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精髓,可以提炼为四个字:中和位育 “中和位育”的概念,源于《中庸》,开篇第一章即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解释: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未表现出来,就是中。表现出来之后,合乎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至理。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万物各归其位,各得其所,生机勃勃,蓬勃发展。 这段话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是如何进一步揣摩其中的奥妙? 中 执两用中,即为中也。既不靠向这一端,也不靠向那一端,但是既和这一端沾些边,又和那一端沾些边。费孝通在《中国文化的重建》中指出,中华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界限应该是“场”,而不是“墙”。这就是说,中华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喜欢“交集”,不喜欢彼此对立,“场”的概念是彼此有融合,边界不会那么直接,“墙”的概念刚好相反。 所以说,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宽容。不论是对人,对别的文化,还是对待自然,都能看出这一特点。对人,要“仁”,对别的文化,尊重和吸纳,“美人之美”,懂得欣赏别人,学习别人,而不是消灭别人,对待自然界,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一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也就是说,你的潜在的情绪,一种客观性存在,就是“中”的状态,这种状态,不冲撞任何人,不表现任何波澜,是一种很“平静”的状态。而从文化层面看,“中”的概念,是一种文化宽容的理念。 和 “礼之用,和为贵”,人类为什么发明“礼”,就是用来润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跟交通信号灯是一个功能,而“和”,是礼的核心之一。 “和”,其实间接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家,存在出现摩擦的可能性,如何解决?就是“礼”,也就是“和”,所以,讲到这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好理解了,情绪和情感,可以宣泄,但是要注意节度,要有某种约束和节制,这便是“和”的概念。“和”不是完全没有脾气,而是有脾气,但不越界,有尺度,懂拿捏,有分寸。 “和”的概念,深入人心,处处可见,如“和气生财”,“和为贵”,“惠风和畅”,“心平气和”,“风和日丽”等。从文化层面看,“和”,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共享的理念。 位 适当的位置,就是“位”。“位”既是“中,和”达到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也是跟“中,和”并列的一种要求。情绪也好,情感也好,各种事物的尺寸等,都是“位”的一部分,在适当的位置上,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就能相安无事,共同发展。 对于个人来说,“位”,是适合你的职位,地位和岗位,你是不是得心应手,自感快乐?自己是很清楚的。常言说:如鱼得水,这便是“位”的很好的例子。中国人又有一句话“德不配位”,指一个人品质不高,地位却高,这样也不好。所以位置,以适宜为最好,不是越高越好。 “位”也可以用来解释不同文化的一种彼此存在的状态,各种文化,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用费孝通的话说,就是“各美其美”,它自有它的价值。 育 育,就是不仅要保持,要存在,还要发展,要蓬勃发展,要形成新的局面。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有的人和事,都各自得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所长,那么万事万物就达到最好的状态,就可以很好地发展。 中华文化之所以还有很远大的未来的使命,在于它不仅在处理自身之民众关系、社会事务等方面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还有另一点是,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中华文化也颇有心得。 文化大同,就是中华文化的智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要融合,是要走出这样一条路的,各美其美,指不同的文化都在绽放光彩;美人之美,当然就是指彼此欣赏,而不是彼此攻击了;美美与同,就是文化交融、对话、融合、借鉴,共同繁荣,一个也不会少;最后得到文化大同,天下大同的境界。这其实就是中华智慧为人类未来的文化融合,指出的一条可行之路,或者说是解决方案。 中和位育,中华文化的其他很多概念,都可以从这四个字中派生出来。不管是个人修身养性,还是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这四字都是可以借鉴的,中华文化之智慧,还可以不断挖掘,不断探求。可以为人类解决当下文化交融问题提供更多的参考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d60b83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