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散文艺术特征之我见

时间:2023-05-10 14:39: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张晓风散文艺术特征之我见

作者:王蕾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4

摘要:张晓风散文的妙词丽句、幽默通脱、刚柔相济、情理兼备、中西合璧,构成中国当代散文的一大景观,作为台湾第三代散文家的代表者,张晓风的散文在很多方面可以展开研究,本文主要阐释她的散文在文辞、文风、文意、文法上的特点。 关键词:张晓风;散文;特征 一、文辞:妙词丽句、异彩纷呈

文辞是散文最能给人以直观美感的首要因素,它几乎在先天上决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甚至境界的高低。张晓风的散文,以其独特的语体美,为中国散文的发展输送了新鲜的血液。 (一)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打破读者知觉的麻木状态和惰性,使读者和熟悉的事物间造成一种间隔,引起读者的震惊和思考。(1)使动用法:张晓风散文中的形容词动用很新颖别致。如典型的台湾乡间的景色,秧针绿在水田里,鹭鸶白在田埂上……”(《中庭兰桂》)绿活用为动词。(2)动词妙用。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秋天·秋天》)其中,冲击猛然收势等动词,都能以动写静,造成很强的气势。

(二)双声叠韵

叠词的选用起着舒缓节奏的作用,也使文章显得回环往复、回肠荡气。如每次站在杜鹃花前,心中亦惨亦烈,想起泣血的故事,但觉得满满一丛树上都是生生死死的牵绊。(《杜鹃之笺注》) (三)比喻新奇

比喻在张晓风散文中构成了一道道绚丽多姿、奇异亮丽的风景,读之令人留连忘返。在《杜鹃之笺注》中,她这样写道:杜鹃这种花竟是愈老愈精神,非常像知识,是一种历久不凋的容颜。知识来比喻杜鹃花的愈老愈精神,真是玉想琼思,奇崛天外。除描写自然外,她的比喻也时常传达一种心情。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浮躁和浅薄就像夏日之日常常使人厌恶、回避。于是深心之中,总不免暗暗地向往着一个境界—‘冬日之日。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刺眼;是暖热的,却不致灼人。(《画晴》) 二、文风:幽默通脱、刚柔相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幽默通脱

晓风在《恋爱盛业式微史》中写道自从有聪明人发明了空气调节,弄得日子四季如春之后,我们便只有如春而没有春了,正好像如夫人不是夫人,如春也不是春,而且如夫人一来,夫人就跑了,如春一来,春也就跑了。 (二)刚柔相济

余光中先生为张晓风的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淋漓健笔。下面举一例就可看出这一赞誉并非言过其辞。木棉花大得骇人,是一种耀眼的橘红色,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像一碗红曲酒,斟在粗陶碗里,火烈烈的,有一种不讲理的架势,却很美。“……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木棉花》)

三、文意:情真意切、理趣横生 (一)情真意切

张晓风的散文感情真挚强烈,是真正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自然流露。《愁乡石》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之作,去日本冲绳岛的鹅库码度假,望着那被称作中国海的海面,她说:着海水所来的方向,想着上海某一个不知名的滩头,我便有一种嚎哭的冲动。其故国情结,使她时而羡慕春天的燕子,可以在江南草长的春天,回到旧时的梁前;时而羡慕游鱼,可以绕着故国的沙岸岩石而流泪 (二)理趣横生

张晓风散文同样富含哲理,引人深思。《行道树》中描写了一行为城市献出绿荫同时又不得不忍受空气污染的行道树,作者在文中感叹道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四、文法:传统现代、中西合璧

张晓风以现代诗的技艺经营她的散文语言,如长段大阵的句子:我愿我是那年春泥上生活过的众生的记录,我是圆我是方我是点我是线我是横我是直我是交叉我是平行我是蹄痕我是爪痕我是鳞痕我是深我是浅我是凝聚我是散。(《酿酒的理由》)读来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张晓风还巧妙运用西方现代文学中的象征、幻觉、错觉等手法传达丰富的意蕴。在《你要做什么》中,她这样写到“‘遥怜故国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诗中对化为火场灾域的长安城有着空茫而刺痛的低喟。我是那不胜不负的菊花,张望着满目的创痕和血迹,倾耳听人的呻吟和馬的悲嘶,企图在被朔风所伤被泪潮所伤令人思乡明月所伤的眼睛里,成为极温柔极明媚的一照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张晓风在当代散文史的发展中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而在当今台湾的文学中,散文文体类的书成为高居榜首的畅销书,又造成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文化现象,无论怎样,这与张晓风等散文家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 参考文献:

[1]张晓风.张晓风自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廖世苹,傅德岷.论张晓风散文的审美风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0c468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