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祭海”民俗的传承发展 祭海节,是一个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传说明清时期,清明节前,春汛来临,气候转暖,渔民在出海前要选一个黄道吉日到龙王庙祭神,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海上平安。他们多在海边立龙王庙,并尊龙王敖广为“海神”。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打鱼了。 青岛地区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发展着经济和文化。青岛由于三面环海,先民们大都靠海洋生物作为食物,便对海洋的利用有了自然的认识,在海边或近海进行采贝、捕鱼等活动。这就是早期的渔业活动和海上活动,它们创造了古老而灿烂的海洋文化。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在青岛地区发现了大坟口文化、龙山文化墓葬及居住地遗址100多处,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青岛诸市区的沿海地区。从墓葬中发现有多种深海鱼类的骨骼和成堆的鱼鳞,并且有捕捞的鱼具一一船和网坠。有的遗址中有数层海蛎子壳,数量极为可观,说明一代一代的人们大都靠食用这类海产维生。有的墓葬中的随葬品还有非常精制的蚌器,说明当时的渔业活动较为频繁,海上活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地区属齐国。齐国是所谓负山面海具有广大国土的“泱泱大国”。在齐太公及齐恒公、管仲时期,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就是“便渔盐之利”。经过历代君主对海洋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才使得齐国从“土地辟、人民寡”的贫困条件下迅速发展和强盛起来,成为经济强国。而以琅那(今胶南)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即今青岛地区)也成为闻名天下的富庶之地,琅琊成为齐国航海中心和优良港口城市。 秦始皇统一后,对琅琊的地位十分重视,灭齐后,置琅琊郡,郡治琅琊。琅琊成为全国36郡中唯一的滨海郡城。从公元前219年至210年,秦始皇三次巡抵琅琊,并派齐方士徐福出海寻三神仙,求不死药。徐福船队出海前,“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即戒斋沐浴以祭海神。至今在胶南琅琊台海中仍有斋堂岛、沐官岛等岛屿和生动丰富的资料与传说。说明至迟在秦代,山东沿海已经有了祭祀海神以求平安的海洋宗教文化活动。从此以后,这一地区的敬神祭海活动便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其祭祀对象在明以前为海神。自明太祖朱元璋在各主要港口敕建龙王庙后,祭祀龙王成为祭海的主要对象,一直延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渔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渔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祭海不再是一种迷信的祭典活动,而是作为一种风俗沿袭至今;祭海的形式、内容也由单纯的祭神变成了欢送渔民出海、预祝渔业丰收的盛大节日——“上网节”。 最著名的祭海节是位于我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田横镇的传统祭海活动,通称“田横祭海节”,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祭海节。 周戈庄位于青岛即墨市以东50余公里处的田横镇,是一个自然渔村。村民祖祖辈辈靠捕鱼为生,常年在海上漂泊,因此他们祈求神灵保佑,当然也就尊龙王为他们所信仰的神祗。因为在神话传说中,龙王是住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所以一般在靠海的地方都建有龙王庙。 据说,“祭海”在历史上的名称就叫上网节(渔民出海前要把网具运上船,叫“上网”。),它是渔民自发地为祭祀能主宰他们命运的海龙王而举行的盛大的祭祀活动。这一活动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现已无法考证。过去对祭海的时间没有具体规定,只是在谷雨前选一个吉日进行。自1992年开始,当地政府将这一“盛 事”纳入统一管理,规定了具体的日子,即每年的阳历3月18日。 周戈庄的海滩上建有一座龙王庙,据说原来庙内塑有龙王(人像)尊像坐中,赶鱼郎、帐先生侍两旁,文革期间被毁。现已恢复,但原貌已不存在,平时也不供村民使用。当地对祭海活动历来就非常重视,提前两三天就要做祭前准备。在诸多供品中,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供品,就是每家必须宰杀一头猪,所供的这头猪必须是整猪,而且清洗干净后还要精心打扮,嘴衔红花,身披彩绸,特别是猪背上要蒙上一层形似渔网的板油脂皮,寓意是希望一网下去可捕到肥猪般的鱼。准备期间,村里的渔妇们更是忙个不停,她们要用自己的高超技艺精心制作各种面食供品,其中主要是馒头(也叫饽饽)。做馒头要有技巧,不仅做得大,时间长了也不裂,而且更重要的就是对其加以绘饰。村里很多巧妇们做的馒头,都是由老辈儿传下来的,所以在图案上都是那么古朴典雅,非常具有传统风格,如“丹凤向阳”、“并蒂莲花”、“对蝶飞舞”、“双鱼戏水”、“金龙盘柱”、“双龙戏珠”,还有花草图案“菊”、“梅”、“蓝”等,形似逼真,令人叫绝。还有用面塑出的“神虫”、“鱼”、“虾”、“蟹”等动物造型,堪称一绝。这些供品馒头“之大”(重达两公斤以上)、“之美”,可谓是非常有价值的观赏品和精美的艺术品,有人曾风趣的说这简直是一个“赛馍会”。 祭前准备做好之后,接着就是“祭典”仪式。是日清晨,一种充满乡情海韵的民间祭祀活动就在村前的沙滩上拉开了序幕。村民们抬着宰好的整猪,渔妇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提着供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海滩上。各家都非常有秩序地将供桌、供品摊摆开来,在供桌前还要有一只雄鸡,取意“大吉大利”。应该说,海滩上最热闹的就是各家往庙前的照壁上贴对子,由于照壁较小,好多对子都是重叠罗压,看上去琳琅满目,内容也非常丰富,基本上都是预祝丰收的吉祥话语,比如“水不扬波”、“满载而归”、“金玉满堂”、“风平浪静”、“天保发财”等等,这都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一般在上午九点,上网节正式开始,海滩上鞭炮齐鸣,礼花喧天,万头攒动,一片欢腾。剧团扎台唱戏三天三夜,秧歌、龙灯、旱船、腰鼓及各种民俗表演纷纷登场,热烈的场面极为壮观。随着阵阵的鞭炮声,渔民喜悦地迎接一年新生活的开始。 周戈庄的“祭海”风俗是一种海洋民俗文化,它完全是由渔民自发形成的一种信仰、崇拜,它代表着当地的历史背景、地理风貌、社会形态以及渔民的心理素质,因此我们在设计展览方案时,最多考虑的是将其动人的场面再现给观众,以“写实”的艺术形式渲染气氛,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们了解青岛的民风、民俗,给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添上一份光彩,也为青岛旅游文化增加一个重要的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自古以来,把海洋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十分常见。在远东地区,主要是在环渤海地区、黄海海域,这种崇拜特别明显。环渤海地区和黄海区域从来都是中国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齐鲁文化、燕召文化中就已经包含了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与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也在此前就共同沐浴在这一区域海洋文化的精神光照之中。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要想保护并传承这一民俗文化,我认为政府应成立相关部门,专门负责祭海节的文化元素挖掘、会场布置、资金筹集、器具准备等工作,指导渔民传承发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1e370b52ea551810a6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