,她为什么要去再加一个声音进去呢,实际上对孩子来讲她更愿意表达的是“咩”~这种声音,而不是羊这个答案。对于孩子来讲让他写或者让他画都是比较难的一种形式,但是,你给他一段音乐,他能根据这种旋律舞动起来,而且会根据音乐的轻重缓急来调整自己的肢体表达。所以,我觉得音乐才是艺术的最高表达形式,因为它最原始,最接近于自然,也最容易被感知,绘画次之,文字才是最无力的那种。 耿: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担负着传达和被传达,感知和被感知两种使命。 文叁:这是我犹豫了要不要问帕慕克的问题,觉得有点儿傻,后来没问,我觉得你说的对,应该是音乐。 20xx年10月16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来到柏林自由大学演讲。他的作品我一部没看过。百度了一下他,他是弃画从文的。准备了一个问题,但是我也没有问。我的问题是文字和绘画哪个能更好的表达你自己。在似懂非懂的英语演讲中,我看到帕慕克的兴趣又回到了博物馆展览等艺术领域。我想我不必再追问。 中国古人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讲和美协调音乐的精微奥妙确实要靠乐曲和歌词的互相配合(和乐之精妙,固表里而相资矣)!《追光者》做到了乐曲和歌词或者说做到了乐曲、歌词和背景故事的互相配合!l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deae71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