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酒令 周代以来就利用礼仪来节制饮酒,最早的酒令是辅助礼的,防止宴者滥饮悖礼。周代以后,酒令的功能变成了劝酒,在行令过程中输者喝酒,其他人旁观喜乐。这样行令成为宴会上的游戏,喝酒的人、喝酒的时间和喝酒量减少了,所以酒令还是起到了节制饮酒的作用。比如最简单的击鼓传花令,叫一个人在屏风后(或蒙住双眼)击鼓,鼓声起,令官左手持花,从脑后传给右手,再传给下一位。鼓声停,花在谁人手里谁就饮酒。行令要有令官主持,还要选择一种酒令。中国酒令之多,今人很难想象,失传的不算,传世的就有数百种。 猜拳 “猜拳”是最大众化的一种酒令,它没有、也不需要有令官主持,只要两个人以上饮酒,就可以吆三喝四“拇战”(猜拳的别名)起来。“猜拳”一名,最早见于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可是那时的猜拳与现在的略有不同,当时“猜”的是手中藏匿的东西,而现在只是“猜”对方出几个手指。所以古代的猜拳又名“猜枚”、“藏钩”,陆容认为它起源于汉武帝的宫妃——手有拘挛症的钩弋夫人。 文字游戏 文士聚饮自然会与常人不同,要表现出一定的文化教养。韩愈《醉赠张秘书》一诗云:“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唯能醉红裙。”这里的“文字饮”是指谈诗论文,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文字饮”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雅令”,在文人之间流行。 《红楼梦》中涉及的“雅令”就不少,许多带有文字游戏的性质。如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的“牙牌令”,“牙牌”就是骨牌,本来是很大众化的赌具,大观园中的宴会用以行令,而且要求根据牌象以一句诗配合,这便成了文字游戏。这个“令”要求打开三张骨牌,每说一张,都要从诗词歌赋中找出一句押韵的文字配上。说完后,把三张牌配在一起,有个专名,再用一句押韵的文字相配。薛宝钗说的是:“左面是‘长三’ ,——双双燕子语梁间;右面是‘三长’ ,——水荇牵风翠带长;当中‘三六’九点在,——三山半落青天外;凑成‘铁锁练孤舟’ ,——处处风波处处愁。”诗句大多出于典雅的唐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ebbc2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e.html