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夺目的“老余杭”民俗风情

时间:2022-07-18 14:4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光彩夺目的“老余杭”民俗风情

作者:吕洪年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2年第10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是个有着2200 多年历史的“双千古镇”,相传是“夏禹治水东去,舍舟航登陆路”之处,故名“禹航”(谐音余杭)。据考,最早于秦皇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 年)置县,为县治所在。这在江南古镇中也许是首屈一指。而且她保存完好,古迹众多、景观林立、物产丰富、民风淳厚,光彩夺目,令人向往。

然而自沪杭甬铁路建成后,由于临平镇处在铁路线上,原余杭县治便由余杭镇东迁临平镇。这样,地处大运河南端,南苕溪沿岸、杭嘉湖平原交汇处的余杭古镇便黯然失色,显得有点颓败和冷落。回首当年的繁华,那货物的集散、行旅的往来、古朴的市井、典雅的风物便令人追忆和回想,所以老百姓就称她为“老余杭”。

与“老余杭”的这一呼称一样,“苕里”这一雅称也正是人们对她赋予深情的又一种表达,“苕里”意为苕溪特别是南苕溪沿岸的乡村人家。这种表达虽不见于经传,但却也获得人们广泛的认同。“老余杭”也罢,“苕里”也罢,这两个呼称和雅称其实也便是当地的一种“风情”。

就自然风土而言,老余杭的“西险大塘”便是一项了不起的古老水利工程,是当地老百姓世世代代抗击天目山下苕溪洪水泛滥的智慧结晶。西险大塘及周围环境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一个“天人合一、阴阳相谐”的“太极八卦图”。西险大塘全长44.98 公里,余杭区境内长38.98 公里,是杭嘉湖地区的防洪屏障,列为“余杭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重要新发现”之首,而且大塘沿线还有历代人民修筑的起排灌作用的池塘,蔚为壮观。如今,这项古迹沿线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令人痛惜,如果今天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将可能是与古长城、古运河相媲美的古堤塘,且价值连城。

就地方风物而言,“红牌清水丝绵”是老余杭闻名遐迩的优特产品。它光亮洁白、轻松柔韧、厚薄均匀,用作衣絮、被絮既轻盈又暖和,是人们喜爱的冬季御寒佳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相传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蒙冤者杨乃武是培育优质蚕种的行家里手,同时也曾为清水丝绵创设品牌。相传是他曾经这样说过:“蚕宝宝身上有四色:蚕种是黑色,蚕体是白色,蚕沙(屎)是蓝色,蚕蛹是黄色。红、黄、蓝、白、黑五色,独缺红,清水丝绵一定能走红,就称它为红牌。”他当年培育的优良蚕种远销江南各地,其出茧率、出丝率都很高。然而,清水丝绵这样好的东西如今却遭遇市场萎缩,产量锐减,令人扼腕。虽然它已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但是发展维艰,令人堪忧。如果今天从人才抓起,对这一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并且政府在政策上加以特惠,是完全可以重振旗鼓,发扬光大,赢得国内国外更大市场的。就人文风韵而言,除了唐代写《茶经》的陆羽、北宋变法革新的王安石、民国时期的大师章太炎和现代名医叶熙春外,特别要补充的一个由人变“神”的历史人物谢绪。他虽然是一个会稽人,但他的墓葬却在与老余杭不远的良渚,距瑶山祭坛东约两公里处。谢绪是北宋广应侯谢达之孙,共有兄弟四人,谢绪排行第四。好读书,不求仕进,隐居钱塘金龙山。宋亡,赴运河死。明隆庆年间追封为“金龙四大王”,成为大运河的水神。南至杭州、北至河北,运河沿线都有他的庙宇,成为水上船民的保护神。2011年,拱墅区举办全国运河龙舟大赛,龙舟下水前,水手们都集中在香积寺祭祀“金龙四大王”,非常隆重与热闹。这段历史久被湮没,是我经过多方考证才予重彰。关于金龙四大王的传说故事在老余杭一带也时有风闻。《矩斋杂记》载:“明太祖与蛮子海牙战于吕梁,云中有天将挥戈驱河逆流,元兵大败。帝梦儒生素服前谒曰:‘臣谢绪也,上帝命为河伯,今助真人破敌’,次日称为金龙四大王。据此,知金龙者为其所隐之山名,四则其排行也。”像这样一类深藏民间的带有一定历史因素的传说故事很


有采录与整理的必要。老余杭地处大运河南端,大运河文化与苕里风情相联系、相结合,能成为今天人们交流和交往的纽带,这对于发展旅游、兴办庙会、聚集人气都有一定好处。

就民艺风流而言,老余杭的“五谷杂粮龙”是独树一帜的民间杰作,也是当地群众沿街巡游、祈福表演的信仰物,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老余杭的“五谷杂粮龙”就地取材,以稻谷、玉米、高粱、豆类等农作物在龙身的竹扎框架上粘贴而成,龙爪、龙角、龙须、龙牙和龙舌也都用老丝瓜筋、苎麻、玉米芯和辣椒等装点而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就俚俗风骚而言,《节气歌》、《放牛歌》、《哭嫁歌》等都是富有老余杭特色的口承文学作品,其记录稿也不乏口语和方言,富有泥土气息和生活情调,弥足珍贵。其中《节气歌》把老余杭24 节气的天文、气象、物候、生产、生活等都做了极为精要的概括和歌唱,令人难忘。自古以来,老余杭也是蚕桑之乡,有很多关于桑树栽培、蚕茧养育、缫丝技艺、丝绸纺织等技艺的传承。例如《节气歌》这样唱:“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籽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老余杭的寻常百姓总是循规蹈矩,按照传统文化的熏陶有条不紊地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生存、发展。养蚕时他们采桑,总是在桑枝顶上留下三片桑叶,说“一片留给天,二片留给地,三片留给桑神。”这绝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如果把整棵树的桑叶都摘光了,那就会影响来年的桑叶产量和质量。如此看来,我们常说的民俗风情不仅是我们的生活准则,而且还是我们的百科全书。

最后,我想对老余杭的发展来一个定性定位:她应该是一个“大禹治水登陆处,良渚文化大本营,天目山下双千镇,古运河头新绿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812099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