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硕人》一一那个时代美人儿的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儿女》 2012年第14期 文/贡方舟 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中,有一句从诞生之初起地位就没有被取代过,即使后世无数才子诗翁都着力于同样的角色描写,它的魅力和代表性也丝毫未受影响,这句就是《诗经·卫风·硕人》篇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它永恒地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清代姚际恒对这句诗的评价很到位,他说:“颂千古美人,无出其右,是为绝唱。”今天我们就来读《诗经·卫风·硕人》篇,品味这位艳冠《诗经》的美人儿的悲情一生。 既然要读美人诗,我们就简单介绍诗里的这位美人儿。由于拥有非凡的身世和美貌,《硕人》篇中的女主角不同于《诗经》中的其他女子,她在历史上曾深深刻下过自己的名字,她姓姜名庄,史称庄姜。当然,如果你读过《左传》也许会很快反应到,春秋时候有好多“庄姜”吧,这里这位是哪一个呢?这其实很有趣,它涉及了一个春秋时期女孩儿取名的问题,这问题有时会给一些初学春秋的同好造成困扰,因为重复率实在太高。我们知道,春秋时姜姓贵族是西周开国元勋姜子牙的后代,自西周之初起为巩固亲缘统治,姬姓与姜姓两大贵族间就保持着极为紧密的姻亲关系,这一传统模式一直延续到春秋。我们翻看春秋史会发现,齐国姜姓是君夫人的最主要“出口国”,晋、鲁、卫等国各代君夫人中都不乏姜姓女子。这就给读者造成困扰了,因为当时的女子不叫庄就叫文、要么叫武、顶多再加个哀,所以很多个庄姜、文姜、武姜、哀姜就层出不穷了,春秋的历史也就因着这些个同姓姜的女子平添了一抹专属于女性的绚丽色彩。当然,若是定要在这些春秋姜姓美人儿中选出个魁首来,《硕人》中的这个庄姜恐怕是当仁不让的,因为她美得让几千年之后的我们依旧很感动。我们现在就来读《硕人》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什么叫“硕人”?硕人就是丰满高大的人,颀是修长的意思,硕人其颀就是这个美人儿很高大修长,美人儿指的是庄姜。这儿有个《诗经》审美观的问题,《邶风·简兮》中有“硕人俣俣,公庭万舞”,《卫风·考槃》有“考槃在阿,硕人之薖”,《陈风·泽陂》中有“有美一人,硕大且卷”,《齐风·猗嗟》有“猗嗟昌兮,颀而长兮”,可见在《诗经》时代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男女皆以高大修长为美的审美趋向,这种审美趋向在《诗经》中的表达是一以贯之的。 接着看第一章中的后五句,这五句诗体式相近、写法单一、纯用赋体,读来却实在是精彩,因为它不像诗、它像是此女的小传,几个短句就能将女子的身世勾勒出来,而且还带着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个震撼的地方就在这姑娘实在太金贵了,她爸是齐庄公,她老公是卫庄公,她同母哥哥是齐国太子得臣、就是后来的齐僖公,她的姊妹分别嫁给了邢国和谭国国君做妻子,这位年轻贵妇人的身世实在羡煞众人。那她本人又长成个什么样子呢? 这下面就是最出名的那段描写了,她长得实在太好了,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第二章的这前五句的精细描摹是很见功力的,很有些像唐代人工笔细描出来的仕女图,极妩媚、极古典。短短二十字,一幅精雕细琢过的美人儿图就这么铺展在我们眼前了。其实写到这儿,美人儿就已经是位无懈可击的美人儿了,但这时候的美人儿还不够倾国倾国、还不够艳冠古今,于是就有了最后两句,惊心动魄的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什么?是画龙点睛,是神来之笔,精妙绝伦都不足以概括它。如果将“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这几句看作仕女图中精细的工笔部分,那这两句就是最后上的那一点颜色,颜色很淡却能立竿见影,美人儿形象立马就活色生香了、就跃然纸上了。乖巧的笑颜现出两个酒窝儿,秀丽的双眸顾盼生波,这位轰动了几千载、感动了几千载的美人儿就这么施施然走到我们眼前了。关于这两句诗还有个孔老夫子和弟子子夏说诗的故事很值得一讲,因为这里涉及了个哲学的问题。说有次子夏问老师,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说这么个天生丽质的女孩子呀,不用涂脂抹粉、不用打扮就很绚丽了,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说绘画要有好底子,只有在洁白的画纸上才能画出美人儿来。注意这后面子夏反问了一句很精彩的话,他问:“礼后乎?”既然绘画要先有好底子,那么我们人类有礼,会磕头作揖、迎来送往,也是因为我们人类有一个好底子吧? 我们接着来把《硕人》篇读完。美人儿身材高挑,停车休息在城郊;驾车的四匹雄马高大健壮,马嚼旁缠绕的红绸盛美隆重,彩色的雉毛装饰过的轿车载着出嫁的新娘;大臣们该早点退朝吧,不要叫国君太操劳。黄河水浩荡澎湃,向北奔流哗哗作响;撒开鱼网呼呼然,鲤鱼、鳝鱼活泼跳躍;芦苇荻花高扬生长,陪嫁的姑娘高大秀美,随嫁的小伙子威武雄壮。相较之下这后两章就显得有些后继乏力、有点无精打采的样子。但这两章中也有个地方很有趣,就是“大夫夙退,无使君劳”这句,这是句打趣儿的话。严正庄重的国君大婚典礼过程中,突然来了这么句谐语,可谓谐趣横生呀!朱熹在《诗集传》中还特意将这句话关怀了一番,他说“此言庄姜自齐来嫁,国人乐得以为庄公之配,故谓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无使君劳于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钱钟书的《管锥编》还特地引了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和李商隐《富平少侯》“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两句来阐释这一句。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白、李诗中主要的立足点是讽刺,但《诗经》这里不是,这里的百姓是真心实意希望自己的国君和君夫人能琴瑟和谐的。可惜的是,这样一段充满着美好祝福的婚姻不但没能以幸福收场,甚至还给卫国带来了一场后果惨重的内乱。 这里涉及到《硕人》诗的创作意图,这个问题学术界向来有争论。《左传·隐公三年》记载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美而无子当然是悲剧,但对庄姜来讲这不是最大的悲剧,最大的悲剧是丈夫卫庄公爱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个不知名的嬖人,这个嬖人生了个儿子叫公子州吁,同样很得庄公宠爱纵容。正是这个州吁最终谋杀了庄姜的养子卫桓公、引爆了春秋初年的卫国大乱。这就是春秋第一美人儿庄姜的后半生,很悲剧,但《硕人》篇究竟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呢?我们看《毛诗序》是按着《左传》照葫芦画瓢的,他说:“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荅,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这个观点的主要支持者是朱熹,但向来饱受学术界质疑。的确,单从字面上看,《硕人》篇主要还是称颂,很难找到与这段悲剧历史有关的痕迹。 其实我也愿意相信《卫风·硕人》是一首有感于庄姜悲剧生命而创作的歌,凄美的故事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这点《硕人》篇是很符合的。不过,无论诗人的初衷是赞美还是同情,庄姜终以她的绝世姿容留名《诗经》了,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贵妇袅袅婷婷立在黄河旁,她的美貌和她的故事一起穿越了悠悠千载,至今仍然感人至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820070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