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其实很简单

时间:2023-03-12 13:0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汉语其实很简单

使用人口越多的语言,就越简单;使用人口越少的语言,往往越复杂。这个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

许多中国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了好几年的英语,却依然难以和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英语、汉语有那么复杂吗?

复杂的时态让人崩溃



外国人交流,可见学好一门语言并不容易;不过学中文的外国人则说,

在语言学家看来,以英语、汉语为代表的大语种其实够简单的了。拿汉语为例,汉语词汇没有复杂的时态变化,该用什么动词还用什么


动词,只是在需要表示时态的句子中,添加上与时间相关的词汇就完事大吉。例如“我去超市”一句,我们看不出时态,但添加了一些词汇后,听到“我一会儿去超市”或“我刚去了超市”这两句,我们就明白了说话人要表达的时态。这是一种相当简单的处理方法。

可是在秘鲁一个闭塞地区的小部落里,要表达时态就相当麻烦,比如他们要表达一个小时前、一天前、一个月前和一年前时,要分别用四种不同的时态来表示!如果要学这种语言,真是一件让人神经崩溃的难事。这不是特殊的现象,许多亚马孙丛林或新几内亚丛林中的部落的语言,都复杂的超出常人想像。

语言学家发现,越是使用人口多的语言,比如英语和汉语,就越是依靠词汇的次序和上下文来表达含义;而越是使用人口少的小语种,就越是依靠给动词添加前缀、后缀或者其他的一些琐碎的语法变化,来表达含义。总之一句话,大语种更简单,小语种更复杂。

这个现象让语言学家很感兴趣,为什么使用人口多的大语种会更为简单呢?

甩掉包袱传播快

美国的语言学家搜集了世界上2000多种语言,对语言中的构词变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语法中的许多功能其实是多余的,比如英语中“the two boys”结尾的“s”就是多余的,因为“two”已经表示有超过一个男孩,再次用“s”表示多个人,就明显多余了。越是小语种,这些多余的功能“包袱”就越多。

于是语言学家设想,当人们学习母语之外的语言时,肯定是尽量少用到这些语言的包袱为好。复杂的构词变化对于学习外语的成年人来说,是非常麻烦的。虽然说对于语言学习能力强的孩童来说,复杂的构词变化反而让他们可以理解话语的含义,比如孩童即使不知道“two”代表的数字是几,但他听到“boys”中的词加了“s”,就知道所说的男孩不止一个人。但是当一个语种由于军事或文化的侵略,逐渐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区和更繁多的人群中时,第一批学习第二外语的人们往往是成年人,他们会尽量简化这种强势语种。这种简化的过程经年累月地修改原来的语言,让强势语种一些细枝末节的语法包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e05cfc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