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生平事迹 巴金的生平事迹 巴金的生平经历: 1904年11月25日,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排行第四。 1909年,5岁的巴金进私塾认字。16岁时,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其间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革命刊物和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等外国作品。 1921年,加入编辑《半月》刊,组织“均社〞,加入些革命性的社会活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并翻译俄国作家迦尔洵的小说《信号》,这是他第一篇译作。 1923年春,离开四川赴上海,在上海南洋中学念了半年书,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 1927年1月,赴法国留学。 1928年12月,归国回到上海,是年翻译的《托尔斯泰论》载于《东方杂志》,首次署名巴金。 1929至1933年,辗转上海、南京、北平等地,出版《家》、《雾》、《雨》等代表作品,译完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等。 1936年10月初,与鲁迅、郭沫假设等21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形成。 1937年7月,抗战暴发,与茅盾编《呐喊》;后上海陷落,辗转武汉、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完成《春》、《秋》等大量作品。 1944年5月,在贵阳与萧珊(原名陈蕴珍,浙江宁波人)结婚。 1949年6月,被选为中国文联常务委员和文协(后改为作协)常务理事。9月,在京加入政协会议,中选政协委员。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加入天安门城楼观礼。 1966年8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贴出攻击巴金的大字报,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关进“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巴金被点名批判。随后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1972年,巴金夫人病逝。 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 2008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 巴金驰名作品《家》简介 1931年12月,巴金发表长篇小说《家》,这是作者《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小说以作者自己的家庭为素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 小说发展的主要线索是围绕高家长房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爱情,展开了高公馆内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独裁统治势力对青年一代的迫害和新旧两种思想斗争的描写。 觉新本是个有理想的聪明青年,因高老太爷想早抱重孙,让他成婚。觉新本与表妹梅芬恋爱,由于姨妈反对,加上两人八字不合,不能相配。最后由父亲用抓阉方法,决定与不相识的瑞珏成婚。这样恋爱三方都陷入痛苦之中。不久梅芬抑郁而死。 觉民、觉慧比大哥接受了更多的新思想,也更具有对抗精神,觉民不服从高老太爷的指婚命令逃婚在外,与志同道合的表妹琴自由恋爱,取得了胜利。觉慧爱上了善良纯净的奴婢丫头鸣凤,高老太爷却把17岁的鸣凤送与60岁的豪绅冯乐山“做小〞,致使鸣凤投湖自杀。 从此,觉慧更加仇恨这个家庭,萌发了离家出走成家庭“叛徒〞的思想。高家第二代克安、克定又私蓄娼妓,变卖家产,赌博闲荡,致使高公馆坐吃山空,露出分崩离析的征兆。高太爷在绝望中死去。服丧期间,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把瑞珏赶到城外一座破房里生产,结果云儿出生,瑞珏却葬送了性命。一系列残酷的打击使觉新对自己“不抵制主义〞的孱弱态度有所省悟,更使觉慧鼓足勇气,愤而出走。高家在漂浮,而新一代在崛起。 巴金的生平事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3264d92d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