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上写作天天练7(含范文及解析)

时间:2022-08-08 14:42: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部编版高一上写作天天练7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娱乐形式的多元化,中国戏曲一步步陷入了困境,许多地方戏种消亡了。为了扶植本县的剧种“梆子戏”,某县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但观众依然很少,而且大部分是老年人,“梆子戏”发展困难重重。日前,县政府又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力图为拯救“梆子戏”助力。对此,有人点赞,认为它有利于广大学生充分了解戏曲文化,感受戏曲魅力,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也有人认为既然旧的事物已经过时,就没有必要大费精力和钱财予以拯救,优胜劣汰乃是历史的规律。也有人说,新时代新文化,随着社会发展,一定会有让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产生,不必苦守着戏曲不放…… 对于戏曲进校园,你有怎样的认识呢?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戏曲之美,有目共睹。京剧的唱念做打,精妙入神;昆曲的典雅华美,独领风骚;








































豫剧的刚柔相济,豁达宽厚;黄梅戏的质朴细腻,委婉抒情……它们气韵生动,确实迷人。然而,就像并非所有的山峰都高峻巍峨一样,并非所有的剧种都是珍宝。如果某个剧种真的没人看了,说明它已经丧失了生命力,就痛痛快快地让它消亡吧,不必为此长吁短叹。 县政府为扶植本县剧种,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其初衷无可非议,因为拯救的毕竟是传统文化,只要它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百姓生活,我们就应当做力所能及的努力。不过,像该县的“梆子戏”这样,投入了巨资,依然不见成效,那么,不救也罢。

司空曙诗云:“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两句之所以成为名句,是因为它写了叶的飘落,写了人的衰老,而且以叶喻人,生动地写出了年老体衰的凄凉。其实何止叶与人?任何事物都逃不脱生老病死的规律,除非它不断地自我更新,总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世界。“梆子戏”无法自我更新,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自然无法聚拢观众。它被社会淘汰,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就不必过分惋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材料中简介了中国戏曲的主要困境:负担沉重,生存艰难,剧种的发展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拯救“梆子戏”,县政府又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对这样的活动,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看法。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准确进行审题立意,首先要有抓住材料内容,例如本材料中针对“戏曲进校园”这一活动的三种不同观点;然后在行文过程中考生要紧扣三种不同看法进行写作,不可置喙的是,“戏曲进校园”的确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大中小学生中间发挥了培养戏曲观众、避免戏曲艺术断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积极作用;问题在于,“戏曲进校园”,依旧存在效用短暂、改良过度、形式单一等弊病,导致戏曲进校园的功效大打折扣;新时代的学生,都有顺应时代要求的文化形式和娱乐方式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戏曲,兴趣不大,且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不一定非要守着戏曲不放。

参考立意:

1、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从戏曲开始 2、留住经典,剔除弊病 3、提升文化素养,弘扬文化自信 4、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5、顺应时代潮流,切忌因循守旧




写作素材:

1、中小学生使用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比如整个小学六个年级共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约20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面对此种情况社会上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需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有人认为,有些古诗文晦涩难懂,中小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强行背诵,也给人囫囹吞枣的感觉;有人认为,这样做的初衷很好,接下来要注重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创新平台和方式去传承和表达,让中小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文之美,为推动传统文化归位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2、传统的民族节日自古以来备受重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却和戏曲一样在缓慢淡化,甚至消失。难道还不该警醒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统文化在消失,“戏曲进校园活动”又怎会是浪费人力、物力之举。为了使传统文化得以流传,沈从文甘于寂寞完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领域这一空白;为了使传统得以流传,流沙河在下放劳动之余研究古汉字;为了使传统得以流传,余秋雨“行者无疆”带我们重走审视传统的“文化苦旅”;为了使传统得以流传,谭维维大胆创新,将华阴老腔与现代音乐相结合,震撼全场。 在社会发展中数不清的人为了使传统得以流传贡献很多,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自应不该落后,文化传承需靠每个人。我们虽不能做大事,但也应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戏曲进校园,是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好开端,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之举,是唤起公民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保护的有效之策。但鉴于戏曲进校园除了免费观看,还包括加强戏曲社团建设,支持学校建立多种类型的戏曲举小组、学校戏曲社团、戏曲工作坊和戏曲传承基地等,这决定了要达到戏曲进校园的目的,至少要突破观念、师资、经费等“三大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活动的灵魂,观念一变天地宽。戏曲进校园,家长有“三怕”。一怕牛不喝水强按头。老师担心有的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不愿意参加戏曲社团,不愿意为推广戏曲而忙碌。二怕增加学生负担。三怕误导学生。在文化艺术多元化、文化生活方式多选择的今天,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喜欢学直观性强和快节奏的艺术作品,喜欢流行时尚元素。其次是师资问题。戏曲进校园,谁来教?目前的中小学都没有戏曲老师,现有音乐老师中大部分都是非戏曲专业,知道的戏曲知识和会唱曲目的老师并不多,充其量只囿于平常的会哼几句,根本没有资格担任戏曲教学的重任。第三是经费问题。戏曲进校园,既需要师资,也需要必要的教学器材,如道具、服装等;同时,还需要走出去,展示戏曲社团的魅力。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费支出保障。而现在学校的教学经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对一地安排好了的,戏曲教学经费从何处来?比如,聘请专业戏曲老师和票友支持,都需要经费支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570e75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